山海寻幽(30):展茅翁家岙,一个探古寻幽的好去处(原创
发布时间: 2023-07-06
展茅翁家岙,是我这几年走过的海岛山村中到过次数最多的一个山村,除了老家白泉翁家桥头以外。这不仅是两地的翁姓祖先都是宁波三北翁氏后裔,同宗共源,而更是因为翁家岙有着不少历史文化遗存,吸引着我多次前往探寻。
百年前翁家岙的山野村色
在翁家岙,每次遥望村居后面的那座白岩岌岌的郑家山,抚摸那渗透着岁月痕迹的老石墙,常想百年前的翁家岙又是如何一番景象呢。前几年,偶而读到清代定海诗画家厉志的《姊氏庄》一诗,诗中前两句说“志有同胞姊,一适翁氏家。去城十余里,居住东山坡”。历史上舟山本岛翁氏家族主要居住地有展茅翁家岙、白泉翁家、临城翁家墩等地,而展茅翁家岙是舟山本岛翁氏的最早定居点。细细研读诗中所描绘的翁家自然环境的诗句,以及诗中所说的午后离开翁家到定海城自己家已近黄昏之语,觉得厉志姐所嫁的翁氏家应当就是展茅的翁家岙。
此诗约作于清道光十年(1830)冬季,距今已有一百八十余年,诗主要从山林景象和田园生活两个方面对翁家岙生态自然环境进行了细致的描述。那么,一百八十余年前的展茅翁家岙村是(1至100朵玫瑰花各代表什么意思?1朵玫瑰花语:我的心中只有你only you。2朵玫瑰花语:这世界只有我俩。3朵玫瑰花语:我爱你i love you。4朵玫瑰花语:至死不渝。5朵玫瑰花语:由衷欣赏。6朵玫瑰花语:互敬互爱互谅。7朵玫瑰花语:我偷偷地爱著你。8朵玫瑰花语:感谢你的关怀扶持及鼓励。9朵玫瑰花语:长久always。10朵玫瑰花语:十全十美无懈可击。11朵玫瑰花语:最爱只在乎你一人。12朵玫瑰花语:对你的爱与日俱增。13朵玫瑰花语:友谊长存。14朵玫瑰花语:骄傲。15朵玫瑰花语:对你感到歉意 i ' m sorry。16朵玫瑰花语:多变不安的爱情。17朵玫瑰花语:绝望无可挽回的爱。18朵玫瑰花语:真诚与坦白。19朵玫瑰花语:忍耐与期待。20朵玫瑰花语:我仅一颗赤诚的心。21朵玫瑰花语:真诚的爱。22朵玫瑰花语:祝你好运。25朵玫瑰花语:祝你幸福。30朵玫瑰花语:信是有缘。36朵玫瑰花语:浪漫。40朵玫瑰花语:誓死不渝的爱情。50朵玫瑰花语:邂逅不期而遇。99朵玫瑰花语:天长地久 forever。100朵玫瑰花语:百分之百的爱 100% love。)一幅怎样的山野村色画面?
在厉志的眼中,翁家岙背依群山,山峦起伏,苍松叠翠,溪流潺潺;山间树林茂密,山谷草青牧牛,树梢鸦栖鸟鸣。山林丰茂,自然风光怡人。诗中写道:“出望后溪胜,危磴撑硊哑。我逰携我甥,陟险频踵踒。坐膝积林叶,层峰互夕霞。阴陂群牧散,一一来栖鸦。宿处返知近,闲意玩径花。”厉志姐家屋后的山溪景色十分优美,诗人欣然携外甥登山。虽然山径高峻崎岖,几次差点脚踒,然一路落叶缤纷伴随,登上山顶,遥见“层峰互夕霞”,层峰叠翠,晚霞映照,如诗如画。而下山归途中,只见山谷间牧童赶着牛羊回家,归巢的鸟儿争相喧鸣,年老体弱的诗人童趣勃发,闲情逸致,一路赏花品草。翁家岙冬季的山野景致,在诗人笔下多么具有诗情画意。
厉志姐家以农耕为生,家居东山坡下,以樵采补贴家用,家境颇为清苦。然翠竹环屋,喜鹊登枝;嫩苣冬笋,清淡自若。诗中写道:“园蔬掇嫩苣,竹根掘冬芽。新醪正初熟,持饮兴亦加。”菜园里有新嫩的莴苣,屋后竹林冬笋刚刚冒出芽,自家新酿的米酒味醇清香;把酒细饮,耳边又不时传来归巢喜鹊的欢啼,“独有园枝鹊,出巢复入巢。”在诗人的眼里,像姐姐家这样的自耕自食,自得其乐,这样的农家田园生活,是多么淳朴恬静。诗人笔下的翁家岙的田园生活,多么清新宜人。
厉志的《姊氏庄》诗,淳朴而宁静的诗境,把诗人的山水情怀表露得极为透彻,读厉志的诗,也让我真切感受到了百余年前翁家岙古村的悠悠古韵。的确,如今的翁家岙还有不少历史文化古迹,如古溪、古桥、古树等山水古韵,还有老祠堂、老龙宫、老房子等诸多历史文化遗存,这些都能够让人有一种难得的文化体验。
翁氏宗祠,翁氏家族的历史见证
展茅翁家岙“翁氏宗祠”,建于清初,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建,现为“舟山市文物保护单位”。翁氏宗祠分前后殿,前殿设有门廊及台门一座,后殿明间抬梁式,左右设走廊各三间,四合院建制,建筑面积三百多平方米。前殿门廊上悬挂着道光壬辰年钦赐的“亚魁”匾额,上有“浙江省第十七名举人翁庆山”等文字。宗祠后殿建筑用材十分讲究,雕刻细腻,后金檩下除“六桂堂”匾外,还悬挂由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御史为乾隆甲午科(1774)浙江乡试第一名翁元圻所立的“解元”匾。
展茅翁家岙翁氏系闽“六桂”后裔,堂号为“六桂堂”,历史悠久,舟山海岛不少地方的翁氏可能就是从这里开枝散叶的。据展茅翁氏简谱记载,展茅翁氏之先居闽之莆田,其先祖南宋时入仕浙江,居于余姚;至明迁慈溪三北;及清初展复,翁氏后裔又徙居普陀展茅翁家岙。清代名臣先后担任同治、光绪两代帝师的翁同龢为“六桂”后裔,与展茅翁氏同源。
据翁家岙翁咪龙村书记介绍,翁家岙翁氏祖先原有七房,现在翁家岙还有大房、二房、五房、六房,六房中辈分最大的还有“世”字辈在世,“世”字辈是第六十五代,翁咪龙书记他是第六十七代“来”字辈。白泉翁家桥头翁氏家族排行字辈与翁家岙翁氏相同,我也是第六十七代“来”字辈。
在翁家岙翁氏六房祖堂,我们还见到了门前一侧墙壁上的“翁氏宗祠碑记”,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翁氏上萃三人中过状元,在祖祠前立过三对旗杆,十余道牌匾及石碑一块,均于文革中被毁。我舟山祖先于明末清初迁来,生息繁衍,距今约四百余年八十一代,排行前四十九代在莆田,无从查考,现将三北抄录之。
翁家岙翁氏是从第五十代“永”字辈记起。“翁氏宗祠碑记”两边还有一幅对联,上书“继往不忘祖宗千秋德,开来更望儿孙万古贤”。
郑家山龙宫,堪称世上最小的龙宫
在翁家岙,郑家山的龙宫,是必探的一个历史文化遗迹。我第一次登上郑家山探寻龙宫,是2013年8月,那时上山至龙宫的山道是树木丛生,崎岖难走。如今已有石阶铺设,路虽然还较陡,中途有亭子可以歇脚。
我记得那次登山探访,虽说已近中秋时节,然阳光依然骄热,在郑家山山脚福寿禅寺旁,眼望那陡峭的山势杂树丛生,心里一片茫然,这去山顶龙宫的路在哪?向寺伙房三位六七十岁的“老大姐”打听,都直摇头说山路难走,很难找到。总不能打道回府吧。“老大姐”们听说我们是为了做画册特地来龙宫拍照,竟然不顾山高路陡,愿意给我们做向导。于是,沿着杂树丛生藤蔓缠绕的小径,化了足有四十来分钟时间,终于见到了那重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位于海拔260余米处的郑家山百年龙宫。
站在郑家山龙宫前,见那苍华古朴的石砌龙宫,很有一种肃穆之感。郑家山龙宫始建于何时,这已是一个谜。据说1972年,当地建龙王堂水库时挖掘出土一块“龙王神话故事碑”,此碑被当作普通石板盖在了村里一条水沟的路上,所幸碑上还覆盖了泥土,才得以保存下来,虽然中间断裂,但大部分文字还比较清楚。此碑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所立,按照碑文所称,郑家山龙王姓郑,“自前明天顺己卯三年十一月初七日已是降生尘世”,如今已逾六百余年。碑文还记载:“旧说潭旁有亭,不知属在何时,基址泯灭,莫可仿佛。”清庚子年(1900)重建时,“掘土至深处,破瓦残砖,尚存二二。”可见这龙宫由来已久。
翁家岙郑家山的龙宫,也许堪称世上最小的龙宫。龙宫为上下两层,全部由石板、石条、石块建成。上层高1.2米,面阔1.14米,进深1米,用4根青灰石条作为立柱。上层仿单檐歇山顶,两侧山花雕刻如意图案,正面及左右坡面石材雕刻成琉璃瓦形式,滴水瓦上均刻外圆里方古钱币纹饰。正面檐下横石条上刻“龙宫”两字,背面有龙喷水图雕刻。横石条下用粉色石材做成两扇格扇窗模式,也有格心、腰板、裙板等构件组成,格心为松柏图案,其他刻有花草等吉祥图案。上层正面前柱有“随时变化”、“到处流形” 镌联,左右两面为石窗,中心圆心四角万字纹样,石窗上下石板刻有吉祥图案。龙宫下层高2.3米,面阔2.25米,进深2.1米,用石柱8根。正面为拱形入口,两侧有内外石柱,两根外柱镌联“望定海县槁苗助长”、“仗郑家山好雨时行”,两内柱镌联“兴四海龙功群沾渥泽”、“慰三时民望共庆稼禾”;下层后内柱两根分别镌联“石匝左右甘霖作”、“宫在中央碧水灵”。龙宫下层正面两侧内外两石柱间嵌石制格扇门,虽格心纹饰已毁,但格心上下浮雕图案还十分清晰,有“梅兰竹菊”雕饰以及双龙戏珠等图饰。下层左右两边上端是两扇粉色石窗,其下为刻线石板。龙宫旁侧有一小潭,水质清澈,久旱不涸,当地人称之为“龙潭”。
陪同我们登山找龙宫的“老大姐”告诉我们,这建龙宫的石条石板全是老龙自己背上山的。原来还有一个传说,说是老龙早想在潭旁造个亭子,供求雨村民歇息。于是化作一白发老翁,从别处背来石条。路上有一堕贫嫂(旧时受社会歧视的一群特殊阶层,被视为“贬民”)见其肩背一根石条,两臂又各夹一根石条,十分吃惊,连道:“这老头力气真大!介大年纪还能背三根石条!”老龙被道破法术,顿感筋疲力尽,只得放下石条。后来村民就用这些石条造了龙宫。
郑家山老龙,当地人称它为“管家老龙”,多么可亲可近,就好像邻居家一个慈祥的老人家。据传,老龙曾助清军平定小金川叛乱,朝廷想册封老龙,老龙却不为富贵所动,拒绝了册封,仍然住在郑家山龙潭中。如今在展茅一带还广为流传不少“管家老龙”的神话故事,如神话故事“老龙捕鱼”,说的是郑家山老龙见一家孤儿寡妇日子难过,就主动设法施助,帮工捕鱼。“老龙割草”故事是说郑家山老龙在台风来临时,化作一相貌奇特老头帮助寡妇割稻,只要三斗三升糯米块作点心。如此可爱善心老龙,怎不让人喜欢。
从郑家山龙宫下来,站在龙王堂水库坝上,眺望三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