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历史课本为什么在讲汉朝历史时不提一点:汉族的名称来源?历史中汉朝人的日常饮食是什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现在的历史课本为什么在讲汉朝历史时不提一点:汉族的名称来源

【前言】

可以这么说,历史教材不等同于历史。本来历史(事件)都是有连贯性的,前后呼应的。但是历史教材呢,就给你东扯一下,西拉一下。比如现在中学教材学生都知道西汉东汉,知道刘邦,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但有多少知道汉光武帝,新朝的事呢?

历史教材

历史教材就像是介绍一个人,只介绍个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嘴巴耳朵鼻子等都不介绍,到头来,别人问你,人是什么样的,你就说人是由大脑,心脏组成的?

当然了,教材作为短时间掌握历史大概脉络的工具是可以的,历史教材是为了照顾绝大多数人(水平参差不齐)的,扫盲教材。

就像历史高考要从政经文等方面答题等。其实我认为,学习历史的第一步是了解历史上发生的那些事儿(不用太细节,但最好要完整),即读通史。然后再考虑制度,经济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扯远了,还是回到汉族名称这个问题上来!


【1】族称

【1.1】自称

汉族作为一个族群,直到汉武帝时代才有了“汉人”一名。

汉族分布比例

“汉人”得名于汉朝,最初本意是指“汉朝之人”,而汉朝则得名于汉水。但是,在汉朝早期,因为秦朝强大的影响力,匈奴也将汉朝时的中国汉族人称作“秦人”,汉朝及匈奴将当时中国汉族人统称为“秦人”或“汉人”,“汉”作为族称最终为中国汉族人所接受。

“汉”作为汉族的族称应该不晚于南朝初期。唐朝在与周边国家或地区的交往中自称为“汉”、“汉国”,边界称为“汉界”,其人民称为“汉人”、“汉民”,也可称为“华人”。到近代19世纪末以后,由于“民族”一词引入,“汉族”便取代“汉人”成为这一族群的正式名称。

十九世纪汉人移民全球路线图

学者杜家骥说,中国古代没有现代称谓“民族”的概念,但不等于当时没有汉族这一民族,用于民族之间区别的“满”、“蒙”、“汉”,都是古代的民族概念,故现代学界尤其史学界称历史上的汉人为汉族。但明代笔记《闲中今古录摘抄》中出现了“胡族”一词,作为与“中华人”相对立的词语使用。

古代汉族称呼汉族主要聚居地区为“九州”、“华夏”、“神州”、“中国”、“中土”、“中华”、“中夏”、“汉地”等,同时认为非汉民族主要聚居地区在九州之外,而非汉民族称呼汉族主要聚居地区为“汉地”、“赛里斯”、“摩诃支那”等等。


【1.2】他称

中国上古史学专家许倬云认为,在魏晋南北朝时“华夏人”开始出现“汉人”自我称谓,而在此之前,“汉人”、“汉民”多为周边国家对汉朝国民的称呼。

由于秦朝声威远震,也影响到其他国家对汉朝的称呼,如古代的印度、希腊与罗马等国仍称其为Sino、Cina、Thin、Sinae等等。(发音类似于qin)

到唐朝后,由于唐朝对周边的强大影响力,汉民族也被外国人称为“唐人”。《明实录》中多有以“唐人”称呼当时中国汉族人的语句,而有些明代文献则称其为“中国人”。

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汉族分布


【2】来源

【2.1】汉族先民(约前3000~前3世纪)

汉族在先秦时期被称作“夏”或“华夏”,其形成的时间,有着多种观点。

历史学家傅斯年认为炎黄部落与东夷部落融合而形成华夏,这就是著名的“夷夏东西说”

大禹治水

学者王东平的《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问题的论辩》则提出了三个观点。

华夏族是由周朝的夏人、商人和周人所融合形成。在黄帝部落的后裔建立夏朝后,夏部落形成为夏族,再经夏、商、周三代一千六百多年的发展,与中原黄河流域的戎、狄、夷、蛮部落融合而形成华夏,其标志是周礼与华服。

华夏族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通过春秋时期的族群融合,出现了一个融合夏、商、周、楚、越和蛮夷戎狄的新生民族——华夏族。

华夏族早在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就已形成,夏朝的建立便是其形成的标志,同时以其“冕服采章曰华”称作华夏,而后由于夏族的分裂而称作“诸夏”或“诸华”。


【2.2】汉族起源

华夏祖先黄帝与炎帝的传世文献记载最早可追溯至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据《国语》,《史记》记载。

颛顼、舜、有虞氏、夏、商、周、共工、四岳、杞、郐、申、吕、齐、许等部落诸侯皆为黄帝与炎帝的后代,齐威王亦以黄帝为祖先。

据现代考古材料和碳-14测定的结果,生活于五千年前的黄帝与仰韶文化下限一致。其活动范围也相差无几,皆以河南西部、关中地区和山西南部为主要中心。仰韶文化后期的西安半坡等遗址中出土的器物也与史籍中关于黄帝造物的故事相符。

《国语·晋语四》则记载黄帝与炎帝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因两人分别生于姬水和姜水,故而异德,所以其姓也不同,黄帝为姬姓,炎帝为姜姓。而《绎史》所记载的又稍有不同,该书引用《新史》认为“炎黄二帝是同母异父的兄弟”,炎黄所处的时代正是母系社会末期,其时,母权已衰,新的父权将取而代之。

106米高炎黄二帝巨型塑像

由于当时社会生产水平的提升,炎帝氏族自原来的氏族分出后迁居于姜水。姜水位于现在的陕西,发源于岐山,是渭水的一条支流。渭水两岸封地丰腴,有“八百里秦川”之称,炎帝氏族便在此发展为一个强盛的部落。

之后由于某种原因,有一部落成员向东迁徙到中原地区,与早已迁徙于此的黄帝部落结盟。黄帝氏族此时已是久居中原,并向四方扩展形成黄帝部落。其活动范围东至山东泰山,西抵甘肃,南达湖南岳阳,北及河北怀来。之后由于矛盾,两个同母异父的兄弟部落间便发生了著名的“阪泉之战”,黄帝部落最终取胜,自此巩固了其在部落联盟中的主要地位。

我国学者余太山认为,古史中记载的黄帝系统的各部族,包括少昊、陶唐氏、有虞氏与允姓之戎等部落,他推论这些部族后来向西发展,成为月氏与塞种的先祖,月氏与塞种皆属于古代印欧人。然而考古学的研究指出,古代印欧人种东进的地理界限位于新疆东部至甘肃西部之间,在此以东的地区并没有发现具有印欧人种型态的类群。


【2.3】炎黄联盟的分化与重组

因当时社会的发展,黄帝部落的人口逐渐增多,便渐渐分化出新的氏族和部落。夏后氏便是其中之一,这氏族虽已从黄帝部落中分出,却仍然强调自己的祖先是黄帝,并祭祀黄帝。周朝的始祖同样是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其母系为炎帝后裔,父系则是黄帝之后,周人为姬姓。

在传说中的五帝时期,原本的氏族属于血缘的集体,当社会的发展令其成员不得不依自身的经济与生产要求而迁徙,并选择性的重组成以地缘为基础的部落联盟。如尧时的鲧、共工、羲、和舜时的禹、弃、契、皋陶、益等等,他们一方面是所在部落的首领,另一方面则又与尧或舜结为联盟。随着时间的推移,部落之间的共同性渐增,便逐渐成为部落共同体。之后,禹承继之前的成果而建立夏朝。


【2.4】华夏族的形成

夏朝的建立也令“夏”这一族称出现,这一名称究竟是自称或是他称现已不可考。

而“华”则是因夏族的服饰和文化特征而得名,后又演化为“夏”的同义词,甚至是合称为“华夏”。由于夏朝的强盛与较长的存在时间,令但凡与夏王畿的夏人有共同民族特点的诸侯国的人民都会接受“夏”的族称,并自视为夏族的一部分。就如,周人的先祖原是居于渭水一带,与尧舜和大禹所居地区相近,都属于自仰韶文化发展出的龙山文化。

夏朝建立后,夏王为天下共主,居于邰的周便成为夏的一个方国。后因“夏政衰”,周人先祖不窋率众迁于“戎狄之间”的豳,但仍然保持着定居的农业生活,而不是于其邻居的游牧畜牧业。后因北狄南下,周人被迫再迁至岐下的周原,也因如此,便从所居之地而称为周人。

从经济上看,周人与夏人都从事农业。在宗教方面,夏、商、周都实行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都认为“上天”或“天”是最高的神灵。

轩辕皇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