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位军事家之外,为什么有的上将中将,讣告中也冠以这一称号
发布时间: 2023-07-11

作者:相忘于江湖

提到“军事家”,很多人首先会想到36位开国元勋和先烈。

1989年11月30日,军报刊登了33位军事家的名录,包括5位领导人、10大元帅、10大将和8位解放区牺牲的革命前辈。1994年8月,又增补了: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3位革命烈士,至此,官方认定的“军事家”,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36位。

在一些开国上将、中将、少将和“无冕将军”的“讣告”或者简历中,也有被冠以“军事家”称号的。比如韩先楚、何长工、王震、洪学智、萧克、董其武、陈再道、杨得志、叶飞等人。此外还有几位开国中将、少将甚至校官,也在讣告中被称为“军事家”。

在讣告中称为“军事家”的,有一野的王震,二野的陈锡联,三野的张爱萍,华北军区的杨成武,以及四野的洪学智、萧克、吕正操等人。1993年3月12日王震逝世,讣告称其是伟大的军事家。

“伟大”评价颇高,甚至一些大将的讣告都没有出现过。王震的名气很大,一是南泥湾大生产名垂青史,二是南下支队“小长征”艰苦卓绝,三是10万大军建设新疆功劳甚大。

王震的资历也很老,红军时期的红六军团政委、红二六军团参谋长。抗战时期的120师359旅旅长、南下支队司令员,解放时期的一野第一兵团司令员、新疆军区和铁道兵司令员。

二野“小钢炮”陈锡联、三野“硬脾气”张爱萍,以及“白袍小将”杨成武,红军时期都是团级干部,抗战时期都是师旅级干部(张爱萍曾任新四军4师师长)。解放时期,分别是3兵团、7兵团、20兵团的司令员。解放后,分别任职于炮兵、华东海军和北京军区(杨成武曾任代总长)。

四野3位开国上将也都是声名赫赫,洪学智红军时期是军政治部主任,抗战时期是新四军3师副师长,解放时期曾纵队司令员和兵团副司令员;在抗美援朝战场,打造出炸不断的供应线。

1955年和1988年,洪学智两授上将,被称为“军事家”实不为过。

展开全文

萧克和吕正操则各有千秋,萧克的资历高,参加过北伐、南昌起义和湘南暴动,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六军团副军团长、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和冀中司令员,晋察冀军区聂帅副手。

吕正操,原是张学良东北军691团团长,因为不满东北军的不抵抗,加入了八路军,在冀中大平原打出了一片天,后给晋绥军区贺老总当助手;解放时期,又当铁道兵副司令员,解放后参加抗美援朝。吕正操自谦只会“打日本、管铁路、打网球”,非常高寿,享年105岁。

还有一些开国上将,在去世后的简历介绍中,被誉为“军事家”。

这些将领,以“战将”韩先楚为代表。韩先楚先后在徐海东、林总、刘帅、徐帅、彭总手下战斗,军事生涯一生几乎没有败绩,因此就连三八线的美军也视之为“最好的一线司令官”。因此,在讣告中除了冠以“军事家”之外,还毫不吝啬称其为“卓越的军事指挥员”。

1986年,正是因为韩先楚和刘帅、叶帅的去世,让邓公萌发了军队年轻化的想法。

除了韩先楚,在简历中评为“杰出的军事家”的,还有绥远起义的董其武。

出生于山西晋军、成长于傅作义部的董其武,在抗日战场屡立战功,先后在绥远、包头、忻口、太原、五原抗战中灭掉日军威风、大涨过人士气。解放后期,率4万余人起义,“绥远方式”受到主席赞赏。

除了韩先楚和董其武,后来先后去世的开国上将,还有二野悍将陈再道、李达,华北军区悍将杨得志、王平,四野悍将李聚奎,三野悍将叶飞,在逝世后的生平时,都用了“军事家”一词。

陈再道红军时期曾任红4军军长,抗战时期是386旅副旅长,后来被刘帅、徐帅放飞冀南大平原开创了敌后第一个平原根据地,解放时期任刘邓大军2纵司令员,后转入河南军区林总麾下。

杨得志和李聚奎在红军和长征时期是上下级关系,杨得志是红1师1团团长而李聚奎是师长;抗战时期,杨得志任115师343旅685团长,李聚奎在129师385旅任参谋长。

解放时期,杨得志从刘邓大军转入华北聂帅麾下,李聚奎则从刘邓大军转入东北林总麾下。抗美援朝,杨得志任三八线19兵团司令员、志愿军司令员,而李聚奎在鸭绿江畔的东北军区任后勤部部长。

政工干部王平,是红军时期的军政委,抗战时期的冀中军区和冀晋军区政委,解放时期任北岳军区和察哈尔军区司令员;解放后,任华北军区副参谋长、20兵团政委,参加了抗美援朝。

祖籍福建南、出生于菲律宾的叶飞,则是我军唯一的双重国籍开国上将,红军时期闽东据地创始人,曾任新四军1师师长、华野1纵和10兵团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

除了以上15位开国上将,还有一位是在他诞辰座谈会上称为军事家。

他就是开国上将杨勇,红军时期是4师10团政委、红4师政委;抗战时期任115师独立旅旅长兼政委、343旅旅长、冀鲁豫副司令员;解放时期,任晋冀鲁豫7纵和1纵司令员,二野5兵团司令员。

另外,没有授衔的邵式平、何长工、伍修权、耿飚等人去世后,也称为“军事家”。

邵世平去世较早,何长工红军时期任红8军军长、红13军政委,后任两延河防司令员兼政委、抗大1分校校长、东北军政大学代校长、东北局军工部部长、重工业部代部长、地质部副部长等职。

伍修权,红军时期是师政委、李德翻译、红三军团副参谋长;抗战时期,是八路军兰州办处长、一局局长、总参作战部副部长;解放时期,是东北军区参谋长、第二参谋长;解放后,任外交部副部长。

耿飚是红军时期一员悍将,也是陕北的“打虎将”,解放后因转入外交战线而未授衔。

除此之外,开国中将秦基伟、张震,开国少将刘华清,以及开国少校张万年,讣告中也被冠以“军事家”称号。其中,秦基伟和刘华清在1988年授上将,而张万年在1993年授上将。

张万年于2015年1月逝世,享年87岁,是最后一位被冠以“军事家”的高级将领。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