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沈抚新城是哪个区的?如何从地级市成为副省级城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沈阳沈抚新城是哪个区的

现在没有沈抚新城的概念了,沈抚新城已经翻篇了,也可以说黄了!现在叫沈抚新区,属于国家级创新示范区,副省级单位!目前属于起步阶段,但发展势头迅猛,目标是“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变样、十年增长极”!虽然具体能落实到啥样不好说,但个人感觉前途无量!

如何从地级市成为副省级城市

没有升级路径。现在的副省级城市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期定下来的。进入本世纪以后,真正意义上升格的只有一个地方,就是河北的雄安新区。三个县城合并起来,成为了一个副省级机构。但并没有以城市的形象出现。

现在的副省级城市,一共有15个,其中有10个是省会城市,另外5个是计划单列市。这10个省会城市,要么是区域中心城市,比如东北的沈阳,西北的西安,西南的成都,中南的武汉,华南的广州,华东的南京。要么是经济上实力很强的城市。东北的哈尔滨跟长春现在虽然落魄了,但在评定副省级城市的时候,在全国工业领域是很有影响力的。济南,杭州分别是中国第三和第四经济大省的省会。当然也有资格入选。

计划单列市都是港口城市。从南往北分别是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和大连。这5个城市都拥有大型港口,在省内的经济地位都是数一数二的。厦门由于辖地面积和人口相对较少,在总量上吃了一点亏,但在经济质量上依然是福建第一。

副省级城市作为一个历史的产物,恐怕不大可能产生新的成员。对于省会这样的副省级城市而言,其实这种身份现在的意义不大。非副省级的省会城市现在也一般推行官员高配,在行政级别上来讲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从行政权力上来看,此类城市也得到了比较高的授权。

至于计划单列市,也不可能新增。由于所有的计划大概是都是海港城市,所以就算要新增也只能在沿海省份当中产生,而目前没有计划单列市的沿海省份分别是海南,广西,江苏和河北。已有计划单列市的省份,不可能再给名额了。河北虽然没有计划单列市,但有了一个雄安新区。海南和广西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没有办法撑起计划单列市。江苏港口城市普遍比较薄弱。江苏最主要的海港是连云港,经济发展水准在省内排名倒数,撑不起计划单列市。

内陆地区的计划单列市历史上只有一个,那就是后来升格为直辖市的重庆。中西部地区的地级市普遍非常弱小,没有任何一个能够撑起计划单列市。东部地区确实有一些优质的内陆地级市,但其中没有计划单列市的省份,也只有江苏。其中的苏州和无锡从经济实力上来讲都可以计划单列,但问题是离上海太近了,这就是导致在政治上不能升格的主要原因。

新的城市能级划分以及功能定位正在进行中,现在各城市主要竞争的就是国家中心城市。时至今日,已经有了9个国家中心城市。包括四大直辖市,还有5个省会城市,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和郑州。有一些曾经在副省级城市评审当中落后的城市现在却取得了先进,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郑州。值得注意的是,相对落后的西南地区居然有了两个城市。华北有两大直辖市领衔。经济发达的华东与华南,居然都只有一个国家中心城市。曾经在中国工业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东北,无一个城市入选。不出意外的话,这个中心城市的名单会在未来增加。华东和华南至少会各再增加一个城市。华东甚至于有可能增加两个城市。东北也有很大机会,争取一个名额。华东的南京,杭州,济南,青岛都在跃跃欲试。华南的深圳和长沙也是有想法的。东北的沈阳跟大连也在争取当中。

除了中心城市以外,自贸区也是现在竞争的焦点。

但无论如何竞争,我们其实也很难找到普通地级市的身影。对于普通地级市来说,争取这种顶级的国家资源配套是非常不现实的。不难看出此类资源的主要竞争者就是直辖市,原来的副省级城市,以及新崛起的省会城市。

福州新区分别是哪几区

很多条友都对福州新区这个概念很模糊,就知道是在长乐那一带,甚至有的条友把福州新区和福州高新区都混淆了。那么今天就针对福州新区来简单的介绍一下,有官方数据也有我个人的见解。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国家级新区:是指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1992年浦东新区省先成立,2015年批复的福州新区是国内第14个国家级新区。国家级新区的好处是享有副省级经济权限,新区内的事务可以直接报国务院批准,提高了办事效率,缩短了审批时间。

其次是福州新区成立的背景,福州新区的建立是为了呼应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市委、市政府制定“3820”工程时提出的重大战略布局。网上有官方的建立福州新区的描述,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福州五区已经没有发展空间了,甚至都往五四北的山上发展了,而拥有大片土地的滨海片区却有大片的未开发的平原土地,当时在长乐未改区的情况下,成立国家新区集中发展滨海片区就很有必要了。

再次是福州新区的战略定位是“三区一门户一基地” 即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改革创新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扩大对外开放重要门户,打造东南沿海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

福州新区初期规划范围包括马尾区、仓山区、长乐区、福清市部分区域,规划面积800平方公里。按照国家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福州新区初步规划“一核两翼、两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一核,即新区核心区,包括三江口、闽江口和长乐滨海新城,将重点发展商务金融、经贸交流、创新研发、文化会展等高端服务功能;南翼发展区,是以福清为重点的综合发展区,将重点发展海洋经济、临港重化、电子信息等产业,打造新区临港产业崛起的主战场;北翼发展区,以环罗源湾为主的产业发展区,将着力打造以能源、冶金、机械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发展区;福平综合发展轴,是福州中心城区经过滨海新城与平潭联系的东西轴线,将重点承担综合服务、区域商贸、总部经济、高端科技研发等职能;沿海蓝色经济轴,将由北至南串联起沿海地区,是联系新区内众多港口及产业区的重要纽带。同时,按照组团式开发、集中连片发展的思路,在新区范围内规划了九个功能布局各有侧重的城市功能组团。其中,核心区800平方公里范围内规划三江口组团、闽江口组团、滨海新城组团、福清湾组团、江阴湾组团等五个城市功能组团,是近期新区开发建设的重点区域。

福州新区设立了,大家也都会问,新区设立对福州有什么好处吗? 首先是成倍的固投,福州新区2019年完成投资2281亿,相当于成都2020年投资的一半,2020年据说会有4000亿的投资。高额的投资也带来了新区的巨大变化。新区里面除了滨海新城的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外,最大的两块应该是港口和机场了。机场在客流方面一直落后于厦门很多,航线也偏少,市区到长乐机场的轨道交通也还在建设中,随着福州收回长乐机场百分之48的股份,加之长乐机场扩容后,空港建设会逐渐有起色。希望能够把福州航空做大做强,让本地航空业取得长足发展。 说到港口部分,那就是一把鼻涕一把泪了,福清的江阴港、长乐的松下港、连江的可门港、罗源的罗源港都是较为优质的港口,特虽是江阴港,但是很多货物都是拉到厦门出口,福州的集装箱出口量比厦门少很多。这个当年我在某家世界500强公司从业时,深有感触。当时CMA开了一条江阴到法国的直航航线,ZF希望公司能够多走一些江阴港,但是最后成本核算后发现江阴港走的费用比厦门还高,所以就没有选择。据说后来这条航线也没开起来。按最新的港口吞吐量数据,2019年福州港吞吐量17038 万吨,超过厦门港的16705万吨。所以福州新区对整合福州铁路港口航空意义非常重大,有希望能够有力衔接三者。

最后要谈一谈福州新区的机会。2020年的省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到要推进福州新区全域开发,加快滨海新城组团的重点开发。

而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国家级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有条件的新区按程序开展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