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大全古代(中国古代历史故事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中国古代历史故事有哪些

有哪些经典的历史故事

1、指鹿为马

赵高想要叛乱(篡夺秦朝的政权),恐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圈套设法试探。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您把鹿说成是马。”

问身边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伤(或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

2、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3、负荆请罪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与渑池会盟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4、完璧归赵

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赵都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赵王跟大将军廉颇及许多大臣商量: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受欺骗;想不给吧,又担心秦兵打过来。

最后派蔺相如出使秦国,交换玉璧,蔺相如到了秦国以后,发现秦王并未真心想用城池交换和氏璧,便提出了吃素食交换玉璧的计谋,在此期间。让人把玉璧偷偷送回秦国。

5、曹冲称象

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个成年人)。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当水面也达到记号的时候),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东西的总质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质量)就能知道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故事都有哪些

中国古代有好多有名的故事:如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叶公好龙、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掩耳盗铃、塞翁失马等等。

我今天重点和大家讲中国东汉末年神童、曹操之子,曹冲的故事。曹冲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我今天就说一个曹冲称象的故事吧!

当时孙权送给曹操一只很大的象,曹操想要知道象的重量,就询问他的部下,:“你们谁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大家认为除非把大象杀了,然后在称肉。不能拿出其他的办法来。曹冲走到曹操面前说:“我有一个办法,把象牵到大船上面,在水痕淹到船体上刻下记号,再把石头装载在船上,也刚好装在刻下记号处。然后再称石头的重量。这个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曹操听了十分高兴,马上就造他的这个办法去做,果然知道了大象的重量。这个故事,大家在小学语文课本学习过。体现了曹冲聪明无比。下面这个故事,又是说曹冲是个善良,有同情心的人。

这个故事叫智救库吏。当时军队国家事情很繁忙,如果有谁出差错了。那施用的刑罚可严重了。说不好,脑袋就搬家了。有一次,曹操的马鞍放在仓库里被老鼠啃啮,官理仓库的吏役,非常害怕,曹操一定会杀了他。彻底难眠,思前想后,就想来个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让人反绑双手去自首。但又怕曹操还是不原谅他,还是会杀了他。

曹冲知道了对库吏说:“你不要担心,等过了三天,然后你主动去自首”。曹冲用刀把自已身上穿的单衣,用刀戳的象老鼠咬的样子,然后,不开心的走到曹操身边,并且唉声叹气地样子。

曹操问他,:“冲儿,你怎么啦?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曹冲回答说:“民间风俗不是说老鼠咬了谁的衣服,谁就会运气不好?现在我的单衣被老鼠咬了,我是不是就要走霉运了,所以我很难过。”曹操安慰曹冲说:“那都是别人乱瞎说,你的衣服破了,给你做件新衣服,用不着不开心了。”

三天以后,库吏提心吊胆地把老鼠咬破马鞍的事情,去向曹操汇报了。曹操笑着说:“我儿子的衣服就在身边,都被老鼠咬破了,何况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呢”?一点也没责备库吏。由于曹冲心地善良,聪明机智地救了库吏,让他免于被杀。

曹冲年少有为,可惜天妒英才。曹冲十三岁时,就生重病过逝了。曹操非常的伤心。

古代经典历史故事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完备的国家之一,其对历史的记录不仅时间长,而且内容精确详细,每一个 历史 故事 都是一个时代的标识,对于当时的环境来时是很重要的,对于历史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古代经典历史故事,欢迎查阅。

古代经典历史故事1

战国末年,陈轸和张仪同时担任秦惠王手下的大臣。张仪非常嫉妒陈轸的才能,想要除掉陈轸,于是,他就在秦惠王面前说陈轸的坏话:“陈轸这个人经常出使楚国,这原本是为了发展秦楚两国的友好关系。可是现在,楚国对我们秦国并不友好,而对陈辁个人却异常友好,依我所见,这恰恰表明了陈轸这个人为楚国利益考虑得多,而为秦国利益考虑得少啊!我没有办法同如此不忠大王之人共事,恳清大王将他轰走。如果他表示要到楚国去,还请大王把他杀掉。”

听了张仪的这番话话,秦惠王将信将疑,于是就派人召来陈轸。陈轸一到,秦惠王便问他是否有离开秦国而前往楚国的打算。

陈轸回答道:“如果大王不相信我而将我赶离秦国的话,我肯一定会去楚国。何是,我这么做是为了表明,我并不是私下投靠了楚国。现在,让我给大王讲一个故事吧。

“从前,有个楚国人娶了大小两个老婆,他的邻居有一个人十分好色,一天,他便调戏了这个楚国人的大老婆,结果,被这个大老婆骂得狗血淋头。然后,这个人死不悔改,又去调戏那个楚国人的小老婆,结果那个小老婆仗着自己有几分姿色却反过来勾引他。过了没多久,这两个老婆的丈夫就生病去世了。这时候,便有人问那个调戏人妻的人,说:‘现在那个楚国人已经死掉了,你想要娶谁做老婆呢?是那个年长的寡妇?还是娶那个有几分姿色的小老婆?其他人原本以为这个人会说娶那个小老婆,岂料这个人却回答说:‘当然是娶那个年长的。’问话的人不解地问:‘那个年龄大的寡妇不是曾经骂过你吗?而年少的又有几分姿色的不是曾经与你有过私情吗?你为什么要放弃那个年少的而娶那个年长的呢?’这个人说:‘如果作为一个局外人的话,我当然希望她能够来勾引我;但是如果是作为妻子的话,我当然希望她能够拒绝并责骂前来调戏她的人。’”

“如今楚王乃是贤明的君主,昭阳是贤明的楚相。身为秦国的臣子,我如果胳膊时往外拐,为楚国考虑得多而为秦国考虑得少,楚王肯定不会收留我,昭阳也断然不会和我共事。我又有什么理由去投靠楚国呢?”

看到陈轸从宫中走出来后,张仪立刻就进宫拜见秦惠王,他问:“陈轸是否要说他即将去楚国呢?”

秦惠王答道的确如此。

张仪说:“假如陈轸之前没有为楚国出力,站在楚国那一边的话,楚王又为什么要接纳他?”

秦惠王说:“我之前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如今听r陈轸的话,我就茅塞顿开丫。伍子胥这个人忠心耿耿,忠于自己的君主,为此,天下所有的君主都争着让他成为自己的臣子;曾参孝顺自己的父母,为此,天下所有为人父母者都愿意曾参成为自己的儿子。被休弃的媳妇如果又嫁了本乡本土的人家,那么,她肯定是个好媳妇。陈轸身为秦国的臣子,如果他不忠于秦国,那么,楚王又如何会收留不忠于自己国家的人做自己的臣子呢?”<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