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sultancy(印度在华有什么投资么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印度在华有什么投资么

在全球贸易大环境频频拉响警报的当下,印度工业联合会(CII)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印度企业继续看好在华营商。

第一财经记者从印度工业联合会得到的这份名为《在华印度企业的商业环境》报告显示,大多数在华印度企业计划在2019年继续在华投资。

印度工业联合会总干事乾德杰(Chandrajit Banerjee)表示:“与去年的调查结果相比,今年针对在华印度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出企业谨慎的乐观与信心。”此外,他还强调,多数印度企业的经营状况并没有受到目前贸易形势的重大影响。

此次调查报告得到了57家在华印度企业的参与。这也是印度工业联合会与咨询公司易唯思(Evalueserve)对印度企业开展的第二次此类调研。该报告于今年1~4月对受访印度企业在华营商的地理位置、商业活动、投资及业绩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上海是最受欢迎投资目的地

根据调查结果,75%的受访印度企业表示,2018年企业均在中国市场取得盈利,并公布了相应的盈利数据。其中,35%的受访印度企业去年在中国市场的利润额超过6000万元人民币。

同时,与该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布局相比,30%的受访印度企业表示,去年企业海外利润额(除本土的印度市场外)中,有超过10%的贡献来源于中国市场。报告指出,这一点在消费品企业中较为明显。而制造业、信息科技(IT)、物流等行业的印度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利润额占全球利润的3%左右。

与2017年在中国市场的业绩相比,79%的受访印度企业表示,2018年的利润“可观”或者“盈利”,息税前利润高于2017年。30%的受访企业表示,2018年在中国所产生的收入超过1亿元人民币。

在投资地域分布中,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较多。其中,72%的印度企业选择在上海投资,占最大比重。此外,北京、江苏、广东也是印度企业偏爱的中国投资目的地。

对于2019年的表现,88%的受访企业均表示了乐观,希望今年的利润有所“稳定”或者“积极”。而64%的制造业则明确表示,希望今年的利润能比2018年更高。此外,100%的IT与服务外包企业(BPO)、化工企业、商务咨询企业均期待今年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能比去年有所突破。其中,IT与服务外包企业希望今年的表现能在去年的基础上有60%的突破。

在期望2019年企业在中国市场发展有所突破的同时,98%的受访印度企业计划2019年在华进行一些投资,其中39%的企业考虑2019年的投资额将超过2018年。追加的投资额超过20%的有6家受访印度企业。其中,IT与服务外包企业是追加投资的主力军。

在华印度企业无惧贸易摩擦

易唯思大中华区负责人苏米特·钱德(Sumeet Chander)表示:“此次调查报告的结果清楚地表明,中印之间深厚的经济关系将继续发展。这一点从印度企业针对中国市场不断增长的投资计划便可一目了然。”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8年,中印双边贸易额955.4亿美元,同比增长13.2%。其中中国对印出口767.1亿美元,同比增长12.7%;自印进口188.3亿美元,同比增长15.2%。截至2017年底,中国累计在印直接投资47.47亿美元。截至2018年底,印累计对华实际投资额9亿美元。

在工程承包方面,2018年,中国在印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2.2%;截至2018年底,中国在印累计签订承包工程合同额734.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06.2亿美元。

谈及未来5年印度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展望,70%的受访印度企业看好中国市场的未来。其中,51%的受访印度企业表示“有信心”,19%的则表示“非常有信心”。

而之所以近3/4的印度受访企业看好中国市场,源于它们对中国在创新与科研方面的优势。调查显示,80%的受访印度企业认为,与全球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创新与科研更占优势。即便与印度本土市场的比较显示,44%的受访印度企业认为,中国在产品、服务以及商业模式方面,更具创新能力。

而对于美国特朗普政府在全球范围内挑起的贸易摩擦,74%的受访在华印度企业表示,在这一区域的贸易摩擦对它们的业务没有影响。其中,这一结论在工业制造业及制造服务业企业中得到半数认同。

据印度媒体报道,如今,从印度到中国的商务旅行正稳步增加,越来越多印度企业家和公司渴望利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商机,而且这种趋势有增无减。

报道表示,除了北京和上海,印度人越来越多前往广州、杭州、深圳和成都,参加商务会议、会展及其他企业户。截至今年6月底,印度人赴华商务旅行同比上升12%,所有中国大城市都出现增长。

印度会议促进局副主席钱德·曼沙拉曼尼(Chand Mashalamanian)说:“我们在争取更多中国商人到印度,但他们比我们做得更聪明。中国举办大量会议和展销会,很多人赴华参加这些推广活动。”印度在线旅游平台Yatra的负责人也表示,今年赴华商务旅行增幅远超其他目的地。

提及挑战,对于印度受访企业来说,如何寻找和留住合适的人才则是最受关注的问题,这一占比高达74%。

新冠疫情之后,全球经济将迎来大萧条还是大发展

针对这次新冠疫情,这是一场“世界大战”,其影响力至少是10个以上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与一战、二战一个级别,可以看做“第三次世界大战”,将必然会加速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重组,甚至会因此颠覆人类社会的一些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

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言过其实,······

疫情的一些影响甚至比一战、二战是更大的,原因是它比一战、二战蔓延速度更快,会到达世界每一个角落,这是一战和二战都达不到的情况。不仅如此,这场疫情,从现在人类应对的情况看,除了中国为首的极少数国家,全球整体的应对是不尽人意的,这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灾难,譬如战乱、饥荒、社会动荡、以及其它瘟疫的爆发······

这次抗疫,是中国大幅提升自己国际地位的时机,是中国借机将更多经济体与中国经济捆绑在一起的契机,也是发挥中国抗疫战略大后方威力的时候。说起全球抗疫的战略大后方,中国将会发挥二战时期美国的作用,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一战略地位将会被全球越来越认识到,而且价值越来越大。

未来我们要看到现在不仅仅是欧洲、美国是疫情“震中”,一旦病毒传播到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将是更加惨烈的噩梦,这将导致新冠至少在人类存在数年甚至更久。

现在大多数人都还没有认识到这次疫情进一步深化对人类的危害。

我们可以看到,疫情已经让全世界包括美国在内的最发达的那些国家陷入灾难,这些发达国家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疫情。

那么,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呢?一旦疫情扩散到他们那里,将是巨大的灾难,没有医疗,政府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等死。新冠病毒,在这些地方,很可能死亡率就是5%到10%,那将是真正的“全体免疫”灾难。

之所以现在关于落后国家的疫情信息很少,原因有三方面:一是由于交通因素疫情在经济落后的国家的确传播速度要慢一点,所以爆发要晚一点,但已经开始了;二是因为全球舆论聚焦都在发达国家身上,没人太关注这些落后国家;三是这些国家根本没办法大规模检测,数据无法得到,实际情况外界几乎不得而知。

我们国家速战速决控制疫情的战略意义,未来将越来越凸显,我们会越来越感觉生活在中国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在疫情结束后,全球秩序将出现大的洗牌。总体趋势是,全球化衰退,民粹主义抬头,中美脱钩与对抗加剧。

这是不可逆转的背景趋势。

但是在这个大趋势下,通过本次疫情,14亿中国人为自己赢得了一个最好的国际环境。

在抗疫防疫这场战争中,即便西方阵营对中国再抹黑,但是他们都能清醒而震撼的认识到中国的实力。

特别是在全球深陷危机后,他们更能意识到两个月前中国速胜背后的可怕战斗力。我们的风险判断能力,决断能力,基层管理能力,全民动员能力,资源调度能力,工业生产能力的优势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是全世界所有国家都不具备的能力,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