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古诗词总能拨动你的心弦亦不知所起,如涟漪般波动?古代什么时节就有“插柳”了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那些古诗词总能拨动你的心弦亦不知所起,如涟漪般波动

唐朝诗人李希仲写的《蓟北行》(其二)总能拔动我的心弦。犹如贺敬之所写的“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的心情。

一身救边速,烽火通蓟门。

前军飞鸟断,格斗尘沙昏。

寒日鼓声急,单于夜将奔。

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

李希仲(生卒年不祥),赵郡(今河北省赵县)人,唐天宝初任偃师(今河南省偃师市)县令,后任吏部员外郎。

这首诗描写了一次戍边将士闻警出征、大败敌军的战斗行动。诗作一二句描写主人公常年戍边奔波、紧急应战,如今又烽火告急;诗作的三四句用飞鸟断绝、尘沙昏暗的战场景象,表现出前方战斗的异常激烈;五六句描写部队在寒苦的环境中斗志昂扬。面对唐军的凌厉攻势,敌酋在密集的战鼓声中准备夜逃。描述完战斗过程后,最后两句,作者话风一转,以主人公的口吻抒发感慨,表达了效命沙场、以死报国的大忠大义。

感言:忠诚,是铭刻在军人精神支柱上的两个闪光的大字,军人必须永远秉持的职业操守和精神品格。

古代什么时节就有“插柳”了呢

插柳,一般是在清明节时节。小时候在农村,还有清明前在门上插柳枝的风俗,现在早没有了。

插柳,最早应该来自于晋文公重耳,为了纪念介子推不为做官,政治清明,寒食节改为清明节,在死坟上插柳,表达怀念之情。

介子推因不愿接受重耳的高官厚禄,背着老母亲躲进了山上。重耳为了逼迫他出来,命人烧山。结果,介子推与母亲被烧死在一棵柳树下。重耳大伟感动,命这一天为”寒食节”,国内不许有炊烟。一年后,重耳去祭拜介子推,发现那棵柳树发出了新枝。于是,改寒食节为清明节,插柳成为一种纪念活动。

到了唐朝,折柳就成了一种送别的时髦,被文人们描述的各种各样依依不舍。因为“柳”与“留”同音,折柳送别,表达自己的不舍之情,数不胜数的诗句。

插柳也有人说是踏青,驱邪。

总之,插柳都是在初春柳枝刚发芽的清明前后。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