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嘉靖年徐阁老是谁?富弼,译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明朝嘉靖年徐阁老是谁

徐阶(1503年10月20日-1583年6月7日),字子升,号少湖,一号存斋。汉族,明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代名臣,在嘉靖朝后期至隆庆朝初年任内阁首辅。

嘉靖二年以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后因忤张孚敬,被斥为延平府推官,受此挫折,从此谨事上官。后又进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朝廷机要大事。徐阶曾密疏揭发咸宁侯仇鸾的罪行,且擅写青词为嘉靖帝所信任。和严嵩一起在朝十多年,谨慎以待;又善于迎合帝意,故能久安于位。

嘉靖四十一年,得知嘉靖帝对严嵩父子的不法行为已有所闻,于是就命御史邹应龙参劾,终于使严嵩罢官,其子严世蕃谪戍。徐阶则取代严嵩而为首辅。万历十一年,徐阶病卒,赠太师,谥号文贞。徐阶著有《世经堂集》、《少湖文集》等。

嘉靖四十一年(1562),徐阶继任首辅之后,大力革除严嵩弊政,十分注重选拔,他先后举荐高拱、张居正等人进入内阁。他十分爱惜人才,大力营救因上疏指责皇帝过失而被定死罪的户部主事海瑞。他还十分勤政,凡是皇上交给的任务,即使一夜不睡,也要准时完成,因此他更得嘉靖的赏识。同时,他还经常劝说皇帝停止动辄捕杀边镇大臣的做法,缇骑因此省减,诏狱渐少。后来因为指挥明军抵挡蒙古骑兵南下有功,升为建极殿大学士。

嘉靖帝朱厚熜死后,徐阶起草遗诏,将大礼议中因反对嘉靖帝而获罪的大臣全部平反,存者招用,死者优恤。诏书颁布的那天,许多大臣感激涕零。徐阶执政期间,还减轻百姓负担,清理盐税。景王死后,他上奏将景王霸占的陂田数万顷给了百姓,使老百姓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他还废除朝中的许多浪费项目,尤其是皇帝信奉道教的开支。他的做法,得到朝中上下的拥护,人们称他为“名相”。

徐阶退休回家后,自己的子弟横行乡里,大量购置田产,徐家占地多达二十四万亩,加上他的子弟、家奴为非作歹,致使告他的状纸堆积如山。应天巡抚海瑞、兵宪蔡国熙秉公办案,惩治了他的家人。徐阶用三万两黄金贿赂给事戴凤翔,又通过张居正命令给事陈三谟罢免了海瑞和蔡国熙。所以当时人称他:“家居之罢相,能逐朝廷之风宪”,有人因此把他称为“权奸”。

万历十一年,八十一岁的徐阶逝世,皇帝赠予“太师”荣誉头衔,赏赐谥号“文贞”。钱谦益对这位徐文贞公是颇为赞许的:“负物望,膺主眷,当分宜(严嵩)骄汰之日,以精敏自持,阳柔附分宜,而阴倾之。分宜败后,尽反其秕政,卒为名相。”而目光犀利、言辞直率的海瑞的评价颇值得玩味:他一方面肯定徐阶“自执政以来,忧勤国事”,另一方面批评他“事先帝,无能救于神仙土木之误,畏威保位”;一方面肯定他为官清正廉洁,“不招权,不纳贿”,另一方面指责他“容悦顺从”,只能算作一位“甘草阁老”。“名相”与“甘草阁老”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富弼,译文

【译文】 富弼性格温和,为人宽厚,经常与他人交谈,好像没有不一样的。但涉及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的时候,他就义正言辞,什么也不能让他屈服。智谋与见识深远,比其他人强多了,但是大事小事,都反复考虑,必须万无一失之后才去做。 自唐朝以来,官员向宰相行礼,宰相可不用还礼,来拜见的人,无论老少都要行礼,宰相站立的时后,都有年轻侍从垂首扶着他;送客时,不用下台阶;如果客人坐得久了,旁边的侍从就喊“相公尊重”,客人就恭敬不安的起身退出。

但到了富弼做宰相,即使是小官或百姓来见他,都能一平等的礼节来对待,请他坐下,心平气和地与来见人说话,客人走时送到门口,看到客人上马,才回来。 自从卸任回到西都,十多年了,几乎不出门。晚年的时候,有宾客来拜见的时候,常常称病谢绝。亲人问他为何不见客,富弼说:对待他人,无论富贵贫贱贤达愚钝,都应一样的以礼相待。

我家几代人居住洛阳,亲戚好友成百上千,如果有的见有的不见,不是同等对待了。如果人人都见,我病情会加重,受不了。士大夫们都知道他的用意,没有怨言。 【原文】 富公为人温良宽厚,泛与人语,若无所异同者。及其临大节,正色慷慨,莫之能屈。智识深远,过人远甚,而事无巨细,皆反复熟虑,必万全无失然后行之。

宰相,自唐以来谓之礼绝百僚,见者无长幼皆拜,宰相平立,少垂手扶之;送客,未尝下阶;客坐稍久,则吏从傍唱“相公尊重”,客踧踖起退。及公为相,虽微官及布衣谒见,皆与之抗礼,引坐,语从容,送之及门,视其上马,乃还。自是群公稍稍效之,自公始也。

自致仕归西都,十馀年,常深居不出。晚年,宾客请见者亦多谢以疾。所亲问其故,公曰:“凡待人,无贵贱贤愚,礼貌当如一。吾累世居洛,亲旧盖以千百数,若有见有不见,是非均一之道。若人人见之,吾衰疾,不能堪也。”士大夫亦知其心,无怨也。

古代历史上的真香事件有哪些

感谢悟空邀请!

所谓“真香”,就是立flag太早,话说的太满,结果最后“说了的话没做到”,而“真香定律”不只是出现在现在的人身上,在古代,也是有着“真香事件”发生的。

“真香事件”①号

在三国时期,有一人叫司马懿,这是一位风云人物,作为曹魏政权的重要大臣,司马懿最后发动了一场政变,这场政变的结果,就是魏国的军政大权都落到了司马家族的手里,而这场政变叫做“高平陵之变”。

在高平陵之变中,主角可以说是两位,一位是司马懿,一位是曹爽,他们俩什么身份呢,就是魏明帝留给儿子的辅政大臣,二人之间也有着关于权力的矛盾,直白点说,就是曹爽独揽了大权,把司马懿给排挤掉了。

但司马懿是何许人也,怎么可能甘愿被曹爽排挤,于是乎,就有了之后的高平陵之变,司马懿趁着曹爽陪着皇帝去高平陵祭祀的时候,发动了政变,而后司马懿就把曹爽给堵了,还带话给曹爽,说是只要想要权,没有其他的意思,把权交了,司马懿是不会怎么着他的。

懿分付曰:“汝与爽厚,可领此任。汝见爽,说吾与蒋济指洛水为誓,只因兵权之事,别无他意。”

之后,曹爽交出了兵权,被司马懿给软禁了,而曹爽最后的结局,也十分凄惨,司马懿处理的干脆利落,好似之前“只要权”这些话没说过一样。

押曹爽兄弟三人并一干人犯,皆斩于市曹,灭其三族。

“真香事件”②号

在明朝时期,有个人叫做徐阶,是嘉靖帝时期的大臣,官至内阁首辅,而这个事件的相关人物就是嘉靖帝和徐阶。(这个事件在《明史》中并无详细记载)

事件具体是什么样的呢,就是徐阶在当时因为“孔庙祭祀一事”有着不同的意见,而这个不同意见与嘉靖帝的想法相左,这让嘉靖帝对徐阶很是恼怒,不仅贬了徐阶,还下旨说永不提拔使用徐阶。

徐文贞抗论孔庙事,上恚甚,既逐之,又下旨云:‘徐阶天下小人,永不许擢用。

但是,后来事件的发展还是体现了“真香定律”,徐阶在之后,不仅再次被提拔使用,而且当的官还不小,官至内阁首辅。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