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不集中幼儿个案(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1、生理因素:年龄小的注意力不如成人时间长。家长看到自家小孩坐不住,往往心急,事实上不同年龄小孩专注时长不一样,无需太过着急。(2岁7分钟,三岁10分钟,4岁12分钟,5岁14分钟,6岁16分钟,十岁接近成人25分钟)。

2、病理因素:脑组织损伤,如前额叶受损;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如ADD(注意力缺陷障碍),ADHD(注意力缺失过动症);视觉障碍;听觉障碍等。还有身体虚弱、身体不适也会导致短时的注意力不集中。

3、环境因素:环境干扰,如声音吵杂,家庭压力,外界干扰物;饮食影响,如喝碳酸饮料过多,吃含防腐剂、添加剂食品过多等。

4、其他:感觉统合失调、视觉注意力不佳、听觉注意力不佳等(能力不足)。

注意力不足怎么办?

1、针对幼龄正常儿童,积极引导即可。很多家长一边要求孩子专心做某事,却又不停地干扰打断孩子的活动,适得其反;又或者孩子想要陪伴玩耍,自己却在玩手机,导致孩子没有娱乐的兴趣。正确的做法是,不轻易打扰孩子的玩耍,他们幼年的玩耍是长大后学习的基础,也是间接地培养发展所需的专注力、思维力;陪伴尽量做到高质量陪伴,才有助于亲子互动。

2、针对脑损个案,一般认知比较低,注意力也相对较差,这也是一般治疗师觉得比较难搞的。我们可以结合视听效果比较强的物件或软件进行注意力训练。待注意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及广度时,再提升难度。这个过程会比较慢,但贵在坚持。

3、针对ADD或ADHD的个案,需要控制饮食,与专业治疗师定制个性化日程安排,严重的还需结合药物治疗。

4、针对感统失调个案,无疑需要先评估后制定个性化方案,功能好转后,一般伴随着注意力的提升。

5、针对视听注意力不佳的,针对性训练就是了。对于视听觉有障碍的,需要临床进一步明确病因进行治疗,有的需要辅具,如助听器、视力矫正眼镜。

6、环境因素需要一定的控制,减少环境的干扰,另外长时间沉迷电子产品也会导致学习注意力下降,需要引起注意。

小孩写作业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小孩写作业注意力不集中。有三点要注意一下:一.首先要找出原因。小孩是因为不会做?还是昨晚没睡好?还有别的诱惑?比如心里一直想着玩什么游戏呀!再有就是孩子有什么心事?家长一定要耐心了解清楚,才能去同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二.家庭环境和学习氛围。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里是否安静和整洁?安静谁都知道,但是整洁很多人都忽略了。特别是书桌的整洁,书桌上最好只放孩子正在写的那科课本和作业,其它科目的书先不要拿出来。更不要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放桌面上,这样有利于孩子专注写作业。三.孩子在写作业,家庭成员在干什么?这个很重要!尤其对低年级的孩子,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养成期。如果孩子在做作业,家长在看书或者是在做家务,而不是在看电视玩手机和时不时的对他大喊大叫:快点写作业……会好很多!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做事拖拉,做什么都慢慢悠悠的怎么办

题主所描述的这些是现在很多处于小学或者幼儿阶段的孩子们都会有的状态,只是因个体和家庭的原因所表现出来的严重程度不同而已。其实这些也不能完全定义为“问题”,因为在孩子不同的年龄段都会有与年龄区间内匹配的各类成长特点出现,从科学的成长规律看,这是个体成长中必然会出现的正常现象。

这些问题之所以会得到改善,以及这些问题的消失,是因为外界的教育环境及教育方式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家庭教育。那么针对这些问题父母该如何认知,如何帮助孩子解决呢?

1、学龄期及婴幼儿时期的注意力问题

  • 在孩子的大脑发育还未到达一定程度时,孩子是无法做到很多父母期望中的事情的,特别是在孩子9、10岁之前。比如父母期望的孩子可以在桌前坐定半个小时以上,而且还是特别专注于深度学习的内容而非游戏类的放松活动;还比如父母期望孩子能够明白所有大人用语言描述的画面或者诸如讲道理的内容,这些都是孩子无法在这个年龄之前很好地完成的。
  • 相对于玩游戏刷手机看动画片,那些需要大脑较高智力参与的学习活动更难能让孩子注意力集中。一般情况下幼儿时期的孩子能够持续专注于学习5-10分钟,学龄期10岁之前的孩子专注于10-15分钟这是个比较合理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长,父母可以对照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注意力是否集中的判断。
  • 对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一方面有可能是父母本身的判断和评价标准有很大出入,另一方面孩子在6岁之前也会因为父母在不知的情况下进行的错误干预导致的,比如3、4岁的孩子本可以持续专注地在玩一个玩具,但父母可能会过去干预一下,打扰一下,送个吃的拿个喝的,又或者隔着老远就喊孩子让去干嘛干嘛,这种玩耍中被经常干预打断的做法是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最常见的原因。父母需要自我检视看是否有类似情况发生。

所以对于注意力问题,父母首先检视对于不同年龄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其次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护孩子的注意力不受破坏,孩子专注做事时避免干预打扰;第三尽可能少接触诸如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输出的各类强刺激的活动,多进行一些需要大脑深度参与的活动,像读书写作思考等。

2、学龄期的拖拉磨蹭

一般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的原因有三大方面:一是外界环境中成人的反复催促和不断提要求,二是孩子年龄小缺乏具体的时间概念,三是孩子本身的各项能力无法达到任务完成的要求和标准,在定量时间内无法完成。

  • 现实家庭中,很多父母都会过分替孩子安排一切事情,一方面会剥夺孩子练习自主独立能力的各种机会,另一方面无形中也会增加亲子之间的摩擦和矛盾,同时孩子在不断地被催促中也会逐渐产生厌烦和逆反心理,这些都无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及能力的形成,而且孩子的意识中也永远无法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负责”的概念,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上心不上心之说了。所以父母需要适度放手,不间断监督和提醒。
  • 对于时间概念的认知和掌握是一个比较漫长复杂的过程,既不能等到孩子上小学学习钟表知识时再学习,也不能在4、5岁就要求孩子看懂钟表。而是需要从2、3岁开始先初步了解时间的顺序,比如知道我们要早上先起床,再去刷牙,再去吃饭,然后上幼儿园,这叫时序知觉;然后到了4、5岁开始感知时间的长短,也就是发展时距知觉,比如吃中饭大概用多长时间,刷牙大概几分钟等。所以对于让孩子在学龄期掌握时间管理的能力,其实是从两三岁就要了解时间、认识时间、感知时间开始的。那么您家的孩子对于时间的认知学习到底发展到哪一步了呢?
  • 父母对于任务量及难度的判断是否正好和孩子此时的能力相匹配呢?同样是拼装一个东西,3岁的孩子一定和10岁的孩子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这个时间的长短应该是根据孩子各项能力的发展程度,以及注意力可以集中的程度来判断和规定的。那么父母对于孩子能力的训练是否足够呢?对于任务难度和量是否判断合理呢?父母需要检视。一般情况下,父母能够做到客观判断孩子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量的最科学方法就是花时间观察孩子做每一件事真正需要的时间,在这个尺度上来要求孩子是比较合理的,而不是根据父母单方面的猜测和意愿。

结语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