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是什么意思?先秦大家都叫“子”,为什么屈原不是或者说很少叫屈子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是什么意思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出自明代边贡的《午日观竞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全文赏析

《午日观竞渡》是明代边贡的一首七言律,这首诗从端午节期间戏水,赛龙舟的风俗开始写起,触景生情,表明了对屈原的思念,对异乡的端午风俗的赞同,在闲暇的日子里总会有一丝丝闲愁。

首联是写端午节人们观看赛龙舟的场景。表现了端午节时期热闹的场面。

颔联全面描写了龙舟的装饰,赛龙舟的热闹场面。

颈联进而转向了对屈原的思念。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会祭念屈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风俗至今仍然存在。

尾联直接抒情,诵读《离骚》,吐露了诗人生活中的淡淡哀愁。

这首诗沉稳平淡,风格朴质,包含着诗人对爱国民众英雄的崇敬心情。

全文翻译及注释

全文翻译

在端午节这天,围在岸上的人们,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震纪空中翻飞,敲响的锣鼓喧闹,清清的水流。从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哪觉得其中的忧愁。

先秦大家都叫“子”,为什么屈原不是或者说很少叫屈子呢

首先先说说屈原,他是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因为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人们更习惯叫屈原而不叫芈原。

再说说屈原为什么不叫屈子

因为在春秋时期之前,姓氏后边单加一个子是天子所属的臣子的尊称,就比如说像微子、箕子这样的。

到了春秋初期的时候,这就发生了变化,有少数诸侯所属的臣子就会被称为;尤其到春秋中期以后,诸侯的臣子就普遍被称为

随着时间来到春秋战国相交之际所指的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时候著名学者和老师尊称为,比如我们熟悉的孔子、墨子以及老子等等。

在然后到了战国,一般学者也都尊称为

以前主要是在不同时代所指的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但是北方中原文化特有的符号,但是楚国并不属于中原文化。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这个“夷”很大一部分指向日渐强大的南方楚国。而楚国也针锋相对,楚武王视周天子为无物,自立为王。楚人当然也不屑使用中原文化。其实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楚国的历史人物名字中带有字的真的是少之又少,这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屈原很少有人叫屈子了,但是在那个时代屈原也是被称为屈子的,这也是对屈原的一种尊称!

如果喜欢我的作品,请关注我哦!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