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互保本质上是挑战慈禧,抗命大臣为何没有被处罚?为什么说晚清的东南互保是一个标志性事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东南互保本质上是挑战慈禧,抗命大臣为何没有被处罚

19世纪末,大清的国力已经跌至历史最低点,清政府的权力已如强弩之末,无力再去对抗盘踞在各省各地的官僚军阀。

八国联军入侵之前,无能的清政府在洋人的威逼之下,签订了数百个丧权辱国的非平等条约。

洋人仗着“洋枪洋炮”的威力,在全国各地烧杀抢掠,各省的军政官员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力,开始大规模的发展“非政府武装”,慈禧昏庸无能、愚蠢不堪,手握重兵的各省总督纷纷拥兵自重,企图脱离清政府的管控,自立为王,清朝正式进入“军阀时期”。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华夏。统治地位遭受到动摇的慈禧宣布对八国鬼子开战,并且鼓励义和团大肆残杀洋人传教士。

慈禧在向八国鬼子宣战之前,曾亲笔写下一封秘旨,命令李鸿章、张之洞等全国各省手握大权的地方政要做好开战的准备。

李鸿章收到这封秘旨之后,心情十分复杂,心想:“我的天啊,这个老阿姨也太不让人省心了”

各省总督收到这封秘旨之后,都打起来自己的算盘,许多人都将目光投向了李鸿章张之洞等人。

老谋深算的李鸿章他们自然不会随随便便的受慈禧的控制。

李鸿章和张之洞私下一合计,决定联合各省总督,共同违抗慈禧的命令。湖广总督张之洞立即表态;“坐拥东南,死不奉诏”。两广总督李鸿章也复电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以这二人为首的一批封疆大吏们,如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邮政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纷纷与各参战国达成协议,互不侵犯,史称东南互保。

李鸿章为什么敢公然抗旨不遵呢?

原来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是义和团大肆屠杀洋人,对于李鸿章来说,不受控制的义和团才是自己最大的威胁,虽然洋人的枪炮厉害,但是洋人和李鸿章、张之洞等南方官员私交甚密,洋人懂得怎么讨好李鸿章等朝廷大员,李鸿章等人也喜欢和洋人们打交道。

归根结底,李鸿章、张之洞等南方官员认为,洋人无法对他们的权力造成实质性的损害,所以并不想帮助慈禧和洋人作对,而洋人也不愿意得罪李鸿章、张之洞等势大力强的清朝显贵。

另一方面,万一大清朝和洋人真的动起手来,大清朝未必斗的过洋人的坚船利炮,说不准大清还会亡国,慈禧没脑子不代表大清国的官员们全部都是没脑子,几乎大部分的清朝官员都不支持慈禧向洋人开战。

这样说起来似乎有些失了志气,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清王朝刚刚经历了甲午战争的惨败,洋务运动数十年的努力都打了水漂,国家积贫积弱,根本没有能力去对抗洋人。还是那么多国家联合起来,这不找死吗。

要知道当时八国联军的军舰就靠在上海,只要南方各省的军队有所调动,估计还没见到慈禧,就得被端了。而且八国联军的军舰还可以顺着长江而上,或者沿着海岸线向下,那么张之洞他们所苦心经营的安稳局面可就没了。那样不仅救不了慈禧,还会将中国南方也拖入战火。

所以,这其实在帮慈禧。要是他们跟着慈禧一起胡闹,这大清朝就完了。而且李鸿章他们并没有落井下石,以当时的情形,南方督抚们完全可以宣布自治,可他们没有,那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总之,李鸿章、张之洞等南方官员便和洋人们组成了“东南互保”条约,共同对抗慈禧。 慈禧这才意识到,中央已经无法再继续掌控拥兵自重的地方高官了,所以慈禧太后不得不降低姿态,主动向违抗自己命令的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示好,不仅没有惩罚他们的抗旨行为,甚至慈禧海主动认错,并表扬他们。

此次之变,事机杂出,均非意料所及,朝廷慎重邦交,亦不待智者而后知。此都中近日情形也。大局安危,正难逆料。尔沿海沿江各督抚,惟当懔遵迭次谕旨,各尽其职守之所当为,相机审势,竭力办事,是为至要。”

慈禧这么做也是出于无奈之举,当时的大清朝早已经不仅仅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一言堂,南方豪族的地主势力同样强大,她必须得掂量掂量。倘若慈禧贸然处置李鸿章等人,一定会激起更大的政治变革,所以慈禧太后不是不想处置李鸿章、张之洞等人,而是不敢处置。

所以不仅不能处置,还得表扬,毕竟这事儿过后,屁股还得李鸿章他们来擦。

当时朝廷公开肯定了“东南互保”的正面意义。

“当京师扰乱之时,曾谕令各疆臣固守封圻,不令同时开衅。东南之所以明订约章,极力保护者,悉由遵奉谕旨不欲失和之意。”

之后参与东南互保的官员们个个加官进爵,张之洞进了中央,成为了另一个李鸿章,而袁世凯也因此而崛起,逐渐进入到清朝权力核心。

所以总得来看,“东南互保”这事儿,慈禧是真不敢说什么。

为什么说晚清的东南互保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南互保确实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从东南互保条约生效的那一刻,也就意味着东南各省已经在事实上脱离了清政府的控制,所谓的中央政府,已经名存实亡。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东南互保条约:

东南互保条约签订时间:1900年,正式八国联军侵华的十年;

东南互保条约的参与成员: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以及西方列强参战各国;

东南互保条约的主要文件:《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

东南互保条约的主要内容:上海租借归西方各国共同保护,东南各省由各省督抚来保护。



通过以上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清朝的看到,所谓东南互保条约,是东南各省的督抚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撇开清政府和西方列强签订的一个条约。

说白了,八国联军能够长驱直入紫禁城,和东南各省完全没有出兵阻击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清政府来说,东南互保条约的签订无疑是毁灭性的,但是对于整个中国来说却是具有重大意义。

从东南互保条约生效开始,东南各省实际上已经处于半独立状态,清政府已经失去了掌控力。在这样的局面下,革命势力因此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东南各省应声而动,纷纷宣布独立。

其次,在东南互保条约下,西方列强和义和团基本都没有攻击东南各省,为各省带来了短暂的和平,因此一批实业得到了发展。特别是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汉地区创办的一系列企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为中国的实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过,东南互保条约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通过东南互保条约,各地的实权派人物已经看到了清廷已经无力掌控地方 ,纷纷开始组建自己的势力,从而拉开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时至今日,人们对于东南互保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东南互保是一种卖国行为,在列强入侵的时候,竟然和列强签订协议;

也有人认为东南互保,让互保各省免遭战火,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为日后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和经济支持。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