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教案100篇(很多中小学校仍然要求教师手写教案,而且每月查一次进行评分,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很多中小学校仍然要求教师手写教案,而且每月查一次进行评分,你怎么看

很多中小学校仍然要求教师手写教案,而且每月查一次进行评分,你怎么看?还能怎么看,可怜又无奈的看呗!

首先表明我的观点:在备课手段如此发达的今天,手写教案只是教学质量差的遮羞布而已。

为什么呢?

因为还有时间揪住手写教案不放的学校,估计也没什么招数来应付上级的质量检查了。

你想啊,教学质量好的学校,上级来评估检查时奖状荣誉摆满一屋子,历年的数据、照片琳琅满目,还用得着用手写教案来向领导表示:虽然我们教学质量差,没有拿的出手的东西,但至少我们的老师每天都在勤勤恳恳的写教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就像歌唱比赛里,选手歌唱的不咋地,但是人家家里够穷够惨人也够努力啊,评委一感动,过了吧!

水平不够,苦情来凑,大体都是这么一个套路。

还有一个深层次原因,喜欢检查手写教案的学校,内心里充满了对一线老师的不信任。

今天的备课手段实在是已经很发达了。电子备课、网络备课、PPT等等,最不济也能从网上下载优质教案,经过自己的二次加工变成自己的东西,但是这些方法都有一个缺点,就是老师的劳动体现的不够充分,领导不容易把握你到底干了没有,干了多少,干的怎样。

基于这种对管理失控的恐惧,好多学校领导喜欢让老师写手写教案,打印的统统不要,只有手写才是你一笔一画的工作,其他的我看不见,等于没干。

其实不仅仅是手写教案,要求老师手写的多了。

读书笔记一万字,必须手写。

外出学习心得3000字,必须手写。

假期培训心得体3000字,必须手写。

每月的工作总结2000字,必须手写。

……

你知道在这样的学校里是有多么无奈,每天都在写写写,不管质量,不看效率,只要是手写的,就是好同志。于是,每次评比,教着三四个班的一线老师因为写的最潦草、字数不够倒数第一,而那些退居二线做着清闲工作的老师写的最好、最仔细因而获得学校表扬。你说你忙,领导可不管你有没有时间、忙不忙!

可是这又让辛苦教书的老师们做何感想呢?

手写教案的优缺点。

手写教案不是一点优点也没有,尤其是对新手教师来说,写教案是基本功,所以新手教师不但要写教案,最好还要写详案,有些东西是无法跳过的,跳过了必然根基不稳,对个人能力的提升会产生影响。

不过我们教育上也应该与时俱进,我们可以写在教案本上,更可以写成电子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经过自己的加工改造变成自己的东西,而且后几种方法更高效,更便于修 改和保存,尤其更利于以后的二次利用。而手写教案除了占地方、不利于保存,更重要的是二次利用率非常差,这样非常不利于一个教师对一节课的连续更新和升华改造。

手写教案的检查评比会让老师们更加注重书写的美观、得分的高低,至于能不能拿到课堂上去用 那就不管了。我就曾经因为上完课后在教案上进行了多次批注,导致教案不美观而得分很低。这是妥妥的把人往形式主义上逼啊!

手写教案已经沦为应付检查的工具,实际效用非常低,这是遭到绝大多数老师吐槽的根本原因。

结束语:我们常常说学校应该是最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地方,最应该百花齐放,最应该与时俱进;但是很多管理者却思想陈旧,把手写教案当成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当成是否好好干活的尺子和把柄,让老师们忙于低级重复的工作,疲于奔命间失却了最宝贵的活力和创造力。

对手写教案的态度,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你说呢?

手写教案好还是打印教案好

笔者是一名学校校长,三年前亲自安排打破了原来的手写教案的传统,实行了电子备课,现就两者的优缺点说说。

1、手抄备课阶段。从教多年,原来当教导主任时就对手抄备课心存反感,有些领导思想固化,备课以字数多少,字迹是否工整,节数是不是多,作为衡量老师常规工作的好坏,这样逼迫老师们变成了“誊写先生”。手抄教案,对于工作多年的老教师来说,实际作用有限,无非是将教学内容再抄一遍,熟悉下而已。有点变相浪费时间之嫌,假若将老师们从繁重的誊写任务中解放出来,用在钻研教材,仔细批改作业上,那样的效果会更好。

2、电子备课阶段。三年前,笔者到新的学校负责,实行全面电子备课,也得到了老师们的欢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觉实行电子备课将某些老师养懒了,电子备课本来是想将节约出来的时间用在钻研教材和批改上,但实际上大部分老师并没有用在这上面,很多年轻的老师哪怕没有教过的新教材也不钻研,网上下载教案,有的甚至不加修改,教学效率可想而知。现在我越来越怀疑当初实行电子备课是不是搞错了。

两种都有经历,通过反思,我觉得电子备课和抄写备课各有优点。手抄备课,能让教学设计经过脑袋想一想,能熟悉一下教材,但耗费时间和精力;电子备课,能节省时间,但对于部分不爱钻研,责任心不强的老师而言是一种放任,不利于他们迅速吃透教材,也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实行电子备课是势在必行。但笔者建议要小步慢跑,对于教学新手应该要求他们至少备一年手抄教案,并且要写详案;对于同一科目课程带过三年以上的老师,可以实行电子备课,也可以写简案。同时要实行惩罚和激励相结合的措施,促进电子备课健康有序推进。

对于农村教学点教师要求教几科就写几科教案并且必须手写,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教师手写教案既加深了教师对教材的掌握程度,便于更好的传授好学生知识,又对教师本人进行了约束。我们知道农村教师除了教书育人外还要种地,还有家长里短及各种应酬等等比城里教师多的杂务,这些严重影响着农村教师对工作的积极性。如果教师不写教案就会干完活到学校拿起书就上课。缺乏监督就会影响教学成绩。久之教师也就没有了教学积极性。所以在农村,教师还是写教案好,为防止电脑上下载教案,最好还是要求手写教案,因为就是抄袭别人也加深了印象,有百利而无一害。

同样的课程,有的老师教了一年又一年,需要不断重复写教案吗

在领导看来,写教案就像人吃饭一样,不论你吃了多少年饭,只要活着,就天天吃饭!只要你当教师,假设你能当100年,年年都教相同年级相同科,你就得写100遍教案,一年一遍!这也和农民种同样一丘田,年年耕耘一样。

不仅仅是要写教案,还有许多讲究呢?一、教案必须手写。二、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兹举一例。以前教案开头只要写“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即可。现在不行,必须“三围(维)式”“三点式”。三围(维)可不是胸围腰围臀围,而是这三维:教学目标包括的三维,先写上教学目标,再写“知识与技能”(分小项语123)再语“过程与方法”(分小项写123),再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小项写123),写了“三围(维)”后,就要写“三点”。这三点,也不“三点式”泳装。三点是“重点”“难点”“考点”(有的有基点,基础知识的基本点)。以前三行五行解决问题,现在洋洋洒洒一面满满。三、篇幅要保证。一个教案最短三个页码,只准多于此数,万万不可少。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