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旗是什么意思(如何看待国务院通知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全国下半旗志哀会对群众产生什么影响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如何看待国务院通知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全国下半旗志哀会对群众产生什么影响

如何看待国务院通知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全国下半旗志哀。会对群众产生什么影响?

国务院决定,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这个说影响,其实可能影响并不大。正常来说,这种对于群众最大的影响是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但是现在正是疫情防疫期间,公共娱乐活动也没有放开,所以对于群众的日常出行及生活未必会有实质性影响。

从全球的疫情发展来看,新冠病毒疫情所带来的危机远远超乎想象。广大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英勇奋战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为抗击疫情承担巨大的压力和风险,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关键人物。根据报道,李文亮等14名牺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人员也被评为首批烈士。通过这种全国性的仪式,能够让我们牢记这些用生命书写担当,用爱心守护家园的人员。

为何是“下半旗志哀”而非“下半旗致哀”呢你懂下半旗知识吗

2020年4月4日,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那么,为什么是“志哀”而不是“致哀”呢?下半旗又是什么意思呢?接下来给大家介绍相关的知识。

首先来看一下“志哀”和“致哀”两个词的解释:

从词意和用法上来看,两者有明显的区别:“志哀”是在定义一种行为,它所表明的是行为的意义;“致哀”则有致以的意思,属于一种具有明确指向对象的具体行为。

国务院决定“下半旗”,是为了表达我们对烈士们以及去世的患者的一种哀悼之情,是一种行为的意义所在,没有明确的对象,因此是“志哀”而不是“致哀”。

“下半旗”也叫做“降半旗”,它是公众表示哀悼的重要礼节。按照国旗法规定当天应当升国旗的场所、机构和单位均应下半旗志哀。

下半旗的时候,首先应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降至旗顶与杆顶之间的距离为旗杆全长的1/3处;降下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再降下。

下半旗属于一个国家行为,一般是在某些重要人士逝世或重大不幸事件、严重自然灾害发生时来表达全国人民的哀思和悼念。

在下半旗期间,全国各公开场合的国旗,驻国外的使、领馆的国旗均应下半旗表示志哀。

下半旗志哀的做法最早见出现在1612年。一天,英国船“哈兹·伊斯”号在探索北美北部通向太平洋的水道时,船长不幸逝世。

船员们为了表示对已故船长的敬意,将桅杆旗帜下降到离旗杆的顶端有一段距离的地方。

当船只驶进泰晤士河时,人们见它的桅杆上下着半旗,不知何意。一打听,原来是以此悼念死去的船长。

到17世纪下半叶,这种致哀方式流传到欧洲大陆上,遂为各国所采用 。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