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的后人现状如何?鲁迅弟弟周作人的文学造诣怎么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周作人的后人现状如何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史上有名的人物,说他有名,并不仅仅因为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教育史上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更因为他还是鲁迅的弟弟,周建人的哥哥。

周作人1885年生于浙江绍兴,留日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任教,五四时期还是《新青年》的主要作者之一,曾与郑振铎、许地山等发起“文学研究会”,并有不少散文、诗歌和译作传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翻译家和诗人。

抗战爆发后,时任北京大学教授的周作人附逆落水,当了汉奸。1949年后,新政府以出版社预支稿酬的方式将其养了起来,文革期间周作人受到冲击,1967年5月6日在八道湾寓所猝死。

周作人妻子是日本人,名叫羽太信子,夫妻育有三个孩子,一子两女。

长子周丰一原名周丰丸,1912年出生,1997年去世。周作人晚年一直与周丰一夫妇生活在一起,由周丰一和妻子张菼芳照料他的生活。

在周家后人中,周丰一的文学造诣最深,他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文字水平很高,可惜没有其父亲和伯父的文名。有人读过周丰一的散文,据说有知堂老人(周作人号)的味道。周丰一留下些一些著作,手头资料不全,大体上有《广岛的一家》《烙印》《美系日报》和《反抗这暴风雨》。周丰一是民主促进会成员,原在北京图书馆工作,与张菼芳育有三女二男,都是普通人,知名度很低。

周作人长女周静子生于1913年,1983年去世,享年70岁。丈夫杨永芳是西北大学数学系教授,早年去世。夫妻俩育有三子两女,也都是普通职员。

周作人次女周若子生于1914年,15岁时夭折,无后。

这就是周作人后人的大体情况。

鲁迅弟弟周作人的文学造诣怎么样

周作人成名比鲁迅更早,是新文学的开创者之一,也是当时那批作家中艺术创作成就最高者之一,其文学造诣可称一时无两。

首先,新文学运动初期创作荒芜

新文学运动初期只是在理念上有更新,但手法和技术上缺乏足够的积累,作者多是大学生,除了表达小情小绪之外,视野不广,题材不足,不过是用白话文进占古文中风月文章这么一小片领地。

图片说明:今天我们看《新青年》,能读的东西非常少,许多文章枪法凌乱、过于直白,完全不能视为艺术创作。

以白话文学初期的代表作家胡适为例,他的欣赏水平就很成问题,比如他不喜欢莎士比亚,且认为《红楼梦》不如《儒林外史》,受徐玉诺影响,又去推崇李渔,可见他根本就没形成比较成熟的审美体系,阅读量太小,体现在创作中,不过是古话新说,谈不上有艺术美。

图片说明:胡适先生是一位伟大的自由主义者,是一位开创者,但坦率说,他的审美水平让人不敢恭维,学问根底不牢,导致名实不副,这也是先生生前遭遇较多批评的一个重要原因。

胡适力挺的徐志摩出现要相对晚一点,徐志摩的优点是贯通中西,将英国诗歌的韵律融入到白话诗中,这就显得相对成熟一点。境界如何不提,至少作品是比较完整、有结构了。

今天再看《新青年》,其中创作水准整体偏低,也就是鲁迅、周作人的东西尚能一读。

其次,为什么周作人与鲁迅能领先时代

鲁迅在日本学医,第一年平均分也只有60多分,而学医会越来越难,越到后面,淘汰率越高,有日本学者专门考证了鲁迅看幻灯片一说,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鲁迅看到的那张幻灯片,而鲁迅提出幻灯片的说法,已是他离开仙台一年后的事了。

所以,不妨做这样的假设:鲁迅放弃学医,可能既有看到幻灯片,受刺激的因素,也有对学医前景不太有自信的因素。

图片说明:鲁迅(左二)在日本留学时的照片,此时的外号是“富士山”,因为他将头上盘着辫子的清国留学生称为“富士山”,所以大家反过来以此为外号,跟他开玩笑。鲁迅回国后,不得不配上假辫子,因此又得到一个外号,叫“假辫子”。

鲁迅离开仙台后,并不是马上转向文艺,而是观望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才选择文艺。

鲁迅、周作人在日本的好处在于他们没有专业,属于游学,二人又非常刻苦,特别是周作人,学会了德语、希腊语等,所以他们对世界文艺作品有比较广泛的涉猎,特别是鲁迅受到了俄罗斯文学的很大影响,俄罗斯小说是当时世界上公认最好的,取法乎上,自然是国内那些只有概念、没有阅读的创作者所无法比的。

图片说明:周作人在日本留学时,因为鲁迅脾气暴躁,曾当众殴打周作人,所以周作人的性格中有畏惧、胆怯的一面。回国后不久,他很快成名,却又生了一场大病,差点病死,整整休息了一年,在鲁迅的帮助下才痊愈,这更让周作人的性格转向消极。

周作人虽然也参与了东欧小说的翻译,但他涉猎更广泛,从修养、眼界来说,他胜过鲁迅,但从专精来说,不如鲁迅。

其三,周作人与鲁迅为何文坛地位这么高

鲁迅写小说,一炮走红,这就不必说了。

周作人成名更早,因为他眼界宽,所以扶持了很多作家,到相当时期,只要经过周作人认可的作家,不仅出版容易,且能迅速成名,所以周作人成为文坛当路之人,况且他有文学研究会、北大、《语丝》主编(《新青年》转向后,《语丝》与《新月》成为文青成功的不多的通路)的三重身份。

图片说明:《语丝》曾是无数文青心中的圣地,能在上面能发表文章,是个人成功的重要路径。

周作人本人擅长写小品文,当时中国文学虽开始引入西方小说,但在传统上,依然以诗歌、散文为尊,周作人的小品文继承了这个传统,自然被同时代的人所钦佩。

周作人也写过白话诗,但说实话,写的不算太好,和鲁迅一样,都有点放不下架子。

周作人的小品文恬淡、幽静,有一种特别的风度,直追明代风骨,非常有味道,但也有缺点:一是散文毕竟好写,二是过于追求淡味,有时比较松散、随意。

图片说明:作家高长虹,他与鲁迅曾合作了近一年,鲁迅对他极为信任,但后来鲁迅受霍邱帮的蛊惑,对高长虹产生了怀疑,加上高长虹又撰文攻击鲁迅,导致二人交情破裂。鲁迅对高长虹的转向长期感到困惑,霍邱帮作家便欺骗鲁迅说,高长虹看上了许广平。鲁迅在《飞天》的结尾还特意讽刺了一下高长虹。

鲁迅也很注意培养后人,他主要的舞台是《语丝》,后来又和高长虹搞了《莽原》,想另立门户,但没成功,更麻烦的是,高长虹与鲁迅身边的霍邱作家群(李霁野、台静农等,他们都是安徽霍邱人,因为懂英语,补足了鲁迅只懂日语、德语的短板,足以和新月派抗衡)产生了冲突,这个冲突最终搞得鲁迅很狼狈。

其四,周作人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一脉

中国现代文学一直是向西方学习,但也出现了低仿的问题,很多小说最终成了革命文学,只有口号,没有内容,失去了文学性。鲁迅虽然批评了这种倾向,但在左联的辖制下,他到后期也不是太明确地表达态度,最终也走上了为革命而艺术的道路。

而另一派为艺术而艺术,涌现出凌叔华等得到国际认可的作家,但整体上看,他们写作的民族性不够,基本就是外国小说的翻版。

倒是周作人主张的为人生而艺术得到比较大的发展,以后形成了京派,其中作家有废名、沈从文、李健吾、萧乾、林徽因等,沈从文还差点获得了诺奖,这种保持中国文化特有的抒情态度的文学,往往能打动世界。

图片说明:京派作家第二代掌门废名,他的创作极富个性,可惜因疾病等原因,创作量较少,他是周门四学士之一,周作人晚年对他十分关注。可惜以废名之怪、个性之强,怎么可能逃过特殊时代?他被当成牛鬼蛇神关在宿舍中,别人问里面有人吗,他回答说没人,别人奇怪,你不是人吗?他回答说,我是牛。

当然,周作人本人不写小说,他只是“作家中的作家”,他的主张最终开枝散叶,成为主流,这也说明他眼光独到、腹笥甚宽。

当然,周作人后来成了汉奸(对此仍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这是不能赞成的,但人与文最好分开来看,周作人的行为值得商榷,但他的文章是不错的,不读是个人的损失,可惜目前找不到全集。

怎样评价周作人《人的文学》

在学习现代文学史时,我对《人的文学》这篇文章印象很深刻,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周作人在这篇《人的文学》里,想要表达什么。

一、《人的文学》是什么?

在这篇文章的开头,周作人便给出了答案:作《人的文学》就是要提倡新文学。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