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7-09

本文目录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我国民族众多,多达56个民族,自然传统节日也不会少,下面就粗略的例举几个:
1、泼水节:是傣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时间为4月13日—4月16日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
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2、古尔邦节:是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时间是伊斯兰历12月10日。
古尔邦节是我国穆斯林的盛大节日。“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
3、灯杆节:是仡佬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正月初一日到正月十五日。
节日里仡佬族人家把许多灯笼用绳子拴好,挂到杆子上,接着围坐在杆下欢饮坛坛酒。除痛饮坛坛酒外,还在灯光下展开各种民族传统游戏。
4、鄂温克族米阔鲁节:是鄂温克族的丰收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五月廿二。
是鄂温克牧民最欢乐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他们统计当年产幼畜数量,庆贺丰收的日子——米阔鲁节。当天,人们拾马烙印、除坏齿、剪耳记、剪鬃尾;给羊割羊势等。上述生产活动结束后,人们互相拜访,举行宴饮、歌舞等活动,欢庆丰收。
5、会街节:是德宏一带阿昌族的宗教节日,时间为农历九月初十 。
节期5天,每天赶一个街子。会街节过去以求神保佑为主,现增加了群众娱乐,物资交流等内容。阿昌族会街节是户撒和腊撒地区的传统节日。过去多在农历九月中旬举行,一般持续5天左右,现在已改在国庆节前后的三天举行。
6、火把节:是云南少数民族(例如彝族、白族)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时间为农历的六月二十五,也有在六月二十四过节的。
传说在南诏时期,蒙舍诏皮逻阁想吞并其他五诏而密设松明楼于大理城西,然后以祭祀知名邀请五诏诏主赴宴。邓赕诏皮逻登的妻子白洁夫人聪明绝顶,早就猜到皮逻阁的阴谋而劝阻丈夫不要赴宴。结果皮逻登执意不听,被烧死在松明楼,白洁夫人根据她给丈夫带的铁镯而辨认出皮逻登的尸体。后来皮逻阁想霸占白洁夫人为妻,白洁夫人在为丈夫守孝一百天之后,跳入洱海自尽。当地民众为了纪念白洁夫人,把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定为火把节,流传至今。

各个族有什么传统节日

著名的有: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刀杆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哈尼族的扎勒特、藏族的酥油花灯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拉祜族的月亮节、苗族的花山节等等。
由于一些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出现相同的重大节日,如:古尔邦节 等。
蒙古族:蒙古族的年节,那达慕,马奶节,祭敖包等。
朝鲜族: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
傣族: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壮族:三月三歌会(祭龙节), 过小年(男人节又称喊魂节),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节,春节,陀螺节,花朝节 ,吃立节,蚂拐节(青蛙节)等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布朗族:厚南节,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怒族:春节又称盍司节;仙女节,祭谷神等
塔塔尔族:古尔邦节,“肉孜节”开斋节,圣纪节等
回族: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满族:节日与汉族相近,灯节,添仓节,锁龙,虫王节等
黎族: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
纳西族:人民的节日有许多与汉族相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纳西族也有火把节。
撒拉族:主要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
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独龙族:传统节日只有一个,人们称“卡雀哇”或“德里哇”,意为年节
藏族:转山会,采花节,藏族称新年为洛萨,萨噶达瓦节,女儿节,望果节,雪顿节,吉祥天母节
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
傈僳族: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传统的刀杆节
毛南族:春节放鸟飞、端午找草药。毛南族也过端午节,还有南瓜节、重阳节。
俄罗斯族:传统的民族节日主要与宗教信仰有关,每年公历的1月7日俄罗斯族均欢度圣诞节。纪念耶稣降生。
鄂伦春族:主要节日篝火节。
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
瑶族:盘王节、达努节等。耍歌堂节晒衣节、干巴节、月半节、祝著节等。
佤族:和汉族一样过春节。还有插种节、新米节。
仡佬族:祭山、吃新、过年,是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
鄂温克族:农历新年为主要节日。祭火神,米阔鲁节等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
白族:人民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 、拜日望等
畲族:主要过三月三和畲族畲族春节。
土族:传统的节日春节、端阳节与汉族相同。本民族的节日和庙会有旧历正月十四佑宁寺官经会,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等。
锡伯族:春节、端午节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节和西迁节
德昂族:有关门节和开门节,进洼(关门节),泼水节
彝族:年节,跳公节、插花节、火把节及二月八年节等。
土家族:以赶年,土牛毛,大王节。
达斡尔族:春节、中秋节等,大致与汉族的传统节日相同。
阿昌族: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
保安族:民族传统节日也都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
珞巴族:昂德林节
哈尼族:扎勒特,黄饭节,矻扎扎节,耶苦扎
拉祜族:统一的节日有五个,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和八月月圆节
仫佬族:几乎每1个月都有节日。有春节、二月春社日,牛生日、祭真武等。
普米族“大过年”、“大十五节”、“供岩洞”、“转山会”、“尝新节”等
基诺族:创世纪祖阿嫫尧白的纪念日
布依族:查白歌节,大年辰、布依族三月三、布依族四月八、六月六等。
哈萨克族: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和纳吾鲁孜节
水族:端节
羌族:羌历新年,羌语称“日羌节”
塔吉克族: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巴罗提节,亦称灯节等
京族:唱哈节
巴罗提节

各民族传统节日分别是什么

各民族传统节日分别是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阿昌族:火把节,苗族:苗年、春节、四月八、吃新节、龙船节、清明节。壮族:比较具有民族特点的节日有中元节、牛魂节。

布依族:传统的民族节日有过大年、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朝鲜族: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仲秋)五大节日,还有老人节、流头节等。

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人文哲学、天文星象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