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滕王阁序是千古美文,为什么我感觉不到他的美?美文不留人,自有美去处,这句话你如何看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都说滕王阁序是千古美文,为什么我感觉不到他的美

好的文章,都是可以让人百读不厌的。之所以能称为千古美文的,除了形式是的语言优美,音韵铿锵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方面,一是真情实感,二是内容丰富。也就是感情真挚,言简意丰。其中言简意丰一项,正是造成题主无感的原因。

《滕王阁序》开篇就说:“豫章古郡,洪都新府”。我们知道,滕王阁在江西南昌。汉代的时候,此地属豫章郡,郡府所在地,就在南昌。所以叫“豫章古郡”,到唐代的时候,豫章郡变成了“洪州府”,治所还在南昌。所以,南昌这个地方就是“豫章古郡,洪都新府”。简单的八个字中,既有地理知识,又有历史知识。如果不把这些历史知识搞明白,读起来就是囫囵吞枣。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翼与轸是天上的星宿,二十八宿之中的两个。古人把二十八宿与天下九州对应起来。江西属南方,翼轸两宿正好是南方七宿中的两个。这叫星空的分野。李白在《蜀道难》中有“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里“参”与“井”也是二十八宿之一。参是西方七宿之一,井是南方七宿之一。蜀地刚好在西南。这一些,是古代天文学知识。而天文与地理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地接衡庐”,就是说南昌这个地方与衡庐相接。这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我们只把前两句,十六个字拿出来说一下。就已经包含这么多内容了。后边的句子也差不多,几乎每一句中,都包含着历史、地理或是人文知识在内。这就是所谓的用典。有的时候,三五个字之中,包含着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故事在内。比如:“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就是一个典故。据《晋书 张华传》载,晋初,牛、斗二星之间常有紫气照射,据说是宝剑之精气,上冲于天。张华命人寻找,果然在丰城牢狱的地下,挖出龙泉、太阿二剑。后来,这对宝剑入水,化为双龙。丰城是江西属地,古代属豫章郡。所以,王勃所写的滕王阁序,不只写眼前之景,也有豫章郡洪州府的历史人文,都写到了。

后面的好多例子,我们就不一一分析了。正是因为文章的这种言简意丰的特点。使得文章的意思,远远超出文字表面的容量。我们之所以能够感受到文章之美,一个最起码的前提是,把意思先弄明白了。如果意思都不明白,美又从何说起。这就是一些人感觉不到它的美的原因。

高层次的文学艺术作品,其欣赏,都是有门槛的。越是高级的形式,其门槛越高。虽然我们常说雅俗共赏是文学的最高典范。就算是这样,俗赏和雅赏还是不同的。俗赏,既是所谓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读文章,理解意思,就是看门道的最低标准。

现代人读古文,许多人是很讨厌用典的。用典多了,会被人讥为掉书袋子。比如辛弃疾的词中,就有用典过多的批评。但是,用典有个很大的好处是,它可以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情感。

因此,感觉不到《滕王阁序》的美,是正常的。毕竟,这种大量用典的写作方式,现在已经不用了。如果喜欢这种方式。在读的时候,首先要把每一句的意思都弄懂了。再多读几遍。读的多了,就能感受到它的美了。而且,这种感觉,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一眼就能看出美的,未必能经得住仔细端详。《滕王阁序》的美,一定是那种越看越美的。

美文不留人,自有美去处,这句话你如何看待

“美文不留人,自有美去处”是《警世恒言》里“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这句话的巧用。

我认为这是美文领域创作者,在头条自媒体认证考验期的共同心声。既使我们美文创作者在xx上不能认证成功,平台不留创作发布,我们还会继续写美文,传播美文,欣赏美文的魅力。

美文领域虽然是平台的冷门,没有娱乐、八卦等文章流量大,阅读量高,可是,我们创作、发布美文不是为了收益。因为我们热爱美文,创作美文,传播美文,享受美文,所以我们对美文痴情不改。如屈原《涉江》里说的,“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我们创作的美文既使不能在头条上盛开,她也会在别处悄然绽放,展现她令人惊艳的美丽!




有哪些句子美到看一眼就无法忘记

有一些诗人所写的诗,写得美丽动人处,真的有看过读过才知美诗无法忘记啊。例如:

《长恨歌》~白居易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西施/咏苎萝山》~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上联:美文美女美心底,下联

睡梦中,写美文,想美女,还要美到心底去。哈哈哈,有乐趣,在做梦,睡中口里还哼哼:“美呀”!

老婆床边发小功,一个巴掌让你听,看看美梦醒不醒,快快回到现实中,明晚再做更好的梦,让你多吃三月饼。

上对:美文美女美心底,

下对:奇语奇哥奇意中。

就来两句顺口溜了,多对了几句,谢谢!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