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论文(如何实用并且有效的阅读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2023-07-06

如何实用并且有效的阅读研究论文

作为一个每天都要看至少1篇论文的人,或许,我还是蛮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

读论文是很痛苦的,特别是英文论文

从读研究生开始,我就读文献,到现在已经快10个年头了。但喜爱程度和年限,没有关系。即使如此,我现在看到英文文献,还是会头大。

因为每一篇文献都是全新的知识。论文不像书。两本书之间,可能会有一些内容、理念、观点是重复的。但论文,都会最新的。

没有任何一篇论文是重复的,他们都是这个领域里最前沿的内容,是“一手知识”。

所以,每次打开一篇论文,都是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你需要从头开始阅读。

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认为读论文的时候你要把握三点:

第一,学会看重点部分。

摘要、引言、结论以及数据,这些也是这篇文献里最有贡献的地方,是这篇论文的创新点和价值所在。

而至于它的文献综述,数据处理方法等,一般都是套路,是机械化的处理手段。

第二,学会做论文笔记

我的习惯是,按照几个重要的模块,将读过的论文里的内容,分类摘录下来,并做总结。

一方面,自己以后在写论文的时候,可以直接看笔记就好了。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分类方式,你可以发现,不同论文之间有哪些研究空白,你能够做什么研究。

第三,一定要写一篇文献综述

我们看论文,基本上都是看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也就是说,其实你也打算在这个领域,写一篇论文。这个时候,一篇文献综述就非常有必要了。

通过写一篇文献综述,你能够系统梳理你所看过的这些文献,这个领域的来龙去脉是怎么样的,不同论文之间研究的相互逻辑是怎么样的。

从而,让自己在这个研究领域里,建立起一个宏观的认识。

最后,做科研很辛苦。祝你,年年有Paper,篇篇是顶刊。也祝我自己一下~

我是千城,读完1000本书,走过1000座城。
欢迎【关注】我,一起拼命努力,实现加速崛起!

如何有效率的阅读论文

  学术圈中对大牛导师的传说,有一个共同点,这些大牛们都是过目不忘的“神仙”。当学生对自己的研究问题还一脸懵逼的时候,导师们早就不假思索地给出了文献名称和出处。对于这些牛人们,知网恐怕就是个摆设。怎么做到这一点?学会写文献阅读笔记,是个起点。

  学术阅读还是阅读

  读文献是学术研究的基本功。不过,只有形成一定积累,读过的文献才有价值。用稍微学究气一点的话来说,文献阅读存在一个“规模效应”——到了一定规模,才能发挥作用。

  试想一下,面对某个现象,别人可能还在茫然于研究问题如何表述的时候,你仗着读过相关的文献,一下子就能提炼出合适的概念、理清现象间的逻辑结构。一句话,就是能快人一步。

  要知道,如果想在学术圈中谋生,论文写作上能快人一步是非常关键的。

  记忆的先天优势固然有,不过,更多时候,阅读文献、并记住文献考验的是阅读技巧。这个阅读技巧,除了一些学术文献特定的一些套路外,还包括了一些通用的阅读技巧,这在近几年来涌现出的“阅读学”中谈论较多。

  应该说,阅读学的出现对应了我们社会中的一个基本事实,相对于人类历史上其他时代来说,现在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或者更直接一点说,我们每天需要“阅读”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一直很怀疑如今不时冒出来的,有关国民阅读量的调研报告。事实上,随着识字率的普及,阅读能力的提升拓展了人们的阅读范围,而承载信息的载体越来越多元,阅读这一行为就有点像人的自主呼吸,随时随地地阅读实际上是有点难测量的嗯,而这也是这些阅读报告中所忽视的一点,通过强调主动阅读,对于某些被动阅读中获取地知识是有所轻视地。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些“阅读学”确实总结了不少关于提高阅读效率的“窍门”。

  学会输出,阅读才高效

  其实,如果要问那些学术大牛怎么才能做到对文献过目不忘。有一条是绕不过的,就是靠“写”。

  一般的大牛是靠写文献综述,顶级的大牛则能把文献综述写出理论探讨,有可能就直接成为学科领域中的奠基性理论作品。

  不过,在这里,个人总结了一些不用写文献综述,也能整理好文献的几条笔记方法。

  学会列文献阅读表

  之前的公号文章中已经提及了,可以通过列表的方式来整理文献,基本涵盖的内容包括两部分:基本信息部分+批判性阅读部分。

  基本信息包括了文献的出处、作者、研究问题、核心概念等。

  批判性阅读包括了核心概念的文献来源,文中出现的文献引述、评价,下一步研究的拓展等。

  学会写文献阅读札记

  好的阅读札记虽然可能达不到像文献综述一样的发表层次,但是,同样是带着某些问题来汇总信息的。 在这里,小编推荐郑也夫的《阅读生物学札记》。以其中的第一篇《阅读生物学的意义》为例,郑也夫围绕了一个问题“为何社会学研究者要去学习生物学知识”综合了不少文献。可以说,这就是一篇学术札记的范本。 对于阅读札记而言,重要的是按照一定的逻辑方式,集中对某些领域的问题进行统一归纳。在这里,作为文献综述基础的批判性可以稍稍减弱,而更多则是对既有文献的“复述”,也就是不少导师曾说过的,要先学会“照着说”,再学会“接着说”。

  学会随手划和批注

  曾经也有不少老师们会抱怨,电子阅读普及后,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在电子化的各类文献上写写画画。不过,现在各类软件、硬件已经基本解决这个问题了。 其实,在论文、文献还是以纸质版为主的时候,随手划和批注就是阅读文献的一个好方法。有时阅读文献也还是需要一些灵光一闪的,尤其是这种灵光一闪可能就是自己写作下一篇论文的起点。批注和随手划可以帮助我们在使用这篇文献时可以节约大量时间。

  语言不过关被拒?美辑编译-sci论文一站式服务!

如何做论文的读书笔记

质量一般的论文就不要做笔记了,写的很好的论文当然要做笔记。自己以前就知道的不要做笔记,自己不知道的记一下。。。等等。。。也就是说,记笔记要有原则,你的原则是什么,你自己知道,就想我刚刚举的这几个例子,lz可以自己想想自己的笔记原则,以这个原则记笔记就不会错了。

当然,你的原则是建立在你的目的之上,你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还是为了更好地做科研,还是为了其他什么。

另外,用电子版截图做出word、PPT等也是不错的办法,这样能节约时间。

最后推荐一下记论文笔记的方法,这个方法是用PPT记的笔记:

按照作者名、论文来源、论文编号、论文来源数据库、摘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模型、结论等几个方面来归纳记一篇论文比较好。

这样不仅能从比较看到论文全貌 ,而且抓住了核心问题,各个点不必太详细,精简概要即可。之后看笔记,可以根据记的再去找相关内容。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