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的功劳是否比得上萧何、张良和韩信如果比得上,为何刘邦没将他列入汉初三杰刘邦对陈平是什么心理?萧何也知道赵括的“纸上谈兵”,为何就那么肯定韩信是真材实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陈平的功劳是否比得上萧何、张良和韩信如果比得上,为何刘邦没将他列入汉初三杰刘邦对陈平是什么心理

汉高祖刘邦病重时,就找来吕后安排后事。吕后问他,百年之后,要是萧相国死了,谁可以接替他?汉高祖说:可以让曹参接替。吕后又问:曹参之后呢?高祖说:王陵可以接替。不过王陵有点直,可以叫陈平帮助他。陈平有足够的智谋,但是不能独挡一面。……

刘邦登基后,曾自豪的说他会用人,一生用了汉之“三杰”,萧何,张良,韩信,才有了大汉朝的建立。对陈平,刘邦临死前的遗嘱也算是终生的评价。

陈平贪财好色,刘邦很清楚,关键时刻陈平也立功不少。比如荥阳时,刘邦被围,眼看着要失败,陈平献计,让纪信假扮刘邦,带千余名美女出城,假意投降项羽。项羽大军听说刘邦出城投降,自然都来看,放松了警惕。陈平和刘邦趁机从另外的城门逃跑了。

之前,陈平给刘邦要重金,离间项羽与范增的关系,项羽果然不听范增的计谋,范增离开项羽。这也是刘邦有了够翻盘的机会。

陈平还有一计立功,是刘邦被围白登山时,大军已经被围七天,内无粮草,外无救兵。陈平献计找到冒顿单于的新婚妻子阏氏,告诉她汉朝将献美女给冒顿,并让其看了画像。如若阏氏能说服冒顿退兵,这个美女就不再送来。阏氏果然规劝冒顿,第二天就退兵了。

白登之围,陈平的计策显得有些牵强,或许还有更多的条件,但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陈平的功劳不小,却不能与刘邦说的汉之“三杰”相比。

萧何也知道赵括的“纸上谈兵”,为何就那么肯定韩信是真材实料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从自身出发谈谈个人的一点浅见。去年我老婆做个小手术,住院期间我陪护了一个星期,她的一位病友和她处的不错,于是我就和她病友的老公攀谈起来,得知其西安交大硕士毕业,目前在华为工作,方向是智能制造,属于西北地区负责人之一。

我自认为从小就喜欢历史,还算是积累了一些历史知识,但和人家交流后才发现人最重要的能力不是积累而是变通,当你达到了某方面的专家级别后,你就拥有的一种能力,可以迅速在任何领域达到精通的能力,因为这个能力是可以复用的。他提到了很多观点,对于我而言都有很大的启发,让我真正有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认知这个东西,可以让不同专业领域的人达成共识,萧何是搞后勤的高手,却不会排兵布阵,韩信是杰出的军事家,却不是好的治粟都尉,但这不影响他们之间达成共识。记得有部武侠小说提出的观点:“绝世高手的共通境界”,我想指的就是共识吧。

萧何对韩信的考察,主要是通过两个人的交谈,而韩信对萧何所说的话,自然和对刘邦时所说的不同,就像他可以用“大王要争天下,怎么能杀害我这样有用的人!”可以说服夏侯婴,但对萧何却并不适用一样。对于萧何这样的人,韩信要从其熟悉的领域入手,而且韩信不是空谈而是实干,你认为韩信认真起来,难道做不好治粟都尉的分内之事吗?况且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就是军事的一部分,因此韩信这个治粟都尉不仅称职而且优秀,让萧何不得不刮目相看。韩信在萧何面前表现出来的不是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而是非凡的统筹调度能力。

同样在刘邦接见韩信的时候,韩信把自己的战略分析能力体现的淋漓尽致,因为刘邦缺少对抗项羽并战而胜之的信心。于是韩信就从这里入手,分析了项羽的弱点和刘邦的长处,让刘邦坚定了兵进三秦和项羽争天下的决心,这才是最重要的。能够让夏侯婴、萧何、刘邦都认可自己的价值,这就是韩信具备通识的明证,这也是他能够被夏侯婴、萧何推荐,最后被刘邦重用的根本原因,他可不仅仅是“纸上谈兵”那么简单。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萧何献计杀死韩信后,世人为何都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我萧何计杀韩信,终不负天下苍生!”这是萧何向吕后献计杀死韩信之后,流着泪水说出的一句话。

在有的人看来,萧何计杀韩信的做法让人不耻,认为他是个十足的“伪君子”。而有的人却认为萧何计杀韩信是一种无奈之举。正如他所言的那样,计杀自己的“好友”,萧何终究是为了天下苍生着想。不过,说到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无论如何都是一个足以引起热议的话题。

韩信弃楚投汉之后,得到萧何的力荐成为了刘邦座下的破楚大将军。也就是在这个舞台上,韩信充分施展出了自己的军事才华,立下了不世功勋,成就了王侯之业。然而,后来吕后欲除韩信而无计可施时,萧何又献计助吕后除去了韩信。

因韩信的成功和失败都跟萧何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后人都对其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进行评价,时至今日,这个成语已然成为人们的口头禅。

那么,这句口头禅当中的“成也萧何”是否真的说得过去呢?

事实上,尽管韩信是因为其强大的军事才能才能一路“出将入相”,但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受到了萧何的赏识。

一、“成也萧何”

萧何与刘邦两人是同乡,因私交甚密,加上他经常帮助刘邦的缘故,使得他深受刘邦的信任。在刘邦起兵攻打三秦时候,令萧何固守汉中,足以见两人关系非同一般。也正是如此亲密的关系,萧何在刘邦面前才能说得上话。

而韩信呢,一开始则是一个落魄的子弟,因为没有门路的缘故无法踏入仕途。在项梁起义之后,韩信起了心思打算去投奔对方。结果,虽然成功找到了出路,但是并不受项梁重用。因自恃才华高绝的缘故,韩信愤而弃楚投汉。

韩信成为一名治粟都尉时,萧何开始与韩信进行接触。通过一番交流之后,萧何就发现韩信此人有将帅之才。于是,对韩信格外欣赏的他多次在刘邦面前进行举荐。奈何刘邦一开始死活不肯重用韩信,韩信听闻之后,一怒而奔走。

最后,萧何在刘邦面前说韩信此人当真是国士无双,还说刘邦若是欲取天下,非韩信此人再无能与之成就大事的人了。经过一番口舌之后,刘邦终于同意重用韩信,并且封其为大将军。正是因为得到这个舞台,韩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大将,更是帮刘邦立下不世功勋。

从这一点来讲,韩信能够官拜大将军,能够一展所长,无论如何都是离不开萧何的举荐的。也就是说,“成也萧何”说得真的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那么,“成也萧何”的下一句,“败也萧何”是否能说得过去呢?

实际上,尽管韩信的败亡主因并非是萧何,但因萧何献计欺骗了韩信的缘故,使得韩信迅速败亡了。

二、“败也萧何”

从史料记载中的事迹可以看出,韩信败亡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并不是说萧何反复无常,简单的献计之后就杀了韩信。其败亡的主要原因跟刘邦诛杀功臣有直接的关系,更是跟他自己有逆反之心有重要的关系。

韩信的军事才华在当时可谓是声名极盛,在楚汉相争的战争年代,他的军事才能得到极大发挥。将兵多多益善的韩信在战场上可谓是如鱼得水。屡立战功的他根本无人能与之相比。也正因如此,韩信成为了刘邦手下的一大重臣。

然而,随着战争形势发生变化之后,这种情况就开始改变了。韩信因出色的军事才能而被委任重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韩信的军事势力越来越大。

名义上,韩信是刘邦手下的臣子,要受到刘邦的节制,但他在军中的威望已然“如日中天”,甚至他本身就已经成为了另外一个项羽了。

下齐之后,韩信据势要挟刘邦封自己为假齐王,如此明目张胆的行为实在是让刘邦心境乱跳。后来刘邦并未如韩信所愿,反而借着伪游云梦擒下韩信之后,将其兵权削弱,封其为淮阴侯。

至此,韩信应该能够感受到刘邦的决心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