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在二战中,普通的防御工事,比如炮楼,一般都是靠什么口径型号的火炮摧毁的?股票中的“伞兵坑”是什么意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请问在二战中,普通的防御工事,比如炮楼,一般都是靠什么口径型号的火炮摧毁的

谢谢邀请。

首先要纠正题主的一个说法,二战中,炮楼并不是什么普通防御工事,而是在中国战场,中国军队普遍火力不足、没什么重火器的情况下,日军才敢于大修炮楼的。事实上,作为防御工事来说,炮楼是很不合格的,因为太高、目标明显,同时又大都由砖石砌成,别说大口径火炮,普通的中口径火炮都一打一个准。

二战中,真正靠谱的防御工事分为野战工事、半永备工事和永备工事。不同的工事都有不同的抗弹标准。比如,野战工事中的单兵掩蔽部一般仅仅能抵挡步枪子弹。苏联野战工事中,有顶棚的机枪体侧面墙壁用的是500px直径的木桩,顶部是375px直径的木桩。顶部有125px厚的一层防水黏土和750px厚的沙土。墙壁用木板加固,木板用木条固定。这种掩体一般能挡住步机枪射击和火炮弹片,小口径迫击炮直接命中也打不动。但大口径火炮的炮弹如果直接命中,那是肯定扛不住的。

永备工事的防御能力就更强大了。大名鼎鼎的马奇诺防线中,最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的顶盖和墙壁厚度达3.5米,装甲塔堡的装甲厚度达300毫米,均能抗住两发420毫米臼炮炮弹的直接命中。要摧毁这样的工事,很多时候就不是靠火炮直接轰了,而是用爆破、火焰喷射器、轰炸等多种方式来进攻。T

股票中的“伞兵坑”是什么意思

以前兵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在战场上炮弹炸在地上会留下一个坑,散兵为躲避炮弹往往会躲在已经炸好的坑里,因为炮弹炸在同一个坑里的几率实在太小太小,这样的坑我们叫做散兵坑,当然对单兵起防护作用的环型防护工事我们也会称为散兵坑

在股市实战中通常是很难区别主力在洗盘还是出货,抛早了走了一条大鱼,抛晚了又后悔莫及,恰恰是因为有此区别,才有了种种看盘技巧。当然能够及时发现主力在洗盘是最好的,不过退一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不错,因为在刻意制造的空头陷阱构筑之后往往也容易成为个股介入的好时机,这就是千金难买价散兵坑。

注意事项

1、股价要处于慢牛趋势初期或中期时,最好已有10%以上的涨幅,说明了上涨趋势已初步确立; 2、股价突然间无量下挫,止跌位置相对于股价的绝对涨幅不能超过50%,最好在0.382黄金分割回吐位之内,如比例过高,向上的爆发力往往会减弱;   

3、在短时间内又有能力恢复到原有的上升趋势中,最好在1周内完成,否则时间过长,价散兵坑的爆发力往往会减弱;   

4、在股价回升时候,成交量应该有所放大,快速的回升往往预示着爆发力强大;   

5、重返上升趋势之际,就是介入的绝佳时机。

20世纪两军交战, 通常都会挖战壕, 但如今现代战争战壕还有用吗

战争何曾让战壕走开,只是功能上显得不如过去那么有用罢了,而且现代战场要么是低技术战争,要么是大国大小国的高压战争,很难让战壕轻易再现狰狞。说白了,仗没打到那份儿上,最爱露脸的美军又是出了名的不爱挖壕,所以给人以战壕无用的错觉。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战壕最鼎盛的年代,由于机械化机动作战还没有出现,机关枪、火炮将士兵牢牢压制在地面。为了生存,便诞生了不断往下掘地的战法。人们通过修筑壕沟工事稳固己方阵地,继而通过对工事的渗透和破坏甚至连通敌方的壕沟来作战。

战壕在这段历史中拥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堑壕,任何一支军队都无法在炮火与低机动环境中作战。反之,构筑得足够巧妙的堑壕能够有效降低己方损失,并给予敌方严重的杀伤。

上图.一战战壕里的德军。

但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堑壕战就再也行不通了。一大批军事专家很敏锐的发现了装甲作战的奥秘:通过对装甲力量的集中化运用,以及通过机械化对部队进行武装,一支拥有足够突破能力,推进速度足够快的钢铁大军,可以很轻松的让对方的堑壕成为无用之物,哪怕你用钢筋混凝土做成永备工事也一样。

所以这个年代堑壕战很快失去了市场,人们即便组织防御,也会采用更加机动化的方式来搭配工事群防守。比如一支侧翼出现的突击炮群,对敌军攻势的瓦解超过任何层层布防的正面工事。

但是战壕在二战还是相当重要的,这个年代虽然已经展开了大规模机械化作战,战场的运行速度也比一战有了天壤之别,但毕竟人们仍然在依靠普通炮火及轻武器作战,战壕、散兵坑、暗堡、防炮洞这些仍然是军队的标配。只要一有功夫,军人们便需要为自己的阵地构筑战壕和一概工事,以支持自己进行更长时间的战斗。

保护自己,消灭敌人,论持久战的思维放在阵地战上也是一样。战壕正是符合这一哲学思想的产物。

现代战争时期,战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部队跑的更快了。现代战场上,一支不会运动的部队唯有等死而已。在信息化的支持下,军队的分与合变成了更有机的整体,编成的搭配与协作也更加迅速而紧密。

信息化时代的战争玩的都是远程投送与战略消耗,枪、炮这些东西都只能算是小意思,越高层次的战争,越不依靠轻武器杀伤。不可能再玩修个几排战壕,等敌方集结兵马、炮火准备,然后冲击而来的流程化战斗。

谁也不会再有刨个沟,拍上土,然后躲在里面数12345的好事儿。等你大战壕修起之时,只怕就是对方温压弹灭口之日,何况你也没功夫修。

那么难道现在战场就一点战壕都不用了?那当然也是不可能,连英国人都不学美国人那一套。战壕不挖深,只是没碰到厉害的敌人罢了,如果火力攻击能力是对等的,美军还敢作死么?

这世界上任何能保存自己的战法都有其存在的道理,战壕在隐蔽自身、杀伤敌人方面是有效的,那么它就会被继续使用。

现代的战壕的使用更活泛,也更考验战争双方的水准。尤其是两边打成胶着时,战壕便马上会取代天花乱坠的现代武器、战法,重新回到阵地上来。比如反坦克壕,沟挖的足够深,坦克都没辙。偏偏美军在伊拉克宁可修高墙,也没挖几道防汽车炸弹的反坦克壕。

上图是去年乌克兰因为刻赤海峡问题,让士兵在亚速海沿岸挖掘的战壕,他们希望依托战壕,遏制住俄军有可能进行的登陆。对付人员渗透方面,这些战壕能起到很好的“钉子”作用。

上图是2015年,波罗申科在顿涅茨克前线视察战壕的修筑情况,现代战壕比起二战的那些木条打围的泥巴坑,多了复合材料进行缓震吸收冲击,有机械的帮助也远比过去快的多。幸亏乌克兰的对手并没有动用诸多大杀器。

2014年卢甘斯克民兵营的士兵们在挖掘自己的战壕,这边被伪装架构了一个机枪阵地,或许它可以在关键时刻充当交叉火力给对手带来一通收割。

另一处架在桥头的机枪阵地,它将监控并承担封闭对方武装人员从桥对面突击的重任。许多战争并不会打成战斗机、坦克、导弹汹涌澎湃的场面,普通的局部冲突还得依靠轻武器战斗。

黎以冲突中的以色列军阵地,一队国防军士兵通过山顶的壕沟严密监控敌方动向。在对手不具备制空权的情况下,山顶的战壕工事是很好的区域控制点。

叙利亚街道中修筑的战壕,它们与城市街巷构成了巷战防御体系,当年斯大林格勒与这一模一样。通过巷战壕沟,士兵们可以快速的形成增援,或者直接构成阻击阵地,亦可以通过战壕快速的撤退。如果敌方舍不得炸掉它,那么双方便可以围绕这里进行残酷的绞杀。

2018年,美军第四步兵团在德国格拉芬沃尔进行军事演习。演练核心是“丛林堑壕争夺战”,士兵们需要杀进敌方在丛林中建立的堑壕体系,攻破并清缴其中的残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