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发生过的,最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你觉得是哪一件?兰陵笑笑生为什么写《金瓶梅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历史上发生过的,最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你觉得是哪一件

刚在史书上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东西:

汉昭帝年间,泰山上有块石头突然立了起来,而在皇家的上林苑里,有一棵原本枯死的柳树突然复活了,还有虫子在上面啃出了一行字:公孙病已立。

有一个鲁国人突然好死不死的上书,说:大石自己站立,枯倒柳树复起,当有一位平民百姓成为天子。枯树复活,是不是预示着以前被废黜的公孙氏家族应当复兴呢?汉天子为帝尧的后代,有将国家传给别人的命运,应当访求贤明的人,将帝位禅让给他,自己退下,做一个拥有一百里封地的列侯,以顺应天命。

这……这不是找死吗?你劝皇帝让位,做一个百里的侯,然后把帝位让出去。

这是什么脑回路。这位仁兄不用说被处死了。

奇怪的是,上林苑是皇家园林,谁跑到里面刻了字呢?

而到了后面汉宣帝继位,大家才发现,所谓的公孙病已就是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

而在之前,还发生过一件诡异的事情,一个人坐着黄牛车来到未央宫的北门,宣称自己是汉武帝的卫太子也就是刘病已的爷爷刘据。

刘据因为陷入巫蛊之祸被杀死。

这个人说自己就是刘据。这也不敢问啊,赶紧奏闻朝廷。汉昭帝一听还是紧急的,这是正宗太子啊,于是下诏书命三公、九卿、将军、中二千石官等一同前往辨认。

当时长安城中的普通官吏和百姓前去围观的达数万人。

结果前往辨认的丞相、御史、中二千石官等看了以后,谁也不敢发言。因为长得太像了。

这时候京兆尹隽不疑赶到,命手下官吏将该男子逮捕。

有人就说:“万一真是前太子呢!”

隽不疑说:“各位又何必怕他是卫太子!春秋时期,卫国太子卫蒯聩因违抗卫灵公之命出逃,后其子卫辄继位,拒不接纳其父回国,此事得到《春秋》的肯定。卫太子得罪了先帝,逃亡在外,当时没死,如今自己又回来了,也是国家的罪人。”

于是将该男子押送到诏狱。

汉昭帝与大将军霍光听说后,松了一口气,大为称赞隽不疑:“公卿大臣就应当由这种精通经典、明白大义的人来担任。”

后来,后经廷尉审讯核问那个人, 发现自称卫太子的人本是夏阳人,姓成,名方遂,住在湖县,以占卜为职业。

卫太子的一位侍从曾经请他占卜,并对他说:“您的身材相貌都很像卫太子。”成方遂听到此言之后颇为动心,希望借此取得富贵。

成方遂最后被定以诬罔不道之罪,腰斩。

宣帝年幼,大政为霍光所持,这种诡异的事情,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暗中操纵中?

兰陵笑笑生为什么写《金瓶梅》

我们知道,《红楼梦》脱胎于《金瓶梅》,所以这个问题,也可以参照《红楼梦》,来那么一问:曹雪芹为什么写《红楼梦》。这在《红楼梦》开篇之前,有所透露,可见端倪。

第一回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虽将真事隐去,不过是将真名隐去罢了,事还是真事,人却是张三成李四、王五变赵六而已。而归根结底,所讲述的,虽然“满纸荒唐言”,却是“一把辛酸泪”,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如果没有这一点刻骨的经历,是无论如何写不出那种深情的。

倘若《红楼梦》真是曹雪芹的自身经历所述的话,那么,《金瓶梅》是否又是兰陵笑笑生的亲身经历、刻骨感受呢?我们也可以与《红楼梦》作一番对比。我觉得,从作品写作的群体和对象而言,《红楼梦》属于贵族小说,而《金瓶梅》属于典型的市井小说,而且,都是此类小说的中国之最,不但前无古人,也很可能后无来者了,二者的巅峰位置,恐无其他作品可取代。

曹雪芹因为伤时感世,因为人生的遭际而在痛苦之中,洒辛酸之泪,写人生的经历和家族的兴衰,最后到个人的悲欢离合,既写家族、历史,又写单体、个人。因为个人的痛苦无处发泄,所以发泄于笔端。

其实,任何伟大的作品,都是作者的郁闷无处发泄时寻找的一个发泄的出口,兰陵笑笑生写《金瓶梅词话》应该也是如此。兰陵笑笑生何许人也?欣欣子作《金瓶梅词话序》说:“窃谓兰陵笑笑生作《金瓶梅传》,寄意于时俗,盖有谓也。人有七情,忧郁为甚。上智之士,与化俱生,雾散而冰裂,是故不必言矣。次焉者,亦知以理自排,不使为累。惟下焉者既不出了于心胸,又无诗书道腆可以拨遣。然则不致于坐病者几希。吾友笑笑生为此,爱罄平日所蕴者,著斯传,凡一百回。”这就说得很明白了,内心有忧郁为甚,憋闷得要死,不得不发。

序文还说:“合天时者,远则子孙悠久,近则安享终身;逆天时者,身名催丧,祸不旋踵。人之处世,虽不出乎世运代谢,然不经凶祸,不蒙耻辱者,亦幸矣。吾故曰:笑笑生作此传者,盖有所谓也。”

这分明在暗示,兰陵笑笑生曾历经凶祸,蒙受奇耻大辱,遂用蘸血之笔,作小说以为宣泄。所以,兰陵笑笑生作《金瓶梅》,也同曹雪芹一样,经历过痛苦的经历,经历过残酷的折磨,经历过人生大痛,最后无处发泄,只能将一腔悲愤,付诸笔端,遂写下这千古奇书《金瓶梅》。

读《金瓶梅》,有两点我们一看就明白。一是《金瓶梅》虽然借《水浒传》武松打虎、潘金莲与西门庆偷情为开篇故事,但实际上后面所写的事,都是明朝的事,而不是宋朝的事,无论市井经济,民俗民情,都是明朝的市井状况,连人物的官职,都是明朝所特有而非宋朝的官职;

二是作者一定是一个在职官员或解职官员,因为从他的描述来看,他对明朝官场真是太熟悉了,不仅熟悉官场的名称,熟悉官场的运作,更熟悉如何买官卖官,如何玩转官场,他将官员与地方豪强如鱼得水的互相勾结、互相利用写得入骨三分,他如此熟悉官场,必是此中人物。

一个受过打击的官员,一个受过打击的文人,对世态炎凉洞若观火,便自然抒发出一段人世间的拍案惊奇来!

中央戏剧学院2001级表演系都有谁

中戏2001级表演系本科:

1班:张歆艺、郑晓东、严昆、刘洋、史妍、花骏纶、吕夏、陈洁、曹艳、母丹、王倬、张进、廖伟、王靖云

2班:牛萌萌、尚于博、李艳冰、商蓉、陈睿、王泷正、曲栅栅、周知、柳小海

古今中外你认为发生过的最奇葩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原本是叶飞兵团29军85师253的团政委,登陆金门后负伤被俘。隐姓埋名考取国民党军校,从少尉升至国防部保密局上校军官,并多次试图通过香港与大陆情报机关取得联系。三十二年后的1981年,被同乡告发被捕,后被蒋经国下令以匪谍罪处决,可称为现代版的身在曹营心在汉。

这个人名叫陈利华,广东梅州人,生于1920年,不但才华横溢,而且相貌堂堂。是解放军中级军官中的佼佼者。

在他被俘伤愈之后,得知自己解放军团政委的身份并没有暴露,并且被编入了国民党的军队,因为自己的才华而得到了上级的赏识,官职也是越来越高。这一潜伏就是32年。

这个时候的陈利华,虽然成为了国民党的军人,但是他的内心始终属于人民,属于解放军。因此,他利用自己的身份,收集了很多国军的内部信息,只是苦于没有法子送回大陆。与此同时,他认识了自己的同乡陈瑞林,陈瑞林只是普通战士,由于当年同时登岛同时被俘,再加上又是老乡,所以两个人私下里的感情非常地好。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然而此时的陈瑞林早已经改变了当初的誓言,只剩下无比的贪婪,他无耻地背叛了革命。

因此,当陈利华找到陈瑞林时,陈瑞林非但没有跟他结成统一战线,反而利用陈利华的身份多次进行勒索。在陈利华退休之后,陈瑞林还经常去找他要钱要东西,最后一次是在1981年。这一次陈利华没有满足陈瑞林的胃口,恼羞成怒的陈瑞林马上跑去当局揭发了陈利华的真实身份。随后不久,陈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