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中国国内共有550万陆军!抗美援朝为何只动用了不到一半
发布时间: 2023-07-11

上世纪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战争,尽管中朝军队最后取得胜利,迫使联合国军签字停战,但就战争背景和进程而言,中国面对强悍的对手美国,着实承受了近代以来最大的战争压力。1950年中期中国国内共有陆军兵员约550万人,但五十年代派往朝鲜战场上的官兵总数为240万人左右,占比仅为43%。既然当年的战争压力这么大,为何我国还有大量部队没出动呢?

首先,中国的550万兵员,并不都在一个军事水准线上。派往朝鲜的部队,尤其是先期入朝部队都是精锐中的精锐。1950年12月前入朝的部队,绝大多数来自战力最强的四野和三野。即便是后来进入轮战时期,也都是将原各野战军的精锐部队派上前线,而不是一股脑地把几个野战军成建制地都送到朝鲜参战。众所周知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兵员得到极大补充,从127万人逐渐上升到550万,其中原国民党军投诚和被俘的士兵占了7成以上,这些官兵的作战素质和思想状况都有一个塑造过程,并不是每一个军、每一个师都能达到四野主力部队的军事水准,盲目派往朝鲜未必能取得好的作战效果。

其次,不管对手多强,作战兵员并非投入的越多越好,而要结合实际战场形势。中国在3年期间的兵员总投放量超过200万人,就朝鲜半岛的狭小面积和地形而言,已经是兵力极限了。我们的对手联合国军加上韩军,一共只投入了100多万兵力。曾经有一种可能性,中国会大大增加出兵数,那就是麦克阿瑟提出“第二次登陆计划”时,由于中国军队参战且导致联合国军频频受制,无法向北突破三八线,麦克阿瑟深感志愿军战力不俗,一度向杜鲁门提出在朝鲜半岛北部东西岸同时登陆,相当于仁川登陆的加强版,以直接攻击并毁灭志愿军后方。这一方案未获得批准,而一旦美军这一增兵计划真的实施,中国当年的大幅度增兵也是可以预见的。

最后,除了朝鲜战场,50年代我们的侧后方有隐患。由于49年金门战役作战失败,解放台湾的任务不得不延迟,到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我军第三野战军仍然布置数十万兵力于福建浙江一线。不要小瞧国民党军的残存实力,到1950年中期国民党军尚有近70万作战部队,海空军实力更是强于同时期的我军部队。事实上1950年9月美军仁川登陆后,台湾当局明确提出派精锐第52军支援作战,加入联合国军一同打击志愿军部队,并借机攻入中国东北,只是最后未能成行。所以基于侧后威胁的因素,五十年代我军国内兵员虽多,却需要分兵留守,而不是一味送上朝鲜前线。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