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民间有哪些独特的过年习俗
发布时间: 2023-07-11

百节“年”为首,从中可以看出“年”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地位有多高。其实“年”之所以如此推崇,也是因为其历久弥新,具备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可追溯至上古时代的“祈岁祭祀”。

上古时代,人们在万象更新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驱邪攘灾、祈岁纳福。到了秦汉时期,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逐步建立起来,我国一些重要年节的习俗也在秦汉时期基本定型。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一定要详细区分的话,过年节日的形成时期,实际上倾向于汉代。毕竟汉代社会较为稳定、经济日趋繁荣的局面,百姓们有休养、闲杂的时间,这则为祈福奠定了基础。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年”相比,古人的年并非指正月初一及之后的几天,而是指岁首这一天。当然,不同朝代的岁首不同,比如商朝以十二 月初一为“年”,周朝以十一月初一为“年” 。

秦朝则以每年十月初一为“年”, 直到汉武帝时才又恢复使用夏历, 以正月初一为岁首。而我们所说的新年习俗,不仅仅是正月初一这一天的习俗,而是包括与新年有关的所有习俗。

秦汉时期最主要的新年习俗是“祭祀”。这一活动一般在腊月进行,因此又称“腊祭”。祭祖先,祭各种帮助农业丰收的神。

“腊”最初的意思是猎取,意思是猎取“兽”来祭祀祖先。后来又有新旧交接的意思,因此举办隆重的祭祀来报功。

秦汉时期天子还有“祭腊八”,“祭百种”的习俗,这里的“八”和“百”分别指八位有助于农业丰收的大神和所有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大神小神。

而之所以要祭祀这些农神,一是为了报答他们在过去一年的帮助,二是希望来年这些农神能再给予帮助,祈祷来年能够再次丰收。

——这反映了古代农业社会的“主要精神”。除了祭祖以外,先秦还“祭五神”。即门、户、井、灶、中这五神。这些祭祀活动,都围绕着农业生产的安排展开,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联系,是古代重农抑商思想贯彻的体现,说明“新年习俗”与祈求农业丰收分不开。

展开全文

“年”这个字更是与农业生产有着极大的关系 ,在《说文解字中》便有谷熟之意。

在腊日这一天,还有“腊鼓驱疫”的习俗,即“傩”。

在腊日的前一天,人们会敲打细腰鼓来驱除疫病,体现了古人对来年身体健康的希冀。在秦汉时期,腊日还未完全固定,直至南北朝时期,才比较确切地将十二月八日定为腊日。

在秦汉时期,除夕还没有贴春联和门神的习俗。古人认为桃木能辟鬼制邪气,于是便将桃木梗削成神荼、郁垒两个人的样子,挂在门前驱邪。

这一习俗在秦以前就已长久流行。

到了汉朝,逐渐开始使用长二、三尺,宽四、五寸的两块桃木板分别画神荼、郁垒的形象,来代替桃木削制的形象。

以后,又进一步演变为年画中的门神。而在桃木板上题写字、词,又是后来春联的萌芽,但这都是汉代以后的事情了。汉代已有新年燃爆竹的习俗。此俗也与吉利、辟邪有关。

——传说有一种只有一只脚叫山魉的鬼怪,不怕人,但却害怕爆竹声。于是便有了在新年燃爆竹的习俗,这在辟鬼除邪的基础上,逐渐增加了喜庆欢乐的色彩。

到了正月初一这一天,一家人去祭祖,然后全家齐聚饮椒柏酒。汉代人认为,椒是玉衡星的精灵,人吃了年轻不易衰老;柏是一种仙药,吃了可免除百病。

元旦饮椒柏酒,则是预祝在新的一年中人身体健康。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初一人们还会饮一种用桃的茎、枝、叶合煮的桃汤,来压邪。根据相关史籍的记载,元宵节起源于汉代。汉人迷信,尤其信天神中的最尊者﹣﹣泰一神。 泰一神早在战国时就被人们敬祀。《高唐赋》中就有"蘸诸神,礼泰一"的语句。

到了汉代,特别是汉武帝时,更是对泰一神大肆祭祀, 祭祀仪式从黄昏开始,点明盛大的灯火,通宵达旦进行祭祀,并逐渐形成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习俗。此后,正月十五燃放灯火的习俗更甚,民间也开始普遍挂灯,成为元宵佳节的一大特有景观。汉代实行宵禁制度,夜晚禁止百姓外出活动,但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却会解除宵禁,允许百姓观灯活动。

与现在的新年习俗相比,古代由于农耕文明和封建社会制度的影响,人们大多比较迷信,倾向于将希望寄托在神明身上,因此“祭祀”成为秦汉时期甚至后面几个朝代的重要新年习俗。到了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美好生活不能完全寄托于虚无缥缈的神明,于是祭祀的成分减少,娱乐性的活动增加,新年习俗逐渐成为我们最重要的休闲时光......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