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口和午门是一个地方吗?古代处决刑犯为什么选在菜市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菜市口和午门是一个地方吗

不是一个地方!菜市口在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曾经是清代的刑场,是处斩犯人的地方;午门是故宫的正门,位于紫荆城南北轴线上。午门并不是处斩犯人的地方,也没有刑场,只是杖责那些触犯了皇上尊严的大臣们的地方。所以影视剧中所说的推出午门斩首,实际上是推出午门,到菜市口斩首!

古代处决刑犯为什么选在菜市口

文|陈三不

在古装剧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画面:犯人被五花大绑,在背后插一条长木板,先被关在囚车中游街示众,然后在菜市口法场当街问斩。这时候大家就奇怪了,为什么古代杀人要把法场选在菜市口,而不是其他地方呢?



其实,菜市口作为法场的历史相比于中国的死刑历史,是非常短的。菜市口作为执行死刑的法场,始于清朝。清朝建立后,将杀人法场由明代的西四牌楼(西市)移至宣武门外的菜市口。清时,王公大臣多居于内城,而西市正位于内城中。将血光滔天的法场放于贵胄云集之地,总是不合规制,所以将其移至菜市口。但为什么选择了菜市口呢?



说到这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中国的死刑观念和传统。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法家重刑名,并以此作为治理国家和巩固国基的重要手段。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方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华帝国自此开始了绵延两千年之久的外儒内法之制。法家治世,必用刑典。死刑作为最严厉的惩处刑罚,构成了法家重典治世的重要部分。

刑罚天生带有威慑力,正如美国学者芝灵和霍金斯所言:“人们坚信刑罚制裁的威慑功效如同刑法本身一样古老。”在中国古代社会,对刑罚的目的性早已有所认识,并将其运用于实践中,如“殷之法,刑弃灰于街者”。而向大众执行死刑,能将这种威慑力放大到极致,巩固统治者自身的权威。



菜市口位于北京城宣武门外,早在明朝时即为京城最大的蔬菜市场,沿街密密麻麻分布着菜摊和店铺,北京城里的人都来这买菜,十分热闹,菜市集中的街口也被称为了“菜市街”,在清朝改叫“菜市口”,此后逐渐成为宣外大街最繁华的商业街和交通枢纽。清朝统治者将杀人法场选在繁华、人员流动庞杂的菜市口,除了通过公开执行死刑达到震慑民众,以儆效尤的目的外,还可以最大程度的收到平民愤、慰民情的效果。



菜市口人员流动庞杂,在菜市口公开执行死刑,还可以使得这一震慑作用快速放大并传播出去,得到最大的效果。在古代,死刑犯被游街示众,执行死刑示众,追求死刑执行的观赏性也似乎成为一种中华死刑文化的传统。所以,基于以上这些目的,清朝统治者将问斩法场定于菜市口。

参考资料:

  1. 赵秉志,王东阳.中国古代死刑观念论要.南都学坛,2008(01):91-100.
  1. 王培洁.明清时期的菜市口刑场.前进论坛,2003(04):38-39.

戊戌六君子在菜市口斩首时周围老百姓拍手叫好,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愚民而已。

中国传统儒教文化,是被独裁统治者篡改儒家文化后的产物。

儒教文化的核心,就是让老百姓愚昧无知,自私懦弱,不敢反抗。

大家注意,中国历朝历代,基本只要老百姓有口饭吃,就没有人去闹事造反,哪怕被官府欺压的不成样子。

《红楼梦》中,荣国府当家贾赦看中了一个叫做石呆子的几把扇子,但后者不愿意卖。

官员贾雨村为了拍马屁,就谎称石呆子拖欠了官银,将他抓起来,把扇子全部抢走。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石呆子自尽而死。

大家看看,石呆子被整成这样,而且已经抱着自尽的决心了,为什么不杀了贾雨村和贾赦,然后再死?

说通俗点,石呆子没有敢和官员以及权贵富豪拼命的胆量。

戊戌六君子的变法,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复兴。

当时甲午战争刚刚打输,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所规定的赔款,为当时日本国家预算8000万日元的4倍强,相当于3亿6000万日元以上的银两。

同时,台湾也被割让出去。

这些巨额的赔款,全部转移到老百姓的头上,人民穷困不堪。

这种情况下,老百姓似乎应该支持变法改革。

然而,戊戌六君子被杀时,老百姓却齐声叫好。

为啥?

愚民们是没有思想的,他们有的只是灌输给他们的思想。

满清朝廷所有的宣传和灌输策略只有一个,朝廷永远是对的,和朝廷作对不但自己死路一条还会殃及亲友。

以上这些并不仅仅是通过各种严刑酷法实现,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上的洗脑,从思想上瓦解老百姓的反抗意识和团结精神。

这种老百姓就像绵羊一样容易统治,随便被欺负也不会抵抗,甚至发展到根本不敢关心国家大事,朝廷说什么就是什么,无论有多不合理。

最终就变为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也就是一群强盗绑架了一群人质。强盗威胁人质,说他们是命运共同体,一旦强盗被警察打死,死前就会将人质全部杀掉。

所以,在警方解救人质时,人质不但不协助警察,反而帮助随时可以杀死他们的强盗。

这样的民族是没什么希望的,因为太软弱,太无能。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清军和英军开战,傍边老百姓默然旁观,认为和自己无关。直到英军在三元里抢劫、掘墓、调戏妇女,老百姓自己利益被侵犯,这才群起而攻之。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不但编组了广东苦力团作战,当时在天津驻扎时当地老百姓蜂拥来出售食物给敌人。

甚至到了抗战时期,华北很多县城只有三四十个鬼子驻守,而县城往往有几万人。

这几万人就是冲上去让鬼子杀,也得把这三四十个鬼子活活累死。

迟浩田将军曾说: 抗日期间,七八个鬼子扛着太阳旗来扫荡,,他老家一个县城三四万军民在跑反。

戊戌六君子被杀时,民众叫好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朝廷告诉他们这是反贼。

如果他们为戊戌六君子喊冤,自己也可能被当做他们一伙,连带倒霉。

封建专制的恐怖,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理解的。愚民们的行为,也很容易理解,他们本能的同满清朝廷保持一致,以避免惹祸上身。

同时,愚昧让他们无法理解戊戌六君子的所作所为,认为他们是莫名其妙。

我们为什么说民国以后的新文化运动,以及新式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在于我们利用了西方比较先进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以及爱国主义精神,改变了部分民众的思想。

孙中山为什么伟大?最主要的是他的思想,从精神上解放了部分中国人民。

当年黄埔系军人北伐,实力薄弱,武装低劣,兵力稀少,却能打败百万北洋军阀部队。

为啥?

因为黄埔军人是有信念和知识的新一代军人。

也就是因为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至少是部分人民的思想解放,无论是三民主义还是马列主义,肯定比封建思想要先进百倍。

所以,这才有14年抗战,中国最后的获胜。

清代处决罪犯为什么到菜市口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员 桂强

老北京的胡同儿很多,胡同多自然街口也多,而其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宣武门外的菜市口了。在很多的影视剧作中,我们常常听到堂官宣判:“拉倒菜市口斩首”,北京的菜市口也因此名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