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农村大多数的兄弟姊妹关系不好,什么原因造成的?为什么父母老了需要姊妹们伺候出钱的时候,往往矛盾就凸显出来了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为什么是农村大多数的兄弟姊妹关系不好,什么原因造成的

老人一碗水端平的都没事儿,老人偏心的不仅把 自己的财产都给了喜欢的那个孩子,还要与其他孩子要东西去补贴偏心的那个,没意见才怪了

为什么父母老了需要姊妹们伺候出钱的时候,往往矛盾就凸显出来了呢

1、不用怀疑,这就是人性,几乎每家都这样。

2、越穷的家庭越容易在父母养老问题上出矛盾,最后导致老死不相往来,甚至对簿公堂。

3、所有关系的本质都是利益关系,包括家庭里的兄弟姐妹。

4、父母对孩子可以倾尽所有,但孩子对父母大多数不会,反而会互相推诿、扯皮。

5、子女成年,都想获得更多的利益,避免更多的责任。分钱、分房比谁都积极,一提到出钱照顾,就都往后躲。

6、小时候,父母觉得多生,孩子有个伴,长大了,想让赚钱多的,帮助赚钱少的,但实际上都各怀心思、盯着爹妈那点财产,互不相让。

7、孩子大了,都各自成立家庭,关系就复杂了。尤其是有了差距,各种矛盾就出来了。都觉得自己应该少出钱,多得财产。

8、家里子女都有钱,还好,越穷的家庭,在利益面前,矛盾越多。

9、人性,不愿意看到身边的人比自己好,亲戚之间也是一样。人长大了,就有了私心,凡事平衡利弊。

10、都说养儿防老,但真到出钱、出力的时候都往后躲,分钱、分房的时候又向前冲。

11、人老了,价值降低,子女们照顾、出钱都要讲条件、盯着利益,都想从父母这多捞点好处。

12、现在的人,都看透了,所以放开二胎很多人也不生了,没劲。生这么多,到最后还是各过各的、矛盾重重。

13、养儿防老是不可能了,多存点钱是真的,到老了,自己有钱是保障,靠别人没用。

十姊妹鸟养多久才下蛋要注意什么

十姐妹只要确认是一对,环境安静,笼子里有个草窝,鸡蛋壳,保健沙同鸟粮,一个星期二三次油菜供应它们吃,经常让它们洗澡的话,四个月左右十姐妹有这样生活环境,二十天左右绝对可以生蛋,十姐妹是最容易生蛋的小鸟,也是有名保姆鸟!

母亲82岁生病需要人伺候,姊妹们不能轮流伺候,怎么办

母亲82岁生病需要人伺候,姊妹们不能轮流伺候,怎么办?

母亲80多岁,儿女们也不再年轻,有的人身体不好,有的人家里的孙辈正需要人照顾。真的是要轮流伺候母亲,确实是有的人有具体困难。

兄弟姐妹可以在一起商量着做出决定,原则上是轮流,如果是谁不能轮流就出钱,这个钱一定得超出当地雇保姆的费用。然后兄弟姐妹中,有时间的有精力的那个人的伺候。

婆婆一辈子生养了八个儿女。(五个儿子,三个女儿)公公1990年突然去世以后,婆婆就是一个人生活。她说,只要是我能一个人吃了、喝了,我不愿意和你们谁家在一起。

自己生活自由。兄弟姐妹们每年过年过节给婆婆一些钱,买些吃的用的。没有硬性规定,就是自己给,因为兄弟姐妹多,婆婆倒是不缺吃的、用的、穿的。这中间虽然也生病住过几次医院,一般是女儿 伺候,儿子掏钱,也没有发生过不愉快。

婆婆88岁那年,身体感觉大不如以前,兄弟姐妹们,坐在一块商量着怎么来照顾老母亲。

大妹说每家一个月吧!大哥说先从我开始。很快一个月就要过去了,快轮到二哥家的时候,二哥,二嫂不在家。他们给女儿看孩子去了。

二哥打电话给大妹,问她有没有时间?能不能替二哥照顾母亲?大妹答应了二哥,二哥转3000块钱给了大妹,大妹觉得多,二哥说你收下吧!,我虽然不能出力但我可以出钱,照顾母亲的事不能推辞。(我们那里那个时候雇个保姆一月1500元,二哥给了3000元,大妹很高兴)就这样兄弟姐妹一家一个月,照顾着老母亲直到他去世前的一个月。

最后一个月的光景,兄弟姐妹们差不多都在家里,没有具体的分工,还是女儿们伺候得多些,儿子们花钱多些。因为缺东西儿子们就去买了,谁具体花了多少,也不是太清楚,大哥,二哥相对多些吧!

邻居家的兄弟姐妹们是这样的,邻居大伯,55岁那年,突发脑梗,半边身子不能动弹。

大婶一个人没办法。她把孩子们叫到家里进行商量。最后决定每一个孩子伺候一个星期,不管儿子女儿。(大伯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每到星期六下午,互相交接。每个孩子来的时候要带来这一周吃的,用的。

就这样,躺在床上的大伯被孩子们伺候了差不多十八年之久。一直到逝世身上都没有一点点褥疮,整个人干干净净。

老公的大姨,今年98岁了,一辈子生养了三儿,一女。三十年前,姨夫去世以后,她就一直跟小儿子生活在一起。

那个年代大姨家里地里的活都不在话下,小儿子和媳妇把孩子给她留下,去城里打工挣钱。她给孙子孙女做饭,还种着家里的地。

后来孙子孙女长大了,小儿子也60多岁了,也和媳妇回到家里。

大姨对小儿子说,我这大半辈子都是在你家里给你操劳。你哥和姐从结婚就自己生活了,我老了,也就只能靠你了。

小儿子笑着说,那当然了。你本来就是和我在一起的,总不能老了再去哥哥姐姐家吧。就这样,到现在为止,大姨依然和小儿子生活在一起。

去年冬天,大姨突然病了。住了一个多月的医院,都是小儿子和媳妇伺候。(农村有新农合医保,医药费自己承担的也不是太多)老大,老二,女儿都去医院看望她,她对孩子们说,我这一辈子都是和老三在一起生活的,习惯了,就在他家了,你们要是愿意就过来看看,不方便不来也行。

哥哥姐姐觉得母亲一直是三弟两口子照顾,就一块商量着每个人给三弟1000元钱,承诺母亲百年后,三弟办事,他们出钱。

都说家有一老是一宝,但如果是父母真的是八九十岁的时候,儿女们也成了老人。照顾年事已高的父母确实是有些力不从心。这个时候兄弟姐妹们就一定要记得坐下来,心平气和的商量商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让自己的父母能安享晚年生活,特别是父母生病后,更要悉心照顾,不留遗憾。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