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取消进士落选制度改为三甲制度是什么意思?你怎样看待人才多出自寒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宋太宗,取消进士落选制度改为三甲制度是什么意思

在昨天的文章中,提到北宋铁血宰相章惇嘉佑二年中了二甲,不服气回家复读,于嘉佑四年中一甲第五名。就是这个“一甲第五名”让很多网友产生了疑惑,因为大多数人印象中科举一甲只有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哪里来的一甲第五名?其实大家说得都没错,只是时间上有区别,一甲录取三名的制度是从明朝正式成为定式的,而宋朝科举制度则有很大不同。
科举分甲制度的确立
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一直到清朝末年结束,历经了1300多年,北宋时期是科举制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北宋科举制较之唐代日趋成熟,而元明清三代的科举制度基本沿用了宋的制度模式。
在唐朝时科举考试有九经、五经、明经、明法、进士等科。但是大家还是最为看重进士科,因为考中进士后仕途比其它诸科顺利很多,最高能够做到宰相之位,大家自然趋之若鹜。
从唐高祖李渊到唐玄宗李隆基的时代,进士科统称为“乙科”,唐玄宗下诏为进士打开甲科大门。明清时期,凡经过殿试的正规进士都叫甲科,未经殿试的举人都叫乙科。
北宋开宝六年(973年),宋太祖赵匡胤正式建立殿试制度。
北宋太宗赵光义时进士殿试后分一甲、二甲、三甲三等,合称三甲。《宋史·选举制》记载“三甲”的由来:“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进士诸科,始试律义……进士始分三甲。”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又分进士为五等,一、二、三等赐进士及第,四、五等赐进士出身。
宋真宗赵恒,在大中祥符四年(1011)颁布《亲试进士条制》,制定出五个等级的标准。
宋仁宗赵祯,在天圣五年(1027),分进士为六等,第一等五名,第二等称第一甲,第六等为第五甲。
南宋孝宗赵昚在位时改为第一、二甲为进士及第,第三、四甲为进士出身,第五甲为同进士出身。
可见,在宋朝时期,科举制度并不仅限于三甲,而是五甲。一甲无定额,不止三人,而以三人为贵。章惇是在宋仁宗时期参加的科举,第二次考中的名次是一甲第五名。
把三甲变成五甲这个制度,把所有能够中试的学子们全部囊括进来,避免了人才外流的现象。
元朝虽然仍分三甲取士,但多数一甲仅取一人。
到明代科举考试,一甲正式确立为只录取三人。《明史·选举志二》:“殿试分一、二、三甲以为名次。一甲止三人。”
清朝科举制度承袭明制,《清史稿》中记载:天子亲策於廷,曰殿试,名第分一、二、三甲。一甲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
状元、榜眼、探花名称的确立
大家看古装剧,剧中人物考科举,考中了之后前三名有状元、榜眼、探花,这是人们最为熟悉的。
其实到了明朝时期,榜眼、探花才成为朝廷承认的称谓,状元专指殿试第一名、榜眼专指第二名、探花专指第三名,开始成为官方定制。清朝沿袭明制,直到终止。
但三者的名称来历可追溯到唐朝。状元有过“状头”、“榜首”等不同叫法,最后传承下来的是“状元”的叫法。唐朝时,学子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
唐高祖李渊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出现了,朝廷任命吏部考功员外郎申世宁主持贡举,取进士四人,第一名是孙伏伽。北宋的殿试第一名被称为榜首,第二、三名称榜眼,他们都能统称为状元。
榜眼之名始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初时第一名称状元,第二、三名俱称为榜眼,意思是第二、三名分立状元左右,如其两眼。
探花的称谓出现在唐朝时期,起初没有和名次挂钩。举子们中进士后,都会聚在一起开派对庆祝,会挑选他们当中最为年轻、颜值最高的两个人作为探花使,负责在园中摘花,赋诗。寻摘好的花,会给进士们簪花,大家都叫他俩为探花郎。
到了宋代,进士及第的簪花规格更胜一筹。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簪花,司马光在中了进士之后,得到了皇帝宋仁宗的“赐花”,司马光就不愿意佩戴。
“探花”作为第三人的代称确立于北宋晚期。
南宋以后,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梦粱录·士人赴殿试唱名》:“伺候上御文德殿临轩唱名,进呈三魁试卷,天颜亲覩三魁,排定名姓资次……第一名状元及第,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北宋科举考试录取人数
唐朝时,开科取士268次,所招录的进士7448人。
元朝一共举办了16场科举考试,一共录取了1139名进士。
据《续文献通考》统计,明朝共开科考试88榜,计24612人。清朝共开科考试112榜,取士共计26881人。
宋太祖赵匡胤第一次举办科举,只录取了19名进士,第二次招录了11人,此后每年在他手里录取的进士数量,不过只有10个人左右。
宋太祖赵匡胤看人数实在有点少,也曾开过“恩科”特例,开宝三年(970),一次性地给了106人进士出身。
宋朝从宋太宗赵光义开始扩大了科举的取士人数,他在位时期,第一次科举就比宋太祖时代最多时还多。
宋史中记载:庚辰,阅礼部贡士十举至十五举者百二十人,并赐出身。
据《北宋贡举登科人数考》,北宋科举共开科考试81榜,取士人数为:1,正奏名进士19701人,明经诸科16352人,合计共36053人;2,特奏名进士、明经诸科合计共16667人。
最后总结:
中国的科举制度,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有人将其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劣势也越来越明显,至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虽然早已废除,但由此产生的“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呼却历久而不衰,生命力强大,显示着社会对于读书的认可。

你怎样看待人才多出自寒门

肯定错了,多出自中产阶级。孩子的素质普遍和家长的素质有关,而总体上说经济条件较差的家长素质多数较低,,当然不排除寒门中也有素质高的家长,孩子会脱颖而出.。

南京江宁分局人才落户办理点地址

南京江宁分局人才落户办理点地址

  户籍,又称户口,是指国家主管户政的行政机关所制作的,用以记载和留存住户人口的基本信息的法律文书。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身份证明。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南京江宁分局人才落户办理点地址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南京江宁分局人才落户办理点地址

  东山派出所(江宁区淳化街道天泰路2号);

  开发区派出所(江宁区秣陵街道通淮街98号);

  岔路派出所(江宁区双龙大道606号);

  禄口派出所(江宁区禄口街道来凤路11号);

  铜山派出所(江宁区禄口街道航金大道66号);

  东善桥派出所(江宁区秣陵街道文英巷88号);

  百家湖派出所(江宁区秣陵街道金龙路10号)等。

  扩展资料:

  南京人才落户—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落户单位集体户

  办理条件

  1、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

  2、就业单位有集体户口。

  办理材料

  (一)入户申请书;

  (二)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三)市人社部门出具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认证书》;

  (四)单位同意落户书。

  注意事项

  落户到就业单位集体户的,需到单位登记的区级公安机关办理。

;

杭州市紧缺人才专业有哪些

杭州市紧缺人才专业如下:

1、信息技术人才紧缺程度较高,在“非常紧缺”的7个岗位中,有5个是信息技术人才岗位,包括游戏测试、C++、技术支持工程师、算法工程师、运维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