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徐志摩被人称为民国第一渣男?徐志摩有子嗣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为啥徐志摩被人称为民国第一渣男

徐志摩出生于经商世家,家境富裕,自小就过惯了舒适的公子哥生活。21岁时就去美国留学,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有欧美浪漫主义情节。

他写的诗很唯美,“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诗中显现的聪俊灵秀之气,令人心动。就是这样一个给世人描绘“人间四月天”的诗人,却被人称之为民国第一渣男,我也认为他的确是的。

徐志摩18岁就成了亲,他的发妻张幼仪是个大家闺秀,却被徐志摩称之为乡下土包子。徐志摩的诗给了世人留下了很多浪漫多情,可这份柔情,诗人却从未给过他的发妻,在他们的婚姻中,他对她从来只有冷淡。

张幼仪1918年生下长子徐积锴,之后徐志摩就去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1920年的时候,徐志摩收到了张幼仪的哥哥张君劢的信,被迫把张幼仪接到了身边。

1921年秋天,徐志摩遇到了林徽因,很快就爱上了她。1922年3月的时候,徐志摩向张幼仪提出离婚,当时张幼仪已怀孕两个月,徐志摩要求张幼仪把孩子打掉。

那个时候的医疗水平有限,打胎是很危险的。张幼仪说:“我听人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徐志摩冷冰冰的回了一句:“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这句话由一位丈夫的嘴里说出来,何其冷漠。

徐志摩要求马上离婚,张幼仪不答应,他就一走了之,把张幼仪一个人留在了沙士顿。

当时的张幼仪很害怕,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又怀着孕,实在没有办法,才给二哥张君劢写信求救,在哥哥的帮助下,后来在柏林生下了孩子。

徐志摩对张幼仪的无情,他没有想过他们之间有一个长子,还有张幼仪肚子里面的孩子,他对他们的态度,一点温情都没有。

徐志摩只是执着的认为自己在这段婚姻中没有爱情,没有自由,他急着想脱离出来,去追求自己理想的爱情,完全没有想过自己对家庭对妻子也有责任。

徐志摩明知道张幼仪的在国外人生地不熟,在两人还没有离婚的情况下就不闻不问对方的生活,估计还嫌弃对方肚子里的孩子。这样一个男人称之为渣男,真的不为过。

徐志摩再去找张幼仪时,是想办理离婚手续的时候,才找到柏林,逼着张幼仪签下离婚协议。

1922年,徐志摩和张幼仪在柏林签字离婚,这是中国史上依据民法的第一桩西式文明离婚案。

我们现在婚姻法的规定,妻子在怀孕期间,是不可以提出离婚的,徐志摩的这个行为,的确很自私,他被世人称之为渣男,一点都没有冤枉他。

徐志摩有子嗣吗

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与原配张幼仪有一个儿子,名叫徐积锴;徐志摩与陆小曼没有子女,所以徐积锴是徐志摩唯一的子嗣。

徐志摩原配夫人张幼仪与孙辈在一起

徐积锴生于1918年,父母离婚后,徐积锴由爷爷和母亲抚养。1931年徐志摩飞机失事去世时,徐积锴只有13岁,由于长期不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徐积锴对徐志摩印象不深,他对父亲的了解主要来自徐志摩传记以及家人和徐志摩朋友们的回忆。

徐家是浙江海宁巨富,外祖张家也是豪门巨族,母亲张幼仪离婚后成为知名金融家。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徐积锴肯定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徐积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大学期间与张粹文结婚。张粹文是一位典型的美女,张幼仪认识后介绍给了儿子,徐积锴对她一见钟情,随即结婚,生下了一男三女四个孩子。

徐志摩的四个孙辈

1947年,徐积锴夫妇赴美留学,徐积锴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张粹文就读于特拉法根设计学院。后来徐积锴获得布鲁克林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在纽约港务局做事,是一位有名的土木工程师。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张幼仪带着徐积锴的四个孩子来到香港,后来孩子们去了美国,张幼仪在香港与一位医生结婚。1970年代初,张幼仪丈夫去世,她随即去美国与儿孙团聚,1988年1月,张幼仪在美去世。

徐积锴在美期间,与徐志摩的好友胡适、梁实秋等人来往密切,从父亲的这些朋友那里,他了解了不少关于父亲的往事,对父母的婚姻及父亲的文学和感情生活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60年代,徐志摩好友、著名学者梁实秋出面位徐志摩作品全集,获悉此事后,徐积锴在美国各大学全力搜集父亲作品,并专程回台相助,徐志摩全集的出版,有徐积锴的一份功劳。徐积锴及其后人还专门回海宁为徐志摩扫墓,浙江当地媒体对此都做过报道。

徐积锴为父亲扫墓

2007年6月23日,徐积锴在美国去世,享年90岁。

陆小曼唯一心愿,死后能和徐志摩合葬,为何徐志摩儿子坚决拒绝

导语:

1965年4月3日,陆小曼在上海华东医院因病逝世。陆小曼火化后的骨灰,一直无人认领。23年后,陆小曼远在台湾的娘家侄儿,才在苏州建立了一座陆小曼纪念墓。

陆小曼生前想和爱人徐志摩合葬的心愿,终是成了空,因为徐志摩的儿子徐积楷一直不同意!

那些遗失在民国风里的故事,是徐积楷心头永远的痛

徐积楷的小名叫阿欢,1918年出生,那是父母包办婚姻的第三个年头。小阿欢出生没多久,父亲徐志摩就留洋去了。2岁那年,母亲张幼仪也去国外和父亲团聚。小阿欢留在家里,和祖父祖母生活。

长大后,阿欢才知道,母亲去了国外,过上了不堪回首、让人泪目的留学生活。在母亲生下弟弟彼特的时候,父亲逼着母亲签了离婚协议后,就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去了。

母亲在德国独自抚养着弟弟彼特,幸亏有舅舅张君劢的帮助。可是,在彼特3岁的时候,却又意外夭折了。伤心欲绝的母亲在1926年回到了上海,阿欢又见到了消瘦的母亲。

之后,母亲带阿欢去北京念书。

此时的父亲早已回国,整日沉醉在与陆小曼的浪漫中,完全来不及眷顾家里的老父老母,和尚在成长中的阿欢。

1931年11月19日,父亲徐志摩坠机身亡。

13岁的徐积楷和家里的长辈,一起去飞机出事的地点接父亲回家。一遍狼藉的坠机现场,他们找到了徐志摩。

父亲的双手黑紫斑斑,指甲嵌满泥血,面形很惨。应该是飞机坠地的时候,父亲还活着,而且父亲还经历过激烈的求生的挣扎,以至面部有些扭曲。

虽然13年的成长岁月里,父亲几乎都在缺席。但是,阿欢知道,从此后父亲要永远地缺席了。

徐家一直不曾接纳陆小曼

在阿欢的记忆中,自己的祖父就从未曾接纳过陆小曼。

在父亲和陆小曼交往的时候,尽管他们相互爱的很深,祖父徐申如却一直反对。众所周知的原因,陆小曼当时是有夫之妇。

出生在封建社会的徐申如,对儿子惊世骇俗的感情非常反对,甚至不惜以断绝徐志摩的生活开支,来试图阻止他们在一起。

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哪怕有万人阻挡,父亲和陆小曼也没有投降!

1931年4月初,徐志摩的母亲病危,徐申如将徐志摩召回。当时,徐志摩想让自己的妻子陆小曼回来侍奉婆婆,却遭到了徐申如激烈反对。祖父说:

“她若来,我即走!“

后来,祖母钱慕英在4月23日去世。

陆小曼一身孝服赶来奔丧,祖父徐申如知道后,派人在半路上阻拦了陆小曼,无论如何也不准她进入徐家的门。为此,父子俩在母亲的灵堂前反目。

再后来,父亲徐志摩罹难,60多岁的祖父徐申如老泪纵横,对陆小曼的怨恨更深了一层,徐家对陆小曼的痛恨更是无以言表。以至徐志摩的追悼会,徐申如都不肯让陆小曼参加。

1944年3月21日,祖父徐申如病逝于上海。两年后,阿欢和母亲一起把祖父葬在了父亲的身边。

陆小曼放任自我的后半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