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开棺验尸破获41年前命案,这是怎么做到的?浙江最久命案积案破获,为何民警要开棺验
发布时间: 2023-07-06

警方开棺验尸破获41年前命案,这是怎么做到的

如果一件案子过去十几二十年之久还未有定数,就可称为悬案了。而就在不久之前,浙江发布公告破获一起最久命案积案,该案年份竟为1979年,距今已有41年了,而破案的关键就是警方的开棺验尸。让我们来了解下这起沉浮了41年的命案是怎么一回事吧:在1979年,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山区种植着很多板栗树,茗岙乡的邵某与同村的邵小某因一棵板栗树的归属问题多次发生纠纷。 当年3月28日,邵某拿着刀准备砍削这棵板栗树,被邵小某发现并赶来阻拦,双方就此起了肢体冲突,就在扭打过程中,邵某对邵小某进行抽刀捅刺,导致邵小某流血过多后经抢救无效死亡。至此,邵某潜逃,但因当时的侦察技术和条件有限,警方多次抓捕邵某均未能成功。 在今年“云剑2020”的行动号召下,永安警方在连续破获6起命案后,对41年前的这桩命案锁定。不过,万事开头难,在过去了41年之久后,当年的所有均已去世。而邵某的妻子也带着孩子改嫁到其他地方,从此杳无音信。公安技术部门在对当时重新提取到的证物进行化验,也未能提取到有效信息。而在警方调查时,一位名叫小潘的人进入了警方的视线,邵某之前曾在村子里炫耀有“潘某”替他撑腰,所以别人不敢欺负他。而潘某经调查已去世,警方便调查了潘某的儿子小潘,但就在调查中,有人竟说道:“0多年前夜里小潘曾将一具尸体拉到村中,并连夜埋葬。 ”专案组民警敏锐地嗅到了一丝线索的气息,并要求开棺验尸,就在开棺提取DNA之后,发现该尸体即为多年前犯下命案的邵某。就当民警前来询问十几年前埋尸体的事,小潘知道事情瞒不住了,交代称:十几年前,其小叔电话告诉他邵某病逝,想在老家落叶归根,但邵某的儿子已经不予理会,所以希望让小潘能够帮忙埋葬。尽管没有多少接触,但听了小叔这么说也知道邵某之前犯过事,家里人就想一切从简,一切都低调进行。原来,在这几十年来,邵某逃到了深山里,跟随一位亲戚工作,但是因犯了命案,对外无名无姓无任何证件,实在没办法,到了2009 年来到嘉兴投靠弟弟。最终,警方将开棺提取到的DNA追踪到改名换姓的林某某,经证实,其为邵某的儿子。至此,这桩横跨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命案,也算是尘埃落定了。

浙江最久命案积案破获,为何民警要开棺验尸

浙江最久命案积案破获,为何民警要开棺验尸?因为警方要通过开棺验尸鉴别真凶,开棺验尸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取凶手的DNA来鉴定这个尸体的真实身份。

这一案件历经41年才得以告破,可见凶手是多么的狡猾。这也是迄今为止浙江省公安破获的最久的命案积案。这个案件得追溯到1979年温州永嘉山区的茗岙乡,这里的村民以种植板栗为生。有一天,村里的邵某和同村的邵小某因为一颗板栗树发生激烈的争吵,尽管村干部多次调解,但双方都不肯让步,而且两人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在3月28日,邵某压不住心中的怒气,于是准备砍掉邵小某的板栗树。邵小某听到消息之后立即赶来,两人由于言语过于激动开始扭打起来,在扭打的过程中,邵某将用来砍树的尖刀刺向了邵小某,由于伤势严重,最终邵小某因抢救无效死亡。邵某杀人之后立即潜逃了,由于当时1979年警察局的侦查条件有限,浙江警方多次抓捕都没有成功。

近年来浙江警方非常重视命案积案的破获,但由板栗树案件的案发时间距离现在已经有了41年,当时的目击证人都已经去世了。而且1979年当时的户籍信息也没有现在这么完善,这么多年了,凶手的容貌也都发生了改变,当时邵某的妻子在邵某潜逃之后,也早已改嫁,改名换姓了。所以浙江警方一筹莫展,不知道从哪里着手。浙江民警只能从大量走访中寻找凶手的蛛丝马迹。

民警在走访中发现邵某在潜逃之前经常向同村的村民炫耀,他有一个厉害的大哥叫潘某,于是民警开始排查潘某的关系网。在排查潘某的时候,警方找到一个重大的突破口,潘某的同村村民无意中发现10年前潘某在夜里偷偷的将一个尸体拉到村中,并且将他埋葬。浙江省专案组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即派人寻找这个埋葬地,在警察的盘问下,潘某的儿子如实交代凶手的埋葬地。专案组连夜赶到埋尸处,提取尸体的DNA做检测,最终确认这个尸体就是当年的凶手少么?

浙江破获全省最久命案,凶手抓到了吗,会被判处什么刑法

浙江破获全省最久命案,凶手邵某已被警方找到。但凶手早在2009年去世。

在找寻凶手时,追溯邵某的家属,发现其亲大哥有个儿子小潘,曾埋葬过一具男尸。随即在小潘埋尸地点开棺提取相关检材,并前往林某某居住地提取生物检材,进行DNA匹配认定。经过鉴定,正式该男尸为命案逃犯邵某。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97条:被告人死亡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止审理,但有证据证明被告人无罪,人民法院经缺席审理确认无罪的,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在本案中,已确认的凶手邵某已死亡,已无法对其判刑。

本案详情:

1979年,永嘉茗岙的邵某和同村的邵小某因为一棵板栗树归属的问题多次发生纠纷。在他们眼里,板栗树不仅是一棵树,更是他们部分的生活来源,为此村干部多次组织双方调解,但双方都不肯让步,调解迟迟没有成功。

1979年3月28日早上,邵某以杀羊的名义向他人骗取了一把尖刀,准备砍削邵小某的板栗树,而获知消息的邵小某立即赶来阻拦,在双方扭打过程中,邵某抽出随身携带的尖刀对邵小某进行捅刺,最终邵小某抢救无效死亡,邵某潜逃。

尽管邵某潜逃下落不明,但案发后,永嘉警方对整个案件开始了最大可能的突破,只因当时的条件限制,警方多次抓捕邵某都未能成功。

近年来,永嘉警方非常重视命案积案的破获,而一件件命案积案的破获更是增加了永嘉警方对命案积案攻坚的信心。尤其是自今年“云剑2020”命案攻坚行动以来,永嘉警方在接连侦破6起命案积案后,开始锁定这起最久远的“79.3.28”命案。 

因案发时间为1979年,当警方再次对案卷中的证人进行一一排查走访后,发现所有的证人均已去世,而证人的家人对于41年前的案件一无所知。 

于是,专案组通过技术部门重新对现场提取的物证进行细致处理,希望有所收获,尽管如今技术发达,但同样因为时间久远,仍旧未能获取有效的DNA信息,而直接采集邵某亲属DNA信息则极有可能打草惊蛇。 

在连续科技手段突破之后,警方开始利用传统手段以求突破。

民警在大量走访中发现,邵某曾有同村民聊起,他总被人看不起,要叫他在另一村的亲大哥潘某来撑腰。

“亲大哥潘某”,随即民警开始排查“亲大哥潘某”的关系网,最终将邵某与潘某的关系网排查清楚,但发现亲大哥潘某也已去世。

于是警方开始走访潘某之子小潘。在与他人沟通时,一村民无意间说了一句:“10多年前夜里小潘曾将一具尸体拉到村中,并连夜埋葬。”

侄子如子,这是农村的习俗,专案组民警凭借对案件的敏感性判定这个尸体极有可能是邵某。永嘉山区一直是土葬,于是专案组人员开始重新设定侦查方案,土葬必定会涉及到挖坟、抬尸等人,而立足农村实际土葬的地方,则会是在自家的山林。

最终,警方也在山林中找到了邵某的尸体,确认凶手!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