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一生画了多少幅画(张大千的生平事迹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张大千的生平事迹是什么

张大千,原名张正权,后改名爰、季爰,字大千,别号大千居上,画室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他是享誉世界的中国现代国画大师。他在绘画中大胆汲取西方艺术的长处,同时也将悠久的东方艺术展示在西方人面前。

张大千的母亲喜欢描画绣花,受其影响,张大千从小也喜欢描描画画。张大千的二哥张善开也擅长画画,只要有空,他就把张大千叫到身边进行指导。受母亲和兄长的熏陶,张大千在书画方面显示出了较高的天赋。

张大千在重庆读书期间,有一年在回家的路上被土匪绑架。匪首见他写得一手好字,就强迫他当了师爷,三个月后才得以逃回家中。这段传奇生活使张大千能够更加坦然地面对以后生活里的风风雨雨。

在二哥张善开的安排下,张大千东渡日本,在京都学习染织美术。另一方面,张大千有意识地考察了日本近现代绘画的发展概况,学习日本画的长处。这些都使他开阔了眼界,艺术修养也得到了提高。

1919年,张大千结束三年的留日生涯回到上海,受聘于基督教公学。张大千经人介绍,拜名士曾熙为师,学习书画。在这里,张大千学习了很多中国书画知识,并刻苦练习书法,有了长足的进步。此后,张大千出人意料地遁入空门,“大千”就是住持为他取的法号。三个月后,张大千又因耐不住寂寞而还俗。后来,张大千又拜在李瑞清门下学习,并参加了当时上海著名文人团体“秋英会”活动。这时的张大千主要是学习清初画家朱耷、石涛的画法,由于他摩研深透,朝夕演习,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他的仿作被好多著名收藏家当作是石涛的真迹,因此他也获得了“石涛第二”的美誉。

1923年起张大千定居上海,与著名画家黄宾虹为邻。张大千一一拜读了黄宾虹珍藏的古画,艺术上获益匪浅。同时,张大千还有收藏的嗜好。他曾费尽周折收购了一幅溥仪准备卖出的名画。还有一次,他准备买房,但是在房价谈妥后不惜放弃,用重金购回了几幅举世名作。

1925年,张大千举办首次画展。这次画展,奠定了张大千在画坛的地位,坚定了他以书画艺术为职业的决心。“七七”事变日本占领北平后,张大千对日本侵略军抱着不合作的态度,拒不作画,后来设法逃脱,辗转来到四川,定居在青城山。

1941年,张大千到敦煌莫高窟学艺。他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夜以继日地整理、研究、临摹古代壁画,尽情汲取古代书画家的丰富养料。张大千从春季开始,每天忙于为莫高窟编号,考订壁画年代,直到冬天不得不回内地,第二年春天又去继续工作。张大千先后在敦煌两年零七个月,共临摹、绘制了大小276幅画,同时还撰写了《石室记》一文。敦煌艺术为张大千的艺术输入了新血液,绘画风格也有了明显转变。此后他在成都、上海举办画展,观者如潮,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1949年后张大千去海外,先后在印度、巴西、美国等世界各地举办个人画展。

1950年在巴黎与毕加索会晤,毕加索由衷地称赞他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张大千在传播东方艺术的同时也大胆汲取西方绘画之长,开拓了山水画的表现方法。

思乡之情使得张大千在1978年回台湾定居,但他仍思念着海峡对岸的故土。晚年,他绘制了巨幅长卷《长江万里图》,凝聚了他对故乡的一片深情。

1983年,张大千逝世于台北荣民总医院。张大千以他渊博的学识、令人景仰的成就,赢得了各国艺术界、评论界的尊重,增强了中国绘画艺术在世界上的影响。他是中国伟大的艺术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关于朋友的故事

回答

您好,给您讲一个,以前经常会听见的故事

曾经有两个人在沙漠中行走,他们是很要好的朋友。在途中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吵了一架,其中一个人打了另个人一巴掌。那个人很伤心很伤心,于是他就在沙里写道:“今天我朋友打了我一巴掌”.写完后,他们继续行走。他们来到一块沼泽地里,那个人不小心睬到沼泽里面,另一个人不惜一切,拼了命地去救他…最后那个人得救了,他很高兴很高兴。于是拿了一块石头,在上面写道:“今天我朋友救了我一命”。朋友一头雾水,奇怪得问:“为什么我打了你一巴掌。你把它写在沙里,而我救了你一命你却把它刻在石头上呢?”那个人笑了笑回答道:“当别人对我有误会,或者有什么对我不好的事,就应该把它记在最容易遗忘、最容易消失不见的地方,由风负责把它抹掉。而当朋友有恩与我,或者对我很好的话,就应该把它记在最不容易消失的地方,尽管风吹雨打也忘不了。”

敦煌壁画张大千的介绍

张大千是职业画家,他率领门生子侄在敦煌两年多,据说全部花费达“五百条黄金”之多,结果复制了276件敦煌壁画,在成都举办了敦煌壁画临摹展,评论很多,张大千最看重陈寅恪的一段话:“敦煌学,今日文化学术研究之主流也。大千先生临摹北朝、唐、五代之壁画,介绍于世人,使得窥见此国宝之一斑,其成绩固已超出以前研究之范围。何况其天才特具,虽是临摹之本,兼有创造之功,实能于吾民族艺术上,别阔一新境界。其为敦煌学领域中不朽之盛事,更无论矣。”
1942年,春末,他决定举家赴敦煌临摹壁画。在敦煌的生活是艰苦的,恶劣的气候条件,再加上住在与世隔绝的石洞子里对于一般人是无法忍受的,但对于一个艺术家却可能是有益的。

大千在此时画风为之一变,他善用复笔重色,笔力也变得丰厚浓重。可以说在敦煌时期对他风格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不仅考察莫高窟的壁画佛像,还对莫高窟进行了编号,成为了为莫高窟编号的第一人,为保存文化遗产做了积极的贡献。他还到达青海西宁,邀请藏族画师共同赴敦煌协助临摹工作。为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和对摹品的负责,每幅画上都注明了画家的名字,凡与他合作也注明了作者的名字,所以在他许多临摹的敦煌壁画中都标有“番僧某某同画“。

两年后他结束了在莫高窟的临摹工作,同时开始了对安西榆林窟的临摹工作。
在离开莫高窟后,他花了大量时间对十六国、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各朝的壁画代表作及雕塑进行了临摹,共有摹品共记三百多幅。
这一年八月,《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在兰州举行,随后在成都等城市展出深受好评,第二年三月,他被推选为中华全国美术会理事。四月,四川美术协会出版了《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特集》、《敦煌临摹白描画》,算是对这一时期成果的肯定。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