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章献明肃皇后刘娥为什么不称帝?如何评价宋真宗章献明肃皇后刘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宋朝章献明肃皇后刘娥为什么不称帝

因为没有称帝的必要,刘娥出身低微,最后达到穿龙袍垂帘听政的地步,她已经非常的满足了,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穿龙袍的第一个皇后。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事情的经过:

以前人们看小说、听评书,现在通过看电视剧了解宋朝年间宫廷里“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大概的意思是宋真宗的两个妃子李氏和刘娥刘氏同时怀孕了。李氏是真怀孕,刘娥刘氏是假怀孕,这个刘娥是个心机重阴谋型的女人,她看到李氏怀孕时称自己也怀孕了。深受宋真宗宠爱的刘娥通过买通后宫的太监,把李氏生的孩子换成一只剥了皮的狸猫。这时太监把李氏生的孩子来个“偷梁换柱”——把孩子抱给刘娥,说是刘娥生的;李氏生个妖怪对宫廷不吉利,被逐出宫外流落民间。刘娥由于生了个男孩,“母以子”为贵,熬了多年后做上了皇后的宝座。

后来,开封府黑包公包拯把这个鬼疑的案件侦破了,才使真相大白天下。当然这个故事是小说演义的作者杜撰虚构的,史书里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

(01),中国历史上“京漂”第一人

刘娥十几岁的时候,被她娘嫁给外公家领居的一个银匠——叫龚美的一个手艺人。由于两个人年龄相差悬殊就以兄妹相称,来隐瞒两个人真实的关系。

由于生意不好,两个人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来到京城做生意——估计他俩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京漂”,是现在京漂的鼻祖。在京城里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房租高的离谱。对于龚美这个一无金钱、二无背景关系的乡下人,是没有什么买卖适合做的。只能靠刘娥少年时学的鼗鼓(拨浪鼓)在街头卖艺来养家糊口。京城里的人们从来没见过鼗鼓,而不表演的还是个妖娆的美少女,所以每场演出都有很多的闲人围观,最后京城里的大街小巷传开了,说有个倾国倾城的仙女下凡的艺人到京城里来卖艺。年轻好玩的襄王赵恒听说后,按捺不住好奇的心,决定到大街上看看卖艺的女神。

(02)女戏子与王子的爱情故事

襄王赵恒是宋太宗赵光义的三儿子,他听说刘娥在大街上卖艺的事,就带几个护卫微服去观看,当赵恒看到刘娥敲鼗鼓时出水芙蓉般的妖娆的身材和千娇百媚的脸蛋时,真的以为是仙女下凡,惊的是目登口呆长时间愣在原地不动。于是派人找龚美谈判,给龚美很多的金银财宝,龚美还以为是在做梦,自己一下就成为京城里的大富豪了。

赵恒让刘娥在王府里做了侍女,刘娥是使出浑身的解数,把赵恒迷的是神魂颠倒,两个人是形影不离。后来赵恒的乳母泰国夫人知道刘娥是个来路不明的街头卖艺的,怕影响皇室的名誉,就把这件事情对宋太宗说了。

宋太宗把赵恒臭骂一顿,告诉他快把刘娥撵走。赵恒是爱江山更爱美人,竟然冒着欺君之罪把刘娥藏在亲信慕僚的家里,来个金屋藏娇。

(03),登上皇后的宝座

公元997年,宋太宗去世。赵恒即位就是宋真宗,他当上皇帝就把刘娥接进宫里,封为美人,不久晋升贵妃。郭皇后去世,刘娥在后宫里的地位是最高的,距皇后的宝座只有一步之遥。

天禧四年,宋真宗中风在床,不能处理政事,便把朝廷政事交给刘娥处理,这下把刘娥的政治才能显示出来,她把所有的朝廷大小事情处理得井然有序。于是宋真宗把刘娥正试册封为皇后。

两年后(1022年),54岁的宋真宗病逝,临终前下遗诏:太子赵祯即位,皇后刘娥为皇太后,军国重事“权取”皇太后处理。这时太子赵祯(宋仁宗)才十三岁,因此刘娥以皇太后的身份开创北宋垂帘听政的先河。

刘娥在其长达十三年的垂帘听政的时间里,政绩斐然。明道二年(1033年),刘娥病逝,享年65岁。镒号“章献明肃”皇后。刘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穿龙袍却没有称帝的女子,也是历史上最后一个穿龙袍的皇后。

如何评价宋真宗章献明肃皇后刘娥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皇帝下令册封德妃刘娥为皇后,此时距原皇后郭氏去世已5年。

因为真宗此时唯一的儿子赵祯是刘娥“所生”,所以许多大臣反对刘娥为后,也是无计可施。真宗令其草拟册封诏书,宰相丁谓找到学士杨亿,让他起草写诏书,杨亿不干。

丁谓说:“大年(杨亿字)啊,做好这件事,荣华富贵就不在话下喽!”杨亿说:“这种荣华富贵,不要也罢!”

真宗没办法,便找其他人写这官样文章。

真宗的后宫妃子众多,可他独宠刘娥。只是刘娥出身低微,大臣们因而都不认可此事。刘娥也是千辛万苦才登上皇后之位。

和汉朝的吕后、唐朝的武则天一样,刘娥也是个超级女强人。

01

刘娥本是川妹子,祖上也阔过。父母早亡,她便寄人篱下,小小年纪就成了街头歌女,长得天仙一般,唱得好歌,还有一手拨浪鼓绝活。

到了婚配的年纪,刘娥嫁给了当地的银匠龚美,后随夫来到京城,开始了“北漂”生活。

讨生活不易,龚美混不下去,还打算把刘娥卖了。龚美还让她主动认识些豪门管家类的人物,看能不能借机多赚点钱。其中就有宋太宗第三子赵元休的管家张耆,张耆见刘娥这个小姑娘冰雪聪明,于是把她推荐给了赵老三(赵元休)。

赵元休是含着金钥匙出身,见到的女人大多规规矩矩,三从四德,都似木头人。突然见到个酸爽脆甜的妹子,一下子被勾了灵魂,喜欢的不得了,没日没夜地和刘娥厮混在一块。

王府中的其他女人,自然没少喝醋,个个拉着脸,能有多长就有多长。

一天,宋太宗见到三儿子:“老三,你怎么瘦了这么多,脸色也不好。”

把王府乳母找来,责问:“ 老三怎么这么憔悴啊?年轻人不应该这样啊!他身边都是些什么人?怎么回事?”

乳母和王府的其他女人早就对刘娥恨得牙根痒痒,正好告状:“都是那个狐媚女人做的好事......”

太宗大怒:“皇家岂容这样的野女子,给我轰出去。”

小赵不敢违令,但又真心不舍,便偷偷地把刘娥送到张耆家,隔三差五来个小小的幽会。

张耆也是个明白人,脑袋不长尖儿的人,也做不了官家不是。

张耆命令家里人好好伺候着这位小主子,自己干脆到外面买了宅子,也不回家住了。

02

宋太宗去世,小赵三继位,改名赵恒,就是宋真宗。宋真宗迫不及待的把刘娥接进宫里,只是没有名位。

这皇后、贵妃、大臣,哪个她都惹不起。但刘娥非常聪明,“宫斗”斗不过,抱大腿总是可以的吧。刘娥和杨淑妃成了好闺蜜,亲如姐妹。

刘娥混得风生水起,也是苦尽甘来,富贵荣华于身。

刘娥非忘恩负义之人,她认前夫龚美为兄,并改“龚美”为“刘美”。在刘娥的关照下,刘美成了一财主。张耆更是官运亨通,一路提拔。

当年小两口离开老家路过夔州之时,穷得吃不上饭,那时候,一个破庙的老和尚曾接济过他们。刘娥便派人,重建寺庙,要修得富丽堂皇,以报恩人。

可是这座庙正好在长江边上,江中有条蛟龙一直捣蛋,庙宇一直建不起来。

刘娥派人把数万斤铁水倒进江中,蛟怕铁,这才把寺庙盖起来。

经过难,吃过苦,刘娥自是懂得感恩之人!

刘娥在宫中逐渐站稳脚跟,那群女人也都知道她是皇帝真心之人,何况刘娥凡事一向低调,为人谦和,大家对她也很好。

后,刘娥封为德妃。

到了景德四年(1005),郭皇后去世,这个空缺的位子,就是一场宫斗大戏的开端。

刘娥却表现的的不急不燥,进退有招。

和平时一样,刘娥一心都放在宋真宗的身上,只字不提皇后的事,二人感情也是日以增进。

某一日,宋真宗提议“刘娥当皇后”,却遭到众臣反对。

寇准、王旦这些儒家老臣表示坚决反对:“德妃出身低微,又是改嫁的女人,怎么能当皇后?”大臣赵安仁直接推举出身高贵的沈才人当皇后。

提后一事,一时夭折。

某一天,宰相丁谓装成一点事也没有的样子,对宋真宗唠叨到:“赵安仁这人不错,为了报答老沈(沈才人的老爸)的知遇之恩,也是用心良苦啊!”

真宗暗自偷笑,也不讲话。至此,沈才人想当皇后,没戏了,一丁点也没了。

看好时机的刘娥,也开始暗自行动了。

大中祥符三年(1010),刘娥借机让自己的侍女小李陪皇帝睡觉,一不小心就怀上了,还是个带把的,正好随了刘娥的心愿。

刘娥和真宗二人一顿耳边语,决定对外宣称这孩子是刘娥生的儿子。

且说真宗前面的几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