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墓的禁忌和注意事项(清明上坟,在农村有什么上坟的说法和讲究呢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清明上坟,在农村有什么上坟的说法和讲究呢

乡村黑嫂为您回答。

清明上坟扫墓从秦以后开始流传,到唐朝时盛行开来,一直到现在,仍然是一个非常受国人重视的节日。

题主的问题是清明上坟有什么讲究,很多人不解,不就是去了摆点供品,然后烧纸就可以了吗?其实这里面讲究太大了,只不过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我们很多人已经不再注意这些需要讲究的事。

我看到有回答说了一些什么人不能扫墓,咱们说点不一样的规矩。

一、清明上坟需要做什么

我们现在上坟,大多会带点供品,带着纸钱。去了后,把供品摆好,纸钱点着,等到纸钱烧完,很多人选择直接离开,这就算是完成了,供品有的会带走,有的则直接摆在坟前,也就是留下了。

其实,清明上坟一个最基本的做法需要折几枝嫩柳插在坟上,来源自然也是传说中的重耳第二年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去年烧焦的柳树发了新芽,抽了新枝,于是就折下几根放在坟头和编了花环,咱们在这里不过多介绍了,太多人介绍过了。

咱们只说,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上坟插柳枝了,当然这也不是必须性的,只不过是古时候传下来的一个项清明扫墓规矩罢了。

还有就是我们要为坟头添土,这个也不是强制性的,视各地规矩而定,有的地方去世人只要埋了,是一定不能再添土的,那这个规矩就无法实行。大部分的地方是可以添土的,但这些可以添土的地方人在上坟时,也很少有人添,具体原因是什么,咱们不在这里猜测,也不去评价。

二、烧完纸后有什么规矩

我们上面就说了,现在人烧纸,走时或者会把贡品带走,要不然会把贡品扔下。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其实古人是坐下把贡品吃掉,也就是分而食之。

很多人嗤之以鼻,那是古人穷,现在人不缺这口吃的。其实这跟穷不穷是没有关系的。我们现在在一些农村,仍然还可以看到,在一些祭奠活动后,在家里有人去世上,贡桌上的贡品都会给小孩子吃掉,意思是可以沾到福气。

而扫墓完了吃贡品不只是一种沾福气的说法,还有和去世人团聚的意思。

总结:这些规矩在一些地方仍然发生着作用,有些地方则已经完全抛弃。我们在这里不去说保留和抛弃的好坏,只是单纯回答题主的问题。希望能帮到题主。

我是乡村黑嫂,一个有态度的农村观察者。喜欢我,请点击关注。

农村清明节上坟有哪些注意事项

清明节是祭祖的日子,是追思亲人的日子,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唐代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更将人们在清明节吊念已逝亲人的心情,感染的愁绪纷纷。

清明节作为一个祭拜亲人的节日,在农村,民间还是流传着一些不成文的规矩。如果我们能很好地遵守,对逝者还是对自己,都是最大的尊敬和尊重。

不论是清明节还是其他祭祖的节日,上坟祭奠亲人,最忌讳穿过于艳丽和暴露的衣服。着装要得体,一般以素色,比如黑色、灰色等衣服为宜。以此表达对逝者的尊重。

在坟茔地勿拍照。时下,是拍客的年代。大家习惯于随时随地拍照,发朋友圈。但是在坟茔,是忌讳拍照的。

随意拍照,随意发朋友圈,不仅会扰乱坟茔特有的静谧,增添不和谐的气息,据说,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时运。

怀有身孕和来例假的女性,也是忌讳去坟地的。女性在这两个特殊的时段,前者被认为不便,后者则被认为不洁。

墓地是故人的安居之所,所以,不可跨过坟墓及供品,大声喧哗、嬉笑怒骂,污言秽语。

这样做不单是对自己的先人不尊敬,更且对附近的灵体构成滋扰,更不能践踏别家坟墓或对墓穴设计评头品足,会被视之为亵渎。

四月,风多,气温相对也干燥。所以,上坟时千万要注意防火。以免燃着杂草、树木等易燃物。

清明节上坟烧纸时,一定等火纸燃尽,确定燃火熄灭了之后,才可离开。以防失火,引燃房屋、山林等。

在我们西北农村,不论是清明节还是其他祭祖的节日,上坟的事情,时间大都定在上半天进行。

西北的坟茔,大多在山里,山路颠簸,路途较远。

大家都喜欢趁着上半天的正好阳光,去祭拜、追思祖先。

扫墓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吗

 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表达和寄托生者对死者的哀思之情。由于地域不同,传统习俗也不一样。叫法也略有差异。在北方地区,家族中叫‘添坟’。是一项非常隆重的活动。家族中的男丁都参加。值得注意的是,不允许有女人参加。时间一般在清明节当日早晨,或者是清明节前一天下午。出嫁女人叫‘烧纸。’时间是在家族添坟以前进行。烧纸时不能见到坟头上有新土。为什么我也说不好,这是祖上流传下来的规矩。大概是为了督促出嫁的女人,尽早给先人送点“钱”花吧!族人添坟后还要举行“吃会”活动。各族间经济条件不同,吃会的范围大小也不一样。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吃会活动,增进族人的团结。一般情况长者(望重者),在活动中还要讲讲家族史,以缅怀先辈。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并训族戒与家规。以示后人。

感恩先辈,缅怀逝者。教育晚辈,继承传统。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兴旺发达,国泰民安。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