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罗振宇跨年演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以为罗胖已是江郎才尽,罗胖的跨年演讲也再无精彩可言。

但就在没有大舞台,没有大场景,没有大灯光,也没有大主题的背景下,罗胖的跨年演讲,还是端出了22个照进你我,受用一生的朴素故事。

每个故事都很小,但启发都很大。

我重点说三个自己的感受,相信对你也有用。

1-关于选题

其实舞台与主题有关,一个个微观的小事,不需要大舞台。否则有点像老百姓穿皇袍,总有点不伦不类,这也是罗胖聪明的地方。

一方面,成功避开了与吴晓波、任泽平等人的假大空式的、虚头巴脑式主题竞争,直接切入一个个感动有启发的小事,反倒显得真实可信,与你我没有了疏离感。

一方面,就像罗胖演讲中明确强调的,什么宏观经济形势、产业发展格局、中外局势走向,投资理财预测,环境复杂到这种程度,没人能说的准,也没人看得清未来。

“唯一真正有效的策略,就是把思考的指针转向自己”。

这对我们地产行业来说,尤为如此,地产受政策波动和宏观调控影响最大,我们谁也预判不了,也预测不准,只有干好当下的每一件事,使当下更出彩更抜尖,才是对自己最好的预判。

同样,我也奉劝那些要买房的人,别再听那些伪专家的直播,假大咖的瞎比比,买房买哪,什么时候买,是自己的事,一看腰包,二看需要,与他们没一点毛关系。

2-关于改行

这个话题人人都在想,去年尤其多。

都在焦虑,但又无计可施;都在计划,却又天天哀声叹气。

展开全文

在这个章节,罗胖他讲了两个故事,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一个是万科的建筑设计师改行婚礼策划师,一个是天文学家改行做装修。

目前他们都做的不错,都是利用过去的经验技能和个人特质,重开张,另敲鼓,切换到了新的人生可能。

这启示,对我们当下的地产人尤为重要,回看去年,有多少地产人被动或主动离开,长则一年待业家中,短则半年没有着落。

与其每日茫然失措,不如立刻马上忘掉自己的地产标签,洗去自己的地产身份,提炼出自己的内核,将过往经历全数打包,换个战场再开张。

3、关于行业

地产业发展到现在,其实是行业中卷的最厉害的,拼户型、拼物业、拼景观、拼管理,已再无创新可言。

即便政策东风再来,地产再起势,我们也是深陷围墙,作茧自缚。

但罗胖演讲中,关于“附近”的故事,还是给了我们地产人,给了地产行业一个全新的思路。

一个是关于南城香,只专注于做“附近”社区餐饮,疫情三年,只在北京,门店就翻了一倍,流水是同行5倍的故事。

一个是罗胖偶然发现,自己家“附近”有条绿道,这条绿道绵延“415”公里,串联42个公园,这顿时让罗胖的生活领地和生活半径,从此有了“丰沛感和富足感”的故事。

而这两个故事,恰恰是当下地产行业的软肋,过去开发商一味地追求高利润、高周转,建了一堆钢筋水泥的冰冷外壳,而少了关于居民的“附近”的温度。

即便现在有的社区内规划了运动场、图书馆、社交会客厅,业主会所等,但也大都是带着铜臭的虚设空腔,缺少真正的人文精神。

地产界的奇迹般地存在,如“阿那亚”,似乎早就明察了其中个理,于是重拾了“附近”的人文关怀、烟火尘埃与社交精神,于是它大成特成,灵魂追随者趋之若鹜。

人类学家项飙提醒我们说,“现代社会有一个趋势,就是附近的消失。

而我多么希望,房地产是这个拯救“降近”的盖世英雄。

今天,是2023年第一天,咱按罗胖说的,能不能先别急着立flag,咱先用一分钟时间,对自己来个灵魂拷问:回归内核,我到底是谁,我到底拥有什么?

而我想,在这两个问题后面,再加一个问题:我能解决什么问题?

只有明确了这三个问题,你的内核就找到了,意义就找到了。

有此内核,所向披靡!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