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之后:当年的游戏大佬今何在
发布时间: 2023-07-11

60岁的史玉柱“复出”做游戏了。就在本周,巨人集团创始人史玉柱内部发言称,他被公司CEO刘伟请回了《原始征途》项目一线指导工作,而史玉柱也毫不客气,在参与研发的六个月多时间里,他提出了400多条修改意见。

这不禁让陀螺想起了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头10年那个风云涌动的年代:史玉柱、陈天桥、朱骏这些游戏届的“绝顶高手”们在华山之巅龙虎相争,开创了中国游戏极具话题性、也极富传奇性的篇章。十余年过去,江湖间的纷纷扰扰转头已成空,但数不尽的传说仍在口 口相传。今日,陀螺便要与诸君煮酒论英雄,好好品一品昔日巨佬的事迹!

史玉柱:永远高调的营销天才

史玉柱近期的高调回归对于最近稍显平静的游戏圈而言算是提供了一些有趣的谈资,从公司内部的员工讲话到给玩家的一封信,史玉柱一直在强调着他对游戏的热情。尽管我们知道这是这位营销奇才为新游《原始征途》造势,但作为一手缔造了“游戏免费,道具付费”这一网游商业模式的幕后大佬,史玉柱在中国游戏史上注定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

在做网游之前,史玉柱已经走过了一段白手起家—负债累累—东山再起的艰辛创业历程,中文编写软件“汉卡”帮助他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巨人大厦”致使其资金链断裂欠下2.5亿的债务,“脑白金”的洗脑广告霸占了全国人民的电视十几年,同时也把史玉柱再一次送上了“富豪”的位置。东山再起之后的史玉柱也开始盯上了游戏行业,史玉柱与他的《征途》开始登上中国游戏史的舞台。

展开全文

2003年,如日中天的盛大开启了自研网游《传奇世界》的公测,史玉柱很快就沉迷了进去,现在依然能在网络上看到当年史玉柱花费3000块买顶级账号、月投入5万以上进行游戏充值的事迹。2004年,巨人公司成立15周年的私人酒会上,史玉柱向一众高管透露了自己准备进军网游行业的消息。而彼时盛大与《英雄年代》开发组的不和给史玉柱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入场机会,成功高价挖角整个《英雄年代》开发组到自己手下,开始研发自己的网游《征途》。

史玉柱在决心进军游戏行业之后就在不断思考当前网游收费模式的问题。按游戏时间付费的点卡制虽然让盛大赚的盆满钵满,但是史玉柱觉得这样的收费模式无法区分平民玩家与土豪玩家,将所有玩家拉到统一付费起跑线上并不适合盈利最大化。《征途》就从点卡制变为了“游戏免费,道具付费”营收模式,同时“国战”系统的引入,增强了玩家PVP的快感,各种排行榜也一次又一次刺激着玩家的神经。

而在营销层面,凭借脑白金等保健品时期建立起来的营销渠道,史玉柱为《征途》建立起了一只2000多人的网游营销团队,在全国1800多乡镇都设立有分支机构,几乎每个乡镇的网吧都能看到《征途》的广告。

2007年,凭借 “免费游戏”与农村包围城市的营销打法,上市仅一年的《征途》迅速火遍全国,成为当时最火的网游之一。而《征途》开创的“游戏免费,道具付费”的内购模式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游戏行业发展,直至今日,内购模式依然是网游最为普遍盈利模式。

史玉柱所带领的巨人网络集团也在2007年的11月份正式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总市值达到42亿美元,成为在美国发行规模最大的中国民营企业,史玉柱的身价也一举突破500亿元。

然而随着时代的车轮不断前进,曾经的巨人和史玉柱也遇到了诸多后来的挑战者,并在不断的交锋中慢慢败下阵来。以腾讯为代表的新生代游戏公司的崛起抢走了众多的新生代用户,2013年4月,巨人网络宣布史玉柱因个人原因辞去CEO一职,3个月后,在美上市6年的巨人网络也因股价长期低迷而退市。

但史玉柱终究放不下巨人,他与巨人的故事也远远没有终结。2016年,史玉柱高调宣布回归巨人,对公司游戏业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彼时移动游戏在国内迅速崛起,史玉柱带领巨人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帮助巨人向移动游戏公司转型。《球球大作战》的DAU日渐增长,《征途手机版》也顺利上市,之后还推出了《街篮》这一体育竞技游戏。

尽管做出了众多的改变,但史玉柱与巨人好像一直困在《征途》这个IP里,再没有曾经那样的辉煌,史玉柱本人也慢慢淡出了一线,少有公开露面的身影。

今年2月27日,巨人网络移动端战略新品《原始征途》宣布将于3月24日全平台上线。史玉柱在熟悉的红色T恤外面套了件羽绒服,高调现身内部启动会并讲话。

他聊到了一些这次回归研发一线修改《原始征途》的幕后故事,称自己退休那些年不务正业,交了100多个男性朋友,经常给人借钱、帮朋友做担保,损失了好多钱。公司CEO刘伟看不下去,把他拉回来参与游戏业务。并希望能够吸引00后的新生代进来。

也就在同一天,史玉柱发布了一封致玩家信,讲述了自己参与《原始征途》研发修改的经历。

从外界来看,无论是对内的讲话还是对外玩家的公开信,都是新游即将上线的宣发动作。但是对于史玉柱而言,退居二线之后又重新上阵或许真的是一个新的开始,这位中国商业传奇人物留下了诸多的传奇故事,现在来看他也似乎没有直接退休的意思。但现在的游戏市场已经不是2000年初的混沌时代了,属于史玉柱的时代,还会来临吗?

陈天桥:《传奇》造就的最年轻中国首富

陈天桥身上有着太多的光环,最为耀眼的可能就是曾经的“中国最年轻首富”。2004年,31岁的陈天桥以88亿的身家坐上中国首富的宝座,他的背后,是彼时占据中国网游市场60%规模的盛大。

而在最近,早已退出游戏行业的陈天桥在近日举行的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ianqiao & Chrissy Chen Institute,TCCI)中国年会上,与他的妻子雒芊芊通过线上宣布,推出的进一步支持脑科学研究的 "3521" 生态战略。

从中国网游风云人物到脑科学研究支持,陈天桥的人生职业跨度配得上“传奇”二字。

复旦毕业的陈天桥一开始就进入了陆家嘴集团,在调入总裁办之后开始频繁接触互联网。在1994年那个绝大部分人还不知道互联网为何物的年代,陈天桥已经开始迷上了网游,这也为之后创立盛大进军游戏业务埋下了一丝伏笔。

离开陆家嘴集团后,陈天桥来到了金信证券公司干了一年,之后果断辞职带着50万资金创办了盛大,自此,属于陈天桥和盛大以及中国网游的故事拉开了序幕。

盛大最初做了一个叫做“天堂归谷”的虚拟社区,玩家可以在里面种地、养宠物。“天堂归谷”的用户注册量很快突破了100万,陈天桥也顺利拿到了中华网300万的投资。然而好景不长,千禧年互联网泡沫破裂的寒风席卷全球,即使在互联网刚刚萌芽的中国,也收到了严重的冲击。

在这样的环境下,2001,陈天桥砍掉了盛大大量的动画业务,准备专注网络游戏。“娱乐永远是人类的本能需求,网络游戏模拟了真实世界里的人际交流,帮助人们实现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需求。只要在网络上找到乐趣,用户就愿意付钱”。然而身为投资方的中华网并不理解,随即进行了撤资。陈天桥也随着中华网的撤资重新拿回了盛大的主导权,一头扎进了网游行业。

恰好此时,一个叫做ActozSOFT的韩国游戏公司来到上海为他们旗下的网游《传奇》寻找中国代理,陈天桥在试玩之后认定这款游戏一定会在中国大火,随后通过上海动画协会的帮助,以30万美元的入门费以及给对方27%的分成为价码,拿到了《传奇》的中国运营权。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传奇》在国内一炮而红,迅速占领了全国的网吧。在推广《传奇》的过程中,陈天桥注意到当时在网吧打局域网游戏的玩家占大多数,网吧除了赚点时机费几乎没有别的收入。陈天桥选择成都作为推广突破口,找到控制成都所有网吧的天府热线,跟对方谈判,“用互联网游戏代替局域网游戏,你们代卖点卡,大家的收益都会更多”。

一年后,天府热线的收入翻番,盛大开始复制成都模式,跟各地网吧协会取得联系,巅峰时期,武汉的上千家网吧里,一半以上的人都在打传奇。至此盛大确立了“以网吧为中心建立销售渠道,以各地的网吧为纵线,以各地的总代理商、分销商为横线的销售体系”。

《传奇》上市一年之后,2002年整个中国网游市场9亿多元人民币的总规模中,盛大的收入就占了60%。2004年,31岁的陈天桥也以88亿的身家成为了中国最年轻的首富。

就和所有的传奇故事一样,登顶之后,就要面对下坡路了。随着大众对游戏的批判以及时代的发展,陈天桥希望盛大能够在游戏之外建立起新的护城河。

那时候中国人的客厅娱乐还是以电视为主,电脑远远没有普及。陈天桥提出了盛大转型的“家庭战略”,准备用电视来整合个人电脑、电视、手机、电影、音乐、游戏、广告、预付费、电子商务9个业务模块,打造一个电信网、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的产品,这款产品被命名为“盛大盒子”。

站在后来人的角度我们不得不赞叹陈天桥敏锐的时代嗅觉,现如今智能电视盒子满天飞,用一台硬件连接各大平台的想法也不再新鲜。但在那个网络技术尚不成熟的时代,这些的想法显得过于超前,最后的产品体验也很难让人满意。

最终,在集合微软、intel等大牌合作伙伴耗资4.5亿美金的研发之后,2005年“盛大盒子”正式发布推向市场,为了丰富“盛大盒子”的内容,盛大还收购了起点中文网,甚至差点连新浪都收入囊中。然而想象中的热卖场景并没有到来,“盛大盒子”以及它的简易版本“易宝”市场遇冷,盛大在2005年第四季度净亏损5.4亿元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