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八分钟(从被激烈批评到满载盛誉,被称为“国师”实至名归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从被激烈批评到满载盛誉,被称为“国师”实至名归

这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的北京八分钟第一个节目,短裙旗袍,少女舞蹈,你相信吗?它的导演是张艺谋。因为这八分钟,张艺谋收到了如潮恶评,因为雅典的八分钟,很多人来信说千万不要让张艺谋当总导演。于是,2005年北京奥组委启动了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创意方案的全球征集活动,一开始张艺谋本想不参加了,但在身边人的鼓励下,他决定重振旗鼓。用心准备,近五个月的时间,奥组委收到409件应征作品,崔健团队,陈凯歌团队,李安团队最终得分最高的是最后一天提交的张艺谋的作品,总导演还是落在了他的头上。




当他再度获得这份责任,表面上他云淡风轻,但在心中,张艺谋暗暗咬起了一口气,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因为雅典八分钟的评价,张艺谋深刻消化了人们批判他的旧,所以接下来他要狠抓一个点。绝不能像老套的联欢晚会,绝不能用陈旧的艺术形式。在一场面向全球的盛大晚会,传统的开场节目一定要用鼓,向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但张艺谋坚决不用鼓,因为老套,张继刚导演想到用扇子,张艺谋说力量不够,陈为亚导演想到用枪,但却有点耀武扬威,灯笼不行旗帜不要那段时间几乎团队议题想法张艺谋立刻否定,似乎什么都不够好,大家都困了,倦了,甚至有人怒了。硬的说完,张继刚又去跟张艺谋软磨,但张艺谋也温和的表示,我不妥协。他拿出自己20年前拍的广告告诉大家何谓老套。

就这样,团队的苦思冥想持续了一个月,直到张艺谋把目光投向了古代乐器柷,相传柷是夏启所做,迄今已有4000多年 历史 ,他不是鼓,但能打出鼓的气势,唯一的问题是他是镂空的,张艺谋想在上面萌一层骨皮,却遭来了史学家顾问的反对,这样的二次创作,不尊重史实。于是张艺谋只能转向第二种乐器缶,这是一种盛行于春秋战国的陶治乐器,奏乐法已经失传,这就给了张艺谋创新的空间,他找来一位专家,希望对方设计一个骨皮,需求是50%鼓声,50%青铜声。终于确定了缶的设计,可怎么敲,敲法失传,那就自创。团队找来编导孙玉鹏,请他设计击缶动作,传统打鼓手法不要,抛棒打法不要。太极打法不要,孙玉鹏带着数百名战士设计排练,推翻再设计再排练再推翻,周而复始。

2008年8月8日7时58分,一圈焰火从鸟巢顶部燃过,到日晷处,焰火通过日晷的反射,凭空呼向鸟巢的角落,激活了第一个光点。光点渐渐扩散覆盖阴影,燃爆了全场,观众呼喊声震耳欲聋。到了7时59分,击缶的光点神奇的表现成了数字。以往的倒计时都是屏幕展现,而北京奥运会的倒计时竟靠人击打乐器展现,这个创意,震惊了所有人。随着每一个十秒的倒数,人们心中的紧张和激动翻腾起来,呼声越来越大,直到最后十秒,所有人一起倒数。





这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第一个节目。心意、震撼、深度,不必多说。当年的日本NHK电视台转播北京奥运会的解说员,当场看了都忍不住赞叹。记得在找开场乐器时,反对质疑张艺谋要求太高太多太过,他回答了这么一句话:“越往上越难,就是考大家,当所有的手段用完的时候,这个设计就不走了吗?时装不前进了吗?美术不前进了吗?建筑风格不前进了吗?”一次妥协就是次次妥协。这只是一个节目,接下来的每一个节目,张艺谋都立下了这样的标准,他吃下了批评,扛住了压力,经受了艺术的考验,于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人们开始称呼他为“国师”。



温馨提示:我主页有恶搞, 搞笑 视频哦,快去看看叭

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在哪一天

北京时间8月30日2时15分,2004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进行,整个闭幕式为时两小时,展现了“世界大同”的主题。至此,为期17天的雅典奥运会就此结束

我要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中国8分钟表演

 2008奥运在即,回想雅典闭幕式上那八分钟里的所谓“中国衣冠”、“东方韵味”,又不禁使人油然而生悲哀之感。中丶华泱泱千年的服饰、祖先薪火相传的诗书礼乐优雅文化,竟然会被它的后人演绎成这个样子? 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大多数西方人所知道的中国就是一个挨打落后的地方,他们关注的只是清末以后西方人以强者姿态进入中国以后的中国历史,因为在这段历史里西方凌驾于中国之上。无疑地,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展现出来的所谓中国元素,正好符合西方人所希望看到的那个中国。这是在奉迎西方人的欲丶望,根本不是悠远的东方文明真正所有的含蓄优雅。
这是转载别人的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