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队哪一年世界杯出线?鉴别伪球迷测试:02年韩日世界杯,中国男足是否靠运气出
发布时间: 2023-07-06

中国队哪一年世界杯出线

2001年10月7日,沈阳五里河体育场,中国队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1:0战胜阿曼队,提前出线,历史上首次晋级世界杯决赛圈,即2002年在韩日举办的世界杯。当时,我在现场。

鉴别伪球迷测试:02年韩日世界杯,中国男足是否靠运气出线

中国足球目前只进过一次世界杯,而现在很多18到20岁的新球迷没有见过这个场面,殊为可惜,也不知道你们还要多少年有幸再次遇见一次。为什么说新球迷的问题,实际上足球文化也要靠球迷传承的,比如02年世界杯那一拨的年轻球迷,现在都是三四十岁左右了,他们逐渐掌握了社会的话语权,他们见证了02年国足勇闯世界杯的征程,他们认为当时的国足很强。

  

  而年轻的球迷大学生和高中生,他们没有亲身经历,则会认为国足越来越差,都跑去看篮球和电竞比赛了。这就是一个球迷文化传承的问题,这也是为何国足有了归化球员的原因。假如中国足球越来越差,最后连球迷都没有了,那么这项运动也不长久了。不管他是真球迷还是伪球迷,总之有人看足球都是球迷,那么02年韩日世界杯,中国男足是否靠运气侥幸出线?这是一个鉴别伪球迷的测试,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承认的是我们当时的运气确实是够好的,抽签避开了沙特和伊朗,还有就是日本和韩国不用参加比赛,但是名额也少了啊,成了2.5个名额,当时国足与卡塔尔、阿联酋、乌兹别克、阿曼分在同一组,出线都是一场一场拼下来的。国足在卡塔尔和阿联酋身上都吃过败仗,而且还是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回忆,卡塔尔在90年世预赛上给国足带来了黑色三分钟,卡塔尔队在1997年击败过中国队。

  

  但是米卢带领下的国足,首先心理疏通做的很好,十强赛的时候,主场3:0阿联酋,2:0阿曼,最后还顺利的提前出线,这不仅仅是运气侥幸出线,这是实力使然,运气是锦上添花。可以肯定的是那支国足有拼劲,个人能力也强,一切天时地利人和,任何时候运气都是实力的一部分。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去年的男篮世界杯签位多好,然而还是留下了巨大的遗憾,竞技体育,实力为王。

中国女篮2连胜提前出线,最终获胜比分多少

中国女篮2连胜提前出线,最终获胜比分76-74

北京时间7月30日晚,中国女篮迎来小组第二个对手澳大利亚女篮。中国队最后2.6秒进攻战术成功,李月汝篮下接球造成对方犯规,随后两罚全中,澳大利亚在剩下的0.6秒里无力回天。

最终,中国女篮以76-74险胜澳大利亚女篮,迎来小组赛两连胜,提前小组出线!中国队四人得分上双,王思雨贡献20分5助攻,杨力维贡献10分,李月汝12分7篮板5助攻。

比赛细节:

开场澳大利亚先得分,攻防转换中国女篮外线来袭,李缘三分命中;接着澳大利亚中投得分,李月汝2+1回应,杨力维上篮跟进,中国女篮8-4领先。随后澳大利亚队上篮得分,李梦三分还击;接着澳洲还上3分,杨力维三分来袭;

紧接着李月汝上篮得分,半节中国女篮16-9领先。随后澳洲突击造杀伤,又外线三分打进;接着王思雨连续内线得分,李梦快速跟上,中国女篮保持领先。末段澳洲内外开花追分;接着韩旭还上2分,王思雨2+1接应,中国女篮27-19领先结束首节。

第二节韩旭中投得分,澳洲外线三分回应;接着王思雨单打抛投得分,而后中国女篮连着失误,澳大利亚趁机连追4分。随后双方都加强防守,拼抢非常激烈,球员频繁转换。中国女篮连着进攻不畅,澳大利亚队连续得分追赶,半节中国女篮31-30领先。

随后中国女排进攻还是打不开,澳大利亚队连续得分反超过去;接着李月汝上篮打进破荒,李梦反击上篮得分跟进。末段中国女篮失误还是没能控制,澳大利亚外线开花,孙梦然压哨还上,双方以38平结束半场。

第三节王思雨突击上篮得分,邵婷反击上篮接力;接着李梦边路绕篮下反手上篮打进,王思雨外线跟进,中国女篮47-38领先。澳洲叫停调整,很快上篮得分破荒;接着李月汝2罚1中,澳大利亚投进长2分。随后王思雨空位上篮得分,半节中国女篮50-42领先。

之后中国女篮继续加强防守,进攻端黄思静外线投进,中国女篮优势达到2位数。末段澳大利亚转身跳投得分,韩旭造杀伤回应;接着澳大利亚反击勾手打进,又遭犯规罚球得分。第三节结束,中国女篮55-47领先。

末节澳大利亚上来就中三分,杨力维突击上篮得分回应;接着李月汝抢断反击打进,又封盖对手反击快攻,邵婷打进得分,中国女篮61-50领先。澳大利亚叫停调整,接着打成2+1压缩分差,又反击上篮打进连追5分;紧接着杨力维三分命中,半节中国女篮64-55领先。

之后双方都很拼防守,场面局势很胶着,关键时刻对方9号打到李梦被吹违体犯规,李梦2罚2中。末段澳大利亚继续反扑,连续追击压缩差距,中国队优势很快被压缩到2分。最后时刻李月汝造犯规得手,2罚2中绝杀比赛。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