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逆袭成皇帝后,给了老家凤阳很多好政策,为何带不动凤阳
发布时间: 2023-07-11

衣锦还乡无限风光,“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数千年来华夏子孙就有着浓厚的故乡情结,人一旦出人头地后,所做的不单单为衣锦还乡,更重要的为了反哺故乡,为家乡的发展做点贡献。

朱元璋从和尚叫花子草根逆袭成为明朝开国皇帝,一路艰辛,刀光剑影几经生死,在故乡亲友团的拼杀助力下像梦一样荣登宝座,对故乡有着特殊的感情。

当了皇帝的朱元璋在大封功臣后,立马就想着回馈故乡,要光宗耀祖。想想汉高祖还乡,风光无限,恩威并举,千古流芳!但是汉高祖并没有将都城迁回故乡,倒是为了孝顺自己的太上皇老爹把故乡的一切在都城复原。

朱元璋想胜过汉高祖,土生土长在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的朱元璋对家乡更为深情,他当了皇帝后曾返乡看望乡亲们,每年都邀请父老乡亲进宫赴宴领赏,他还曾想过把都城迁到家乡凤阳,但被刘伯温等一些老臣因种种原因说出“凤阳虽帝乡,非建都地。”之类的话拒绝了。

朱元璋对故乡爱之心切,这里有着他刻骨铭心的记忆及对故乡的土、故乡的人有着独有的感情。

展开全文

他出身贫寒,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常常食不果腹。

15岁那年,他的老爸朱世珍,哥哥朱兴隆和老母亲陈氏接连去世,朱重八和二哥并无银两安葬父母,也没有土地安葬父母,面对死无葬身之地的父母朱元璋悲声哀嚎,乡邻刘继祖大发善心拿出自己的一块地送给朱元璋作为坟地,在众乡亲们的帮助下朱元璋安葬了父母。他将这份恩情牢牢记在心里,发誓一定混出个样子来还报乡亲。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刘继祖也因此善举得到朱元璋厚报,朱元璋追赐他为义惠侯,封他老婆娄氏为侯夫人,他的后代子孙也因刘继祖的功劳世代受封或免罪,荣华富贵与明朝相始终。

朱元璋更想回馈凤阳众乡邻,他决定将凤阳建设成全国最繁华的地方,他认真制定各项政策助力凤阳的发展。

朱元璋一直对凤阳很重视。朱元璋的老家(濠州钟离)起初并不叫凤阳,从唐朝开始一直到元朝为濠州治,在元末的时候,朱元璋打败张士诚,奔回濠州,改濠州为临濠府。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改钟离县为临濠县,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改临濠县为临淮县。

明洪武六年(1373年)在临濠府置中立府,属南京,七年(1374年)将临濠府的府衙所在地迁往凤凰山之阳,明太祖朱元璋赐府名“凤阳”,又析临淮县的太平、清乐、广德、永丰四乡置凤阳县,府县同治。

一、朱元璋将凤阳定为“中都”,在凤阳大搞建筑工程

朱元璋努力规划凤阳的未来,他努力思考,仔细构思建设中的每个步骤,命人在凤阳修建豪华气派的中都宫殿群。

古代建筑大多使用木材巨石,尤其是统治阶层,在选料考究上更是要求优质上等。朱元璋在对凤阳的宫殿建筑上的选材上要求要高于都城的用料,在宫殿的建筑面积上要求宏大,大概有50多万平方公里,城分为内城、中城、外城每道都要求工匠们精益求精,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建设。除了建设宫殿外,还附带修建了一些皇陵和龙兴寺、修建了多达20多个驿站,并于洪武五年,修建起容纳百万石的粮仓,为公侯爵们建设阔绰大气的宅院等建筑,工程浩大。

这就大大增加了工匠们的劳动力,那些石匠、木匠、瓦匠、泥水匠、雕刻匠们苦不堪言,另外宫殿的建设还需要大量的长途运输人员,因为一些木料的应用本地并不具备,需要将巨木、从产地运到凤阳,这就得需要数以万计的劳动力,具统计,在建造中都的过程中,城内工匠的人数至少保持在10万,另外军士超过10万、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犯人,因犯罪被罚做无偿劳动力的就有数万人,这支庞大的建筑队大约有30万人。

他们大多数都是背井离乡,常常日夜不息辛苦劳作,有些累死,病死就地掩埋,不能魂归故里,引起工匠们的怨恨,他们在工作时做手脚毁坏材料,还偷偷在建筑地下埋东西“下咒”破坏“风水”,这惹怒朱元璋杀了一些人,但民怨依然有增无减。

工匠们不满的声音达到朱元璋耳中,他深知民怨得厉害,立刻招来众臣商议,最终决定放弃这项工程。

“臣心不忘洪武初年平定中原,臣即至汴,意在建都以安天下,及观民生凋弊,转输艰难,恐益劳民,遂命群臣会议,皆曰,濠地古之钟离,于此建都庶合古今之宜,以此两更郡名,今为凤阳,建立都城土木之役,实劳民力功将告成惟,上帝后土是鉴。”

其实放弃这项工程还有另外的原因,朱元璋在打江山时,主要靠的是淮西集团,如:徐达、李善长、冯胜、冯国用、常遇春、汤和、李文忠等一些老家的人员,淮西集团的将领们出身布衣,作战威猛,战功卓著,他们得知朱元璋想要迁都凤阳,一些人竟偷偷在当地购置家产,有的还跟本地的亲朋旧友勾结起来,关系盘根错节,滋生了一批狂徒,耀武扬威,欺压百姓,影响恶劣。

朱元璋面对来之不易的江山,夜不能寐,他总是担心,一个不小心江山就会被这些战功赫赫的将领们夺了去,若在凤阳建都,只会培养这些悍将们的权利欲望,难保他们不会有一天将暗暗培植的关系网拉紧,将大明江山收入网中占为己有。

另外有一些大臣提议并分析南京更适合做都城,这些让朱元璋改变了主意,在洪武八年,朱元璋以“劳费巨大”为由忍痛放弃了在初具规模的凤阳建都。朱允炆死后朱元璋开始大刀阔斧严惩大批的悍将猛将,而凤阳城则被朱元璋改建成监狱,专门关押犯罪的皇朝宗室,称之为“凤阳高墙”。

二、朱元璋对凤阳百姓减免赋税徭役,开展扶植政策

朱元璋从小就对赋税徭役深恶痛绝,若不是苛捐杂税繁重,自己的爹娘也不至于饿死。朱元璋可怜凤阳百姓的艰辛,于是颁布免除在凤阳本地人十年赋税和徭役的政策,后来又觉得政策还不够优惠,就在洪武十六年改为凤阳和临淮两地永久免税,凤阳的经济有了点起色,朱元璋在商业方面也大力给予扶植。

朱元璋看到凤阳人口少,地广人稀,光靠农业很难发展起来,于是他就灵机一动,把眼光瞄向一些生意大佬,他下令让江南的富商搬家到凤阳投资发展,短短几年时间,凤阳的人口增加了接近二十万。

有了人口,朱元璋开始命令那些富人在凤阳开展商业活动,带动凤阳的经济发展,在政策的强压下,那些商人不得不奔赴凤阳,一时间凤阳人口迅速增加到20多万,但是这些生意精们是被迫的,他们内心并不愿在凤阳长期呆下去。

因为当时的凤阳土著居民仗着自己的“皇帝老乡的身份”有一种排外的傲气,他们对那些外来商人们及外来工人们并不友好,而朱元璋的政策上也没有什么好处给这些外来商人们,说白了老朱还想让富商们掏腰包为凤阳做贡献呢,对于没有任何利益可赚取的生意哪位商人愿意干呢?因而富商们没有人甘愿放弃自己已经打下的江南富庶的商业天地,而奔赴一个陌生的贫瘠的地方去重新起步做赔本的买卖,所以他们宁愿放下面子化装成乞丐逃出凤阳,也不愿在这里多呆一天。

而那些其他的“外来户”们看到政策的不平等,感觉在此地人生无望,也选择想方设法逃离,一时间导致大量劳动力流失。他们在回乡的途中,他们唱着“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的歌谣来骂朱元璋以发泄心中的怨恨。

一些逃不掉的外乡人没有自己的土地,又不愿给那些傲气的本地人打工,就去开山、填河种田,导致水土失衡,加上凤阳的地理位置特殊,地处淮河与长江交汇的中下游,地势低洼,凤阳地处淮河南边,易受旱灾,雨季时,淮河水位暴涨,凤阳的地势又低洼,成为了泄洪区,因而历史上的凤阳自然灾害多发,平均每4年就会出现一次旱涝灾害,农业生产受损严重,有时会导致颗粒无收,出现灾荒,因此凤阳就出现了“十年九荒”的局面。

三、朱元璋在凤阳修路。

朱元璋深知要发展凤阳的经济,让凤阳活力四射,必须搞好交通这项经济命脉,必须确保交通的顺畅。于是他双管齐下,水路、陆路都建设,在水路上改建了“道狭而峻”的清流关;在陆路上,修建了从凤阳到南京的驿道,设有20个驿站,确保陆路的畅通无阻。

四、朱元璋在凤阳兴修水利。

面对凤阳经常遭受的旱涝灾害,朱元璋对凤阳的水利灌溉建设特别重视,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下令让康铎、俞春源两位侯爵来凤阳亲自督造水利建设。康铎曾是太子的陪读,“入侍皇太子读书大本堂”,朱元璋把他当成朱标的亲信培养,寄予厚望。俞春源是通海功臣俞廷玉的儿子,父亲和长兄俞通海皆为大明战死沙场,俞通源也有战功,深受朱元璋厚爱,在洪武三年受封南安侯,此二人都是朱元璋着重培养的栋梁。派此二人亲自监督凤阳的水利建设,足见对凤阳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

但是由于凤阳民众却拿“土质松软”为由不愿配合,对此他们“怨之甚”,“不肯赴事”,尽管朱元璋因兴修水利的事多次询问,水利建设工程仍不了了之。

实际上,凤阳百姓都心知肚明,就算建设好水利工程,好处也都会被那些淮西集团里的侯爵及在此地的皇亲国戚们捞了去,肥沃的田地以后也定会成为这些人的私有,而百姓拥有的永远都是那些薄田。

总结:

朱元璋从最卑微到最高贵的传奇经历,他极度自卑与极端自负相交融。这种心态决定他更想造福桑梓,让父老乡亲世代对他顶礼膜拜。

朱元璋对家乡倾注了大量心血,也下令为家乡制定了绝妙的振兴之策。然而执行的人却执行得不太好;加上对本地人和外乡人不平等,这就惯坏了本地人,激起了外乡人的不满;更有凤阳地理位置的旱涝灾害因素。于是也就有了,“说凤阳到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灾九年荒”,如此事与愿违,还真不是朱元璋所料到的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