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结束!震荡期如何获利!?哪些值得推荐的股票公众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牛市”结束!震荡期如何获利!

##新三板精选层个股6成破发# #股票# #A股# #爆料#

一、

雷布斯说过:站在风口上,猪都能起飞。

在理财投资领域,抓住趋势就等于抓住财富增长的机会!

且趋势一旦形成,中长期是很难改变的,灵活运用能实现较好的获利!

比如:A股投资中,站在上涨的风口上,获利30%、40%只需要几个交易日...但如果处于下跌趋势中获利为负30%,40%也仅需要几个交易日。

但中长期来看,以基金定投为例,长期持有则可以避免短期趋势转变带来的收益盈亏波动,从而实现长期上涨的获利,稳稳的做只站在上涨趋势中的猪!

著名的波浪理论,说的就是趋势在股市获利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决策依据。

在波浪理论中,发明人艾略特认为,不管是股票还是商品价格的波动,都与大自然的潮汐波浪一样,一浪跟着一波,周而复始,具有相当程度的规律性,展现出周期循环的特点,任何波动均有迹可循。

而股票的上涨、下跌、横盘的三种状态正是一段一段的波浪,无论我们从技术层面还是基本面分析都是在确定股票未来的价格走势,从而做出买卖策略。

二、

那对应的当下A股的趋势是什么呢?

山西证券策略分析师麻文宇认为,当前全球疫情依然在蔓延扩散,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冲击将继续发展演变,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国内经济恢复仍面临压力。对于今年宏观经济基本面判断保持谨慎乐观态度。“未来大盘还有继续下探的可能,目前估值较高的个股和行业下行空间较大,建议适当减仓。但与 2015 年不同的是,本次行情更偏向短期结构化牛市,而非市场整体牛市。

与此同时,本轮上涨的三大逻辑尚处支持位!

1、疫情下加杠杆的经济周期“复苏牛”;

为了应对疫情的冲击开启的“财政+货币”多管齐下的政策。随着疫情到了防末期,中国经济第二季度开始强势复苏二季度GDP增速超预期为3.2%。经济复苏带来企业利润的增长,利润的增长可驱动股价上涨。比如:疫情影响下带动医药板块利润的大幅度增长,使得医药股走出了牛市行情。

抛开业绩增长驱动下的股价上升,估值也是股价上涨的核心逻辑。驱动估值上涨就要看资金的充裕性。

光大证券分析谢超认为,从估值角度看,当前 A 股市值/M2位于2003年以来的72.3% 历史 分位,这意味着市场估值已经进入偏高估区间。

在其看来,截至二季度末,A 股基本完成了货币驱动下的估值修复,未来市场上涨动能将向盈利驱动切换,而在企业盈利复苏得到市场普遍认可之前,政策边际收紧或市场对政策收紧的过度担忧,可能使得市场存在调整压力,可称之为“货币驱动向盈利驱动的惊险一跃”。

2、全球宽松,外资、私募公募基金加大对A股的“资金牛”。

全球货币大放水,北上外资A股买买买,数据显示,从4月份至今,外资一反二三月份净流出的态度,开始持续净流入。北向资金在7月1日至7月13日累计净流入A股1.73万亿元,累计净买入1.15万亿元。

加上国内政策拼命围堵楼市引导资金进入股市,包括扩大机构投资者规模、增加融资标的等。市场资金十分充裕,流动性也是相当充足的,这点是核心,这就决定了牛市的性质。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5日,今年以来已成立782只新基金,合计募集规模达1.46万亿元,其中,已成立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分别为144只和330只,募集规模分别为2040.9亿元和7799.97亿元,这意味着权益基金发行总规模已达到9840.87亿元。

这是 历史 上第二次出现权益新基金募集破万亿,上一次出现在2015年牛市,当时权益基金发行同样连续出现爆款,整体募集量级至少在1.4万亿。今年尚有5个多月时间,若这一波行情还能持续,新基金发行热潮有望延续,全年大概率会超越2015年的纪录。

前央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郭凯表示,货币政策立场将仍然稳健,并且更加强调”适度”二字;但目前并未出台紧缩政策,且就业形势仍然严峻,虽然二季度GDP增速超出预期。因此,市场尚需呵护,全球疫情还在蔓延,国际形势日趋复杂。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下半年,各项金融政策和金融工作将围绕“适度”这一关键词展开。“灵活适度”体现在货币政策将更强调“适度”,既不会过紧,也不会过松。“目前市场上有过度宽松或边际收紧两种不同声音,央行强调‘适度’旨在引导市场预期趋于理性。”

3、新三板精选层改革、创业板注册制、中概股回A需要“牛市”的配合“政策牛”

3月1日,修订后的新证券法正式施行。新《证券法》明确要求,要依法惩处证券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对欺诈发行、违规信息披露、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以及操纵市场、内幕交易、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证券交易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的查处力度。有利肃清股市造假“毒瘤”

此外,新证券法还提到加快注册制的推行,7月27日新三板精选层首批34家企业改革交易,年底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迎接中概股回归等都将长期利好A股上市公司总体资产质量,新一批 科技 龙头将诞生与此。

与此同时,A股是目前所有发展中国家中资产估值最低,资产质量最佳的资本市场。

兴业银行首席策略师 乔永远认为,改革助力为新增资金入市提供了长期想象力。资本市场改革预期增加了对权益市场长牛的预期。

在此大背景,A股需要“牛市”配合。政策面不改变的话,股市走出长期的 健康 牛行情是众多机构看多的信仰!

三、

但有一种牛市,叫做7月的A股牛市。以医药、 科技 、消费、券商为主版块驱动的结构性牛市,当万众期待全面牛的到来时刻,A股突然进入震荡市!

前半月7涨4跌;后半个月5跌3涨!

7月以来,上证指数2965点起闯关3000点、“七连涨”的A股一路飙升,9日站上3450.59点;10日虽有回调,收跌3383.32点(跌幅-1.95%),但在下一个交易日再度发力,即13日报收3443.29点,涨幅1.77%。

7月14日,A股跌-0.83%,报收3414.62点。15日, A股再次收跌,沪指报收3361.30点,失守3400点,跌幅1.56%;深证成指、创业板指跌幅分别为1.87%、1.60%。这一天的调整也被市场视为A股此轮行情以来真正意义上的回调。

16日的市场,几乎“哀鸿遍野”,两市仅222家上涨,有3617股下跌;逾200只股跌停。同花顺数据显示,大盘资金净流出1383.76亿。北向资金净流出54.37亿,其中,沪股通净流出15.68亿,深港通净流出38.69亿。贵州茅台大跌7.9%,市值一天蒸发逾1700亿。

另外,从这天的股票期权标的券来看,上证50ETF、沪深300ETF、300ETF分别跌4.30%、4.77%、4.83%。

7月17至7月24日,前四个交易日上涨/震荡轮番上演,至7月24日再度出现暴跌,当日,全天两市蒸发市值约3.3万亿元。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报3196.77点,跌3.86%;深证成指收报12935.7点,跌5.31%;创业板指收报2627.84点,跌6.14%;刚刚上市的科创50指数收报1389.31点,跌7.02%。盘面上,前期火爆的 科技 、医药和券商股全线杀跌。概念全线杀跌!就连盘中大部分时间强势的军工和黄金也在尾盘被砸。

7月27日,沪深两市出现高开震荡的走势,结束了上周五大跌的走势并开始出现反弹,市场人气有所修复,赚钱效应稍有好转,但 市场在盘中震荡较大,仍处于震荡期。

对此,在短期上涨趋势不明朗的市场来看,投友切勿亲自下场博弈。更好把握未来股市上涨趋势的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