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老师的古诗整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明明是情诗,为什么屡屡被用来歌颂老师
发布时间: 2023-07-06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明明是情诗,为什么屡屡被用来歌颂老师

这属于借古人成句引申使用,此类例子很多。比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就用来比喻新事物取代旧的、腐朽的事物。再有许浑的“山雨欲来风满楼”可以用来比喻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还有王国维讲的“三种境界”借用了三首宋词中的句子,而这三首词也是写爱情的。此类例子还有很多。

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句,常用来形容老师,是否真的合适

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来形容教师的辛苦与教书育人的初心,也并无不可。

现代人借古诗来比喻现在的人物或者事物,有许多例子的。比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教育人们,尤其是孩子们要珍惜、爱惜粮食,要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

又如:“家书抵万金“,即可作为远行在外或工作或旅游等对家人的思念,也可作为国守边的战士们对亲人的眷念。

书归正传,“春蚕……“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一诗中: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烛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这个无题,其实即为本诗的题目。作者要写的主题,因为在当时有顾虑,不愿意明白说出,所以当时许多诗人均用“无题“来做题目的。

这是一首写封建社会里恋爱不自由的诗歌。前边四句叙述了一对情人经过艰苦的努力才得以会面,可是又不得不在一个困难的情况下被迫分离,时值暮春季节,春风无力,百花雕谢,更加令人伤感,他们只能是暗地里表示永远相爱相亲的决心。

“相见时难别亦难“,前一个“难“是“难得“,后一个“难“是“难舍难分“。

“东风无力百花残“,写的是离别的时节,同时也写出当时失意的情绪。

“春蚕……“这两句的意思是,坚贞的爱情是到死的时候才能画上句号的,生前自是难舍难分。

诗歌的后四句,则描绘了别后思念的苦况和心情,也表达了力求克服障碍,继续取得相见欢会的愿望。

“云鬓“象乌云似的头发,这两句指的是妻子早上照镜子梳妆时,只愁头发改变了原来乌黑的光泽,而诗人也是如此,双方都是从早到晚在为爱情而苦恼。

“蓬莱“,古代的人想象的东海里的仙山。

“青鸟“,神话中的三足鸟,它能够传递东西,借鸟来说传递信息的人。

这两句把自己相爱的人比作仙人,说她住在仙山上,而两人之间并没有多么远的路程(自是对于仙人而言)!

提醒一下,对于古代诗词的引用,或用作比喻,一定要先弄清楚其中的含义,以免引用错误,恐贻笑大方矣!

夸老师的自创古诗急

感谢邀请:

名师育贤

春风拂面万物新,烛光照耀千般明

师承先贤播文明,教化萌童育仁德

育英才

继贤度能承大德,立德树人建丰碑

正人正己本源清,育贤育能世道正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以邻里互助,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一项公益普惠的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即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