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镠——苏杭天堂的缔造者、中国千年名门望族吴越钱氏的开创
发布时间: 2023-07-06

说到钱镠(liu),很多人会觉得陌生。

但是,举几个妇孺皆知的例子,你就知道钱镠是神一般的历史存在。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俗语人人皆知,而“苏杭天堂”的美丽富饶,则由钱镠统治时期奠定基础,声誉鹊起。《百家姓》中,开头便是“赵钱孙李”,“钱”姓仅次于“皇姓”赵姓。这是因为钱镠当时的显赫地位而定。钱氏家族人才辈出。仅在近代,就有科学家中的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国学大师钱穆、钱钟书,外交家钱其琛,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钱永健等。吴越钱氏被誉为千年名门望族。《钱氏家训》则是一部饱含修身处世智慧的宝典,与《曾国藩家书》等齐名。仅此三例,我们就不由得对钱镠顿生敬仰和好奇。

那我们来看看钱镠是怎样的一个神奇人物。

以武功从戎,屡建战功,位极人臣唐朝大中六年(公元852年),钱镠出生于杭州临安县。

相传他出生时突现红光,而且相貌奇丑,父亲钱宽认为不祥,想把他扔弃到屋后井中溺死。

但钱镠的奶奶不忍心,才使他留下一条性命。于是他的乳名就叫“婆留”(“阿婆留其命”的意思)。这口井后来也被称为“婆留井”。

钱镠自幼喜欢习武、研究兵法,擅长射箭、舞槊。这使他后来在乱世中有了用武之地。

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浙西狼山镇遏使王郢拥兵作乱。石镜都镇将董昌招募乡勇平叛,24岁的钱镠便应募投军,随军平定了王郢之乱。

不久,宣州(今安徽宣城)、歙州(今安徽黄山)一带群盗蜂起,聚兵劫掠。钱镠奉命率军一一平叛,因军功而升官。

当黄巢起义军劫掠浙东,进犯临安时,钱镠冷静分析形势,采用多种兵法,以少胜多,击败起义军,使其不敢进攻杭州,因而名震朝廷,继续升官。

当时的越州观察使刘汉宏与董昌矛盾激化,率兵攻打杭州,结果都被钱镠击溃。

进而,钱镠遂率军出击,攻破刘汉宏的老窝越州,使其败走、被擒杀。

于是,董昌得以占据浙东之地,移镇越州,将杭州分给大功臣钱镠管辖。

随后,钱镠逐步奉命平息浙西此起彼伏的叛乱。由此受到唐朝的嘉奖,被任命为镇海军节度使、润州刺史,成为浙江西道的封疆大吏。

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钱镠被加赐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地位等同于宰相。

乾宁二年(895年),董昌在越州自立为帝,建立大越罗平国,任命钱镠为两浙都指挥使。

钱镠觉得老上司此举不妥,便致信劝谏,但董昌未听。钱镠则前往越州面见董昌,再次劝说。董昌才醒悟,向朝廷请罪。

同年五月,唐昭宗削除董昌官爵,封钱镠为浙江东道招讨使、彭城郡王,令他讨伐董昌。

钱镠接受朝廷使命,派兵攻破董昌,使其投江自杀。

于是,唐昭宗任命钱镠为镇海、镇东两镇节度使,又加检校太尉、中书令,将其画像列入凌烟阁功臣,赐铁券,恕其九死。

随之,钱镠位极人臣,成为两浙地区的割据藩臣势力,将治所迁到杭州。

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钱镠被进封为越王,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907年,朱温篡唐称帝,建立梁朝(史称后梁),封钱镠为吴越王,兼任淮南节度使。

五年后,后梁郢王朱友圭弑父篡位,尊钱镠为“尚父”。

尚父最早是指周朝时的姜尚(姜子牙),意为可尊敬的父辈。后世则用以尊礼大臣的称号。

正式建立吴越国,大力开发经营江南天下纷乱,四分五裂。西川(前蜀)、淮南(南吴)、岭南(南汉)、福建(闽国)等地的诸侯纷纷建国称帝。

而且,他们都劝钱镠割据吴越称帝,但都被钱镠婉拒。

吴越地势平坦,缺乏天然地理屏障,易守更易攻。而且四周一直有强敌环绕。

显然,依靠强大的中原王朝庇护,才是吴越生存的上策。

钱镠对此很清醒,没有妄自尊大,而是安定守节。

即使风云变幻,中原政权频繁更迭、皇帝走马灯似的变换,但钱镠一直尊奉朝廷,照常入贡。

后梁龙德三年(923年),钱镠被后梁册封为吴越国王,从而正式建立吴越国。

吴越国定都杭州,这也是杭州最早成为正式国都。

于是,钱镠得以改府署为朝廷,设置丞相、侍郎等百官,一切礼制皆按照皇帝的规格。

不久,晋王李存勖灭亡后梁,建立后唐。

钱镠则继续遣使进贡效忠,被李存勖赐予玉册、金印。

吴越国的影响地域辽阔,新罗、渤海等海外诸国也都接受钱镠的册封,尊其为君长。

钱镠一直尊奉中原朝廷,赢得了几代皇帝的信任和尊崇;交好邻邦,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于是,钱镠统治的苏杭地区,得以偏居一隅,免遭兵祸战乱。

钱镠则得以韬光养晦,保境安民,安心内政建设,深耕自留地。

他扩建杭州城,传承文化,广建佛寺塔。

他下令扩大垦田,专门设置水利部队,征调大批兵卒、民工,修筑海塘、疏浚内湖。疏浚西子湖,开浚钱塘湖,并与运河相通,

钱镠大力治水,被两浙百姓称为“海龙王”。

当然,如此大兴土木、征用民力,自然也引起了一些民怨。

但钱镠坦然说道:

千百年后,知我者以此城,罪我者亦以此城。苟得之于人而损之己者,吾无愧欤!”(罗隐《杭州罗城记》)

历史事实证明了钱镠的自信和判断。

吴越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民生,从而得以蒸蒸日上,繁荣发展。

文化兴盛,文士荟萃,人才济济,文艺著称于世。

改善水利,得游览、灌溉两利,使得杭州、苏州、嘉兴、长洲等地得享灌溉之利,促进了农业发展。

于是田塘众多,土地膏腴,渔盐桑蚕发达,岁熟丰稔。

钱镠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对江南地区开发力度最大、发展贡献最著名者,为“苏杭天堂”的美名奠定了坚实基础,功德无量,彪炳史册。

后唐长兴三年(932年)三月,统治两浙地区41年的吴越王钱镠病逝,享年81岁。

朝廷赐其谥号“武肃”,并且停朝七日以悼念。

《钱氏家训》影响后世钱镠的一生,一直面临时局动荡、复杂多变,危机重重。

但他竟然能屹立不倒,统治一方长达数十年,寿终正寝,而且治理成就卓越,堪称历史奇迹。

文天祥在《武肃王传》中评价钱镠:

“武足以安民定乱,文足以佐理经邦,实有大臣贤者之风。……一片忠君爱民之诚,流露于翰墨间。奄有十三州、一军,可谓兵强国富矣!……四十余年如一日,克守臣节…洵堪为百世之模范。钱王之功德可为大矣!”

钱镠成就,与他的修身治国之术密切相关。

例如他两度订立治家“八训”、“十训”,即向子孙们提出的要求。这些后来合称《钱氏家训》。

其中虽然包含一些封建思想,但大部分是饱含人生智慧的金玉良言。

例如讲求忠孝仁义,爱兵恤民,多做慈善、造福乡里,勤劳奋进,注重礼教、不贪图美色等。

钱镠开创的吴越国,子孙世袭,一直贡奉中原王朝,因而被中朝封为王族,延续了三代五主。

世代相传、遵循的“武肃王遗训”,是其重要成功原因之一。

到吴越王钱弘俶时,继续尊奉中原王朝,顺应时势,放弃吴越国王的割据地位,而“纳土归宋”,使宋朝实现和平统一,黎民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同时,钱氏后人秉承祖训,绍续家风,绵延文脉,造就了钱氏一门世代家风谨严,人才辈出的传奇。

宋朝皇帝称 “忠孝盛大,唯钱氏一族”。

于是,宋朝编撰的《百家姓》中,开头便是“赵钱孙李”,“钱”姓仅次于“皇姓”赵姓。

清朝乾隆帝时,感佩钱氏,写有诗作《表忠观》,还为钱王祠题写楹联。在南巡时,特意御赐“清芬世守”匾额。

到了近代,钱氏一门更是人才“井喷”。文化、科技、经济等领域巨擘云集,仅在世界上被尊为“院士”者就达数百人。

因而,吴越钱氏家族被公认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