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记忆,就会想到死记硬背,还有哪些更好的些记忆方法呢?常见的记忆方法有哪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提到记忆,就会想到死记硬背,还有哪些更好的些记忆方法呢

记忆的方法很多,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谈。

1.口歌记忆法。上高中时为了将历史记下来,我将历史书编成了诗歌。如:五代梁、唐、晋、汉、周,陈桥兵变称北宋,匡胤定都做皇帝,杯洒释权都东京,颤渊之盟献岁币,王元昊大夏称皇帝,王小波、李顺青城起,大蜀政权起义失,……这样记起来既方便又上口,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依然记忆犹新。

2.归类记忆法(将具有相同特征的知识集中在一起)。如我将历史上日月相同的大事件进行归类: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1943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1861年3月3日俄国农奴制改革;1976年4月4日人民群众在天安门悼念周总理;19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归类后记起来比单个更容易。

3.线索图表法记忆。如在背忆蒲松龄的《狼》这篇课文时,我就以:遇狼--惧狼--御狼--杀狼--评论为线索。利用这条线索很快背下了这篇课文。

4.谐音联想记忆法。如:清军入关是1644年,可联想清军入关杀人无数,记为“清军入关一路死尸”;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可记为“地球穿着有污点的衣服”;这种记忆还表现在日常记电话号码和车牌号上,如一同事的车牌号为:LZ168,我就记为:老子1米68很快就记下了。

5.字谜记忆法。在辅导孩子作业时发现孩子经常有些字记不下,我就用字谜来帮她记忆。如:三人一日去观景(春);牛走独木桥(生);有人本领大,能在云上漂(会);大王头上有一人(全);池中没有水,地上没有泥(土);七十二小时(晶),既有趣又好记。

6.分段重复记忆法。很多学生早读花四十分钟记一篇课文,还记不下,我便建议他分段重复记忆:早上5分钟,中午5分钟,下午5分钟,睡前5分钟,结果只用了20分就起到了比40分钟还好的效果。

4.推导理解记忆法。文科学生老爱记数学公式,但经常忘或记错,我让学生在课堂上将公式推导了几遍,大多数学生很快记住了,没记下的在应用时我也不让他翻书看,让他自己再推,几遍下来都就记下了。理科这些公式不仅要记下,更重要的是会推导,能理解它的意义,这样才能记得更长久。

总之,记忆的方法很多,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常见的记忆方法有哪些

常见记忆法有五种:

1)故事串联记忆法

把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按照需求转换为熟悉的图像,物像必须具体、鲜明、最好具备五感,才会显得生动、不易忘记。例如:钥匙扎进鹦鹉肚子,鹦鹉疼的一脚把球儿踢到老虎屁股,老虎大吃一惊跌进了珊瑚丛,弹出一只芭蕉,打爆了天上的气球:钥匙(14)~鹦鹉(15)~球儿(92)~老虎(65)~珊瑚(35)~芭蕉(89)~气球(79)就很容易记住了!

2)谐音歌诀法

谐音歌诀法就是是通过读音的相近或相同音把所记内容与已掌握的内容联系起来记忆,谐音是记忆的窍门。在记忆过程中,把零散的、枯燥的、无意义的识记材料进行谐音处理以形成新奇有趣、富有意义的语句,这就是“谐音歌诀记忆法”。比如记忆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枯燥乏味,难度很大。运用记忆法就很简单:读到本文不妨试试

元素周期表前18位: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

――→侵害鲤皮棚探蛋,养福奶啦,美女桂林留绿牙。(呵呵,容易记吧)

3)思维导图记忆法。顾名思义,学习思维导图就可以提升记忆能力了!

4)定桩记忆法:利用已存在的(或者熟悉但是是虚拟的)桩子,把要记忆的事物创造另一个生动影像。用动作联结这两个影像,可以是以荒唐、夸张的方式,记得住就行。比如利用自己身体各个部位记忆商鞅变法等等知识。

5)图像(影像)记忆法

万流归宗,所有记忆法终究回流的聚集地。

当然不管什么记忆法,任何人潜意识或多或少都在用,但是要真正五倍十倍提升记忆能力,得系统科学学习加上必须的训练,否则难以达成想要的效果!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快速记忆

谢邀请。

在记忆中,强迫记忆重点词或重点字。这样就简单了。

请介绍一下你的记忆方法

今天的方法,我已经用了二十多年,对我很有用,就是我从班级后十名直接逆袭为班级第一名,之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直都是班级或全院的前三名。

你也可以拿来试一试,通过实践判断是否适合自己。 8步记忆法具体如下:

第一步,慢慢读,精读每一个字,一个字一个字的理解着读。可以读一句,停一下,想一想,这一句是什么意思,不懂的地方要用铅笔标上问号,及时问同学或老师。

这一遍的目的就是,一定要理解每一个字词的意思。不懂的地方,第一时间弄懂。 我见过很多的同学,只顾着大声读,却没有花费时间先去理解。死记硬背,效果很差。

第二步,用自己的话翻译一遍,也就是把书中的原话,换成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书中的原话,对你来说是陌生的,很难直接记忆住。

但是,翻译成自己的话之后,就把书中的知识跟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了,这样就建立了新知识跟已有知识的联系。这样,就容易记忆了。

记得我上初中时,背书永远是班级第一名。 我用的方法超绝,把需要背诵的课本原话,翻译成河南话说出来,同桌都笑的差点岔气。

但是她们也服气我,因为我背的快,考的好啊! 而且翻译成河南话的这一过程,也充满了乐趣,它让背书变成了一件很有乐趣的事。

因为这个,周围的同学都爱听我背书。所以背书对我来说,再也不是一种负担。

第三步,边读边记忆所有的词语,尤其是你比较陌生的词语,要重点去背诵。

我见过很多同学背书,就像和尚念经一样,连着背了四五遍,还是一句话也背不完整。为什么呢?

因为,背书时,最忌讳平均用力。 正确的方法是分清主次。也就是,重点词语花费较多精力来记忆,其他词语花费较少精力来记忆;重点词语多花点时间记忆,次要词语少花点时间记忆。

第四步,不看课本,尝试回忆,复述一遍。 划重点:背不完整的时候,努力去回忆,千万不能看课本,或者让别人提醒。否则就白费力气了。实在想不起来的句子或词语,跳过去,继续往下背。全部回忆完了,再看书。

为什么呢?因为这就是记忆的规律,它一言难尽,属于心理学这一门学科,大有学问。

我见过太多的同学,背几句,想不起来了,看一眼,再背几句,又不会了,再看一眼。反反复复,背了半天,却一句话也背不完整。

然后,你吐槽,我背了这么久,为什么还是背不会?真相只有一个,不是因为你笨,而是因为你不会背书,一直用的是错误的方法。

所以,一定要掌握“怎么学习”这一技能,也就是了解学习的规律和方法,然后才能结合自己的情况灵活运用、事半功倍。

第五步,边读边检查,上一步背诵时,都有哪些地方背错了,并用铅笔把背错的句子或词语划出来;

第六步,背上一步划出来的错的句子或词语。注意,只背错的地方,背会为止;

第七步,不看课本,再次回忆着复述一遍;方法跟第四步一样。

第八步,检查上一步背的是否全对了。

这8个步骤就像舞蹈的一个八拍,一般重复这8个步骤两三次,就可以背的很熟练了。

05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