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鲽鱼身子不能吃?青,草,鲢,鳙,鲤鱼的区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为什么鲽鱼身子不能吃

特别有意思的问题,谁说鲽鱼的身子不能吃的?鲽鱼的身子可比鲽鱼头要美味的多了,可能是提问者经常看到的都是鲽鱼头,没有见到鲽鱼身子吧?

我们这里因为靠海,水产加工企业也比较多,鲽鱼的身子是经常看见的,而且因为大多为冻货,所以价格也不贵。

鲽鱼是什么,为什么大多地方都是卖鱼头的居多

  1. 鲽鱼就是比目鱼的一种,它的家族是很庞大的。像我们常见的多宝鱼、鸦片鱼、小嘴鱼、高眼鱼这些都是可以叫做鲽鱼的。
  2. 市场上很多地方鲽鱼头卖的居多,是因为鲽鱼大多是进口的,鱼头在国外吃的人几乎没有。只不过被“博大精深”的中国烹饪技法给发掘出来,变成了美味而已。
  • 因为我们这里水产加工企业特别多,所以市面上也经常看见各种大个的鱼头和鱼刺售卖。
  • 这些一般都叫“来料加工”,因为国外人工费用高,水产加工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盛产鲽鱼的北欧一带,人工成本太高。所以把整鱼拿到这里加工,鱼肉继续出口。
  • 做为副产品的鱼头和鱼刺,基本就在国内销售了!所以很多地方很少看见鲽鱼的身子,其实给我感觉不论鱼头还是鱼身,与我们海边出产的新鲜鱼,味道上有“天壤之别”。鲽鱼头的流行真的应该感谢“湘菜”厨师的“变废为宝”。
3.鲽鱼的身子以前我在食堂工作的时候,经常采购食用。是因为价格比较便宜,而且冷库里一年四季都有。按照我们海边人吃惯新鲜海鱼的口味,鲽鱼肉这种冰鲜,味道真的很一般,而且腥味也比较重。
  • 对于鲽鱼的身子的做法,一般大多都是经过过油炸制后,做成酸甜口或者辣口的。鲽鱼的肉质倒也雪白细腻,比照鸦片鱼和多宝鱼这些近亲,特别适宜冷冻保存。但是要不多加调味料掩盖,它的鱼腥味还是挺重的!可能我们没有吃过鲜活的鲽鱼的原因吧!我觉得不论鱼头还是鱼身,可以说都不好吃!

关于鲽鱼的身子为什么不能吃?这个问题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喜欢我的回答,别忘了点赞、评论、转发。

青,草,鲢,鳙,鲤鱼的区别

四大家鱼

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是指最为中国人所熟悉的四种食用鱼类。分别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经过一千多年的人工选择成为优良的水产品种。在中国的淡水养殖品种结构中,四大家鱼一直占据主要位置。四大家鱼的产量约为淡水鱼类总产量的80%,长江产区最高时鱼苗产量达300多亿尾。四大家鱼广泛分布在中国各大水系,养殖和天然都大量保有。

产生

在唐代以前,鲤鱼被是最为广泛养殖的淡水鱼类。但是因为唐皇室姓李,所以鲤鱼的养殖,捕捞,销售均被禁止。渔业者只得从事其他品种的生产,这就产生了青、草、鲢、鳙的四大家鱼。

在北宋时四大家鱼继续发展到更广泛的区域养殖,在长江,珠江的养殖逐渐兴盛起来。根据周密(1232~1298)《癸辛杂志》的记载,四大家鱼鱼苗的捕获,运输,筛选,贩卖已经达到专业化程度。而且,宋代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而且迅速普及。混养技术不仅充分利用了养殖资源,而且丰富了鱼户的产品结构,降低了生产的风险。

主要特点

四大家鱼都属于鲤形目,鲤科。由于这四类鱼生长迅速,抗病力强的共同特点,适于作为大众食用鱼。而且四大家鱼的生长拐点年龄均比其性成熟年龄大2-3龄,性成熟后仍会继续生长。

青鱼 学名:Mylopharyngodon Peters

青鱼为我国最普通而特有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分布于长江、珠江及其流,黄河、黑龙江及其他北方水系中种群较小。青鱼生活在水中的下层,以摄食螺蛳、蚬、幼蚌为主要食物,并吃虾及水生昆虫。在长江、珠江、西江的产卵期为3-6月;东北稍晚;产卵亲鱼可数十斤及上百斤。以长江、西江为最重要产地,池塘饲养业发达,三年可长到五公斤,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一、青鱼的形态学特征及可量、可数性状:

1,分类地位:

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c,雅罗亚科Leueiscinae,青鱼属Mylopharyngodon Peters

2,形态特征:

体形延长,略呈园筒形,头顶部稍平扁,尾部侧扁,腹部园,没有腹棱,口端位,呈弧形,上颌稍长于下颌。吻钝,无须。眼中侧位。鳃耙稀而短小,下咽齿一行呈臼状,咀喘面光滑无槽绞,侧线完整,体被较大的园鳞,背鳍、臀鳍无硬剌,尾鳍深叉,上下等长,鳔二室,后室较前室长,腹膜黑色,体呈青黑色,背面较深。腹部灰白色,各鳍均黑色。

草鱼:

草鱼地方名混子、鲩鱼、草青等。

草鱼体型延长、躯干部略呈亚圆筒形,尾部侧扁,无腹棱、头中等大,吻宽而平扁,口端位弧形,上颌稍有突出。鳃耙短小呈棒形,排列稀疏。下咽齿为梳状栉齿,鳞片颇大,圆形。侧线微弯,向后延至尾柄正中,背鳍无硬棘,起点与腹鳍起点相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稍远。臀鳍无硬刺,起点距腹部基部较距尾鳍基为近。鱼体呈茶黄式,背部青灰,腹部灰白,胸鳍和尾鳍带灰黄色,其余各鳍较淡。草鱼外观很象青鱼,但两者体色有别。草鱼体色茶黄带灰,偶鳍灰黄色,而青鱼体色呈青黑色,偶鳍在白色腹部的映衬下更加显得青黑。

草鱼分布较广,我国除新疆和青藏高原无自然分布外,各大江河水系均有分布。

草鱼一般栖息于中、下层,也时而到上层觅食。性活泼、游泳快。草食性,鱼时期以浮游生物为主,幼鱼兼食水生昆虫。体长50毫米以上的幼鱼。逐渐转变为草食性;体长约达100毫米,完全能适应摄食水生高等植物。成鱼主要以高等水生植物为食料,如苦草、轮叶黑藻、小茨藻、眼子菜、浮萍、芜萍为最喜食的种类;被淹没的有草地区,常是草鱼的肥育场所,有些旱草也为草鱼所喜食。

草鱼的生殖群众,主要是4~5龄,以体长650~850毫米,体重4~9公斤的个体为主。最小型雌性为4龄,体长540毫米左右,体重2.5公斤左右;雄性为3龄,体长550毫米左右,体系2.4公斤左右。生殖季节在5月上旬到6月上旬,盛期为5月中下旬。

生命力最强的鱼类――鲫

鲫(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鲫属。俗称:喜头、鲫拐子(湖北),鲫瓜子(东北),河鲫鱼(上海),月鲫仔(广东);古称鰿、鲋、寒鲋。英文名:Goldfish , crucian carp 。

鲫体侧扁而高,体长为体高的2.2-2.8倍,腹部圆,头较小,吻钝,口端位,无须,下咽齿侧扁。;背鳍和臀鳍均具一根粗壮且后缘有锯齿的硬刺。鳞较大,整个身体呈银灰色,背部深灰色,腹部灰白色。

鲫鱼为广布、广适性鱼类,对各种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从亚寒带到热带,不论水体深浅,流水或静水,清水或浊水,低氧、酸、碱等环境均能适应。一般比较喜欢栖息在水草丛生、流水缓慢的浅水河湾、湖汊、池溏中,它对水温、食物、水质条件、产卵场的条件都不苛求,能在其它养殖鱼类所不能忍受的不良环境中生长繁殖。鲫鱼又是一种广温性鱼类,水温在10℃左右以至32℃左右都能摄取和消化食物。能在水中含氧量较低的情况下长期生活着,只有当含氧量较低的情况下长期生活着,只有当含氧量低达0.1毫克/升时才开始死亡,在较强碱性(PH=9)的水中也能生长繁殖。鲫鱼又是杂食性鱼类,它们的食谱极为广、杂,其动物性食物以枝角类、桡足类、苔藓虫、轮虫、淡水壳菜、蚬、摇蚊幼虫以及虾等为主;植物性食物则以植物的碎屑为最主要,常见的还有硅藻类、丝状藻类、水草等。在我国南方,鲫鱼几乎全年都能摄食;在北方则由12月至翌年3月停止摄食。而6-8月则为它们最旺盛的摄食时期。鲫鱼的生长速度较慢,当年仅长至50克,第二年长到100-150克,第三年可达300克以上;最大个体可达2.5公斤,常见的个体一般都在250克左右。鲫鱼在南方一般在1冬龄时便开始成熟,北方一般为2冬龄始达性成熟。产卵时期可从3月延至8月,其天然产卵场多在浅水湖湾水草丛生地带,产卵时水温在15-16℃以上,多数在下雨以后,亲鱼逆水游到产卵场去产卵。产卵场选择在湖湾、河川沿岸水草丛生的浅水区,也能在池塘等静水环境中产卵。产卵多在半夜或清晨进行。卵分批产出,受精卵具有粘性,粘附于水草上发育。鲫鱼的性问题相当复杂,曾有雌雄同体现象的报导,也有人说鲫鱼有雌核发育的能力。在自然界中,雌鱼比雄鱼多,雌雄鱼的性比约为4:1。

鲫鱼在中国除青藏高原外各地各种水域皆产。

鲫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