磴怎么读?磴打三个数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磴怎么读

磴的拼音:dèng

磴组词:

石磴、磴道、岩磴、梯磴、烟磴、云磴、硌磴、磉磴、风磴、跳磴、青磴、磴磴齿齿、磴角、悬磴、砂磴语、盘磴、飞磴、松磴、磴路、磴石、碥磴、格磴儿、回磴、矻磴、危磴、山磴、碧磴、斗磴、磳磴、蹊磴

石磴造句:

1、花棚石磴,小坐微醺。歌欲独,尤欲细;茗欲频,尤欲苦。

2、后有醉翁醉流连,跻攀石磴披云烟。

3、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4、在一棵大榕树树荫下,两个衣衫破旧的小孩坐在光洁的石磴上。

5、不料忽然一脚踏空,沿着石磴滚下去,然后重重摔在地上。

6、僮饥马赢石磴滑,战栗流汗皆成冰。

7、春山古寺绕沧波,石磴盘空鸟道过。

8、蓬头散发、杀气腾腾的德纳第大娘叉开两腿,身体向后仰,使出全身力气把石磴对准沙威的脑袋抛去。

9、“北宋年间,福州有一条从东山村出发、经鼓岭牛头寨、沿南洋至亭江镇康坂村的石磴路,这条路可通连江县或古闽安镇。

10、只见这古洞之内,毫无装饰,仅在洞壁深处,一座石磴之上,盘坐着一位全身枯黑干扁的怪人。

11、秦迪在此仰望南天门,神霄绛阙,去天尺五,石磴蜿蜒一线,上接苍穹,要不是秦迪身怀奇技,有恃无恐,真不免望而却步了。

12、他们便乘舟南泛至鸡额山,然后沿盘旋的石磴徒步而升,见十九溪峰如列屏几席,山巅白雪皑皑,山腰白云如带,千村烟火,万里田畴,尽收眼底。

13、李散平匆匆而行,鼓动全身内力,施展天山剑派独门轻功飘雪步,迎着忽忽的寒风,一步跃过七八阶青石磴,如星丸掷矢,衣袂噗噗作响,紧贴身胸。

磴打三个数字

磴打三个数字是4 6 7
磴字由石,癶,豆组成。

汉语汉字
磴,读dèng,意思有(1) 山路上的石台阶 (2) 又如:磴石(即石级);磴道(登山的石路);磴栈(在山岩上用木架成的路)。
中文名

读音
dèng
意思
台阶或楼梯的层级
笔画数
17
(2)径)。
(3) 台阶或楼梯的层级。
(4) 郑码:GXJU,U:78F4,GBK:EDE3
(5) 笔画数:17,

请问内蒙古巴彦淖尔蹬口县的“蹬”的读音为“deng1”还是“deng4”

  • 磴 dèng,四声。

  • 是“磴”而不是“蹬”,读四声!!!

  • 是四声 因为我就是那的人这个我是非常清楚的 呵呵

一个石一个登念什么

磴 读dèng。
意思有:
(1) 山路上的石台阶
(2) 又如:磴石(即石级);磴道(登山的石路);磴栈(在山岩上用木架成的路)。

磴怎么读什么意思

磴的读音是【dèng】,意思是石头台阶。

基础释义:石头台阶;量词。用于台阶或楼梯的层级:那楼梯有八阶。

详细释义:〈名〉山路上的石台阶道皆砌石为磴。又如:磴石(即石级);磴道(登山的石路);磴栈(在山岩上用木架成的路)〈量〉用于台阶或楼梯。如:这楼梯有十多磴。

组词:云磴,矻磴,磉磴,碥磴,磴道,烟磴、飞磴,蹊磴,磳磴,磴角,梯磴,磴栈。硌磴,岩磴,风磴,危磴,回磴,斗磴、山磴,磴石,青磴、盘磴、磴路,跳磴,松磴,悬磴、格磴儿,砂磴语,磴磴齿齿。

云磴晚照:

云磴:高山上的石级。唐皮日休《奉和鲁望四月十五日道室书事》:“松膏背日凝云磴,丹粉经年染石牀。”元倪瓒《题画》诗:“水榭汀桥曲曲,风林云磴层层。”明何景明《镜光阁》诗:“风铃齐送响,云磴曲盘空。”

云磴位于福建省连江县定海北阙,为一小崖峰。缘石阶而上,左山门处旧有“云磴”崖刻。云磴峰下山谷中有一小石桥,长约6米。

桥旁筑有三元殿,为秋季登高游览胜地。据《连江县志》载,明参将安国贤曾于秋日同黄贞吉、林兴祚游云磴,憩三元殿,触景生情,留有摩崖石刻。诗句描述古刹钟声敲响黄昏,晚霞从树缝中射出,光彩辉耀,七色交织,令游人留连忘返的情景。

掷,撬,倘使,咒,茬,蹬怎么读

掷,
zhì
扔,投,抛:投~。弃~。~远。
撬,
qiào
用杠棒或尖利的工具借助支点拨动或挑(tiǎo)起东西:把瓶盖~开。溜门~锁。把这块大石头~下来运走。~杠(亦称“撬棍”)。
倘使,
倘使
。用在偏正复句的偏句中,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倘若、假使。
咒,
读音:
释义:1.某些宗教或巫术中的密语:~语。符~。念~。 2.说希望人不顺利的话:~骂
茬,
读音:
释义:1.庄稼收割后余留在地里的短茎和根:~子。麦~。


〈名〉
磴,石级 。如:蹬道(有台阶的道路)
马镫

〈动〉
踩;踏
又如:蹬空(踏空);蹬脱(踢开;甩脱,抛开);蹬足(以足顿地);蹬踏(登;蹬上高处)

道皆砌石为磴的读音

道皆砌石为磴的读音为:dào jiē qì shí wèi dèng。

原文:

《登泰山记》

清代   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