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牺牲于缅甸的黄埔英
发布时间: 2023-07-11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开始进攻缅甸。为确保中缅公路的畅通,同时中国应英国政府要求,国民政府于1942年年2月组建了中国远征军,3月开赴缅甸协助盟国作战。中国远征军先后在驻扎缅甸和印度,同日军多次作战,战果显著,同时也损失巨大。1945年4月远征军完成任务后撤回国内,远征军编制撤销。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远征军先后出动近40万余人,其中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军官有1.2万余人,占总数的70%。中国远征军在三年中,伤亡高达15万余人,而其中将官5700余人伤亡,近一半黄埔军官伤亡。在多次战役中,累计消灭日军10余万人。

牺牲的主要黄埔将领有:

1、戴安澜

戴安澜,字衍功,号海鸥,1904年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黄埔军校三期毕业。时任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少将师长。1942年奉命率第200师开赴缅甸作战。先后参与同古会战、东瓜保卫战、,棠吉之战等战役,击毙日军无数。1942年5月中英盟军全面溃败。戴安澜率200师准备回师国内,率部突围,在野人山70余日。1942年5月16日在指挥作战时,不幸被击中肺部。5月26日因伤牺牲。时年仅37岁。

展开全文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戴安澜牺牲后,国民党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并为其举办国葬,1956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2、胡义宾

胡义宾,字履冰,1906年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时任中国远征军第5军96师少将副师长。1942年3月率部入缅作战。4月中旬奉命阻击日军,为主力部队争取转移时间。在完成阻击任务后,96师分兵两部撤退。胡义宾率一部在后方跟进。后因日军大军围剿,被迫改路与前军汇合。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6月30日在缅北埋通遭日军重兵伏击,敌我差距巨大,胡义宾身先士卒,率军突围,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5岁。 2015年8月24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3、凌则民

凌则民,字坚瑜,1911年12月生于湖南省平江县。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时任第五军九十六师二八八团少将团长。1942年2月,随第5军入缅作战。4月在彬文邢城率228团重创日军,因战功升任少将衔团长。19日奉命据守白达山高地,阻击日军,掩护大部队驰援英军。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凌则民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在日军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下率部坚守8天 。在完成阻击任务后,凌则民率余部突围,不幸中弹阵亡,时年31岁。1986年被湖南省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4、柳树人

柳树人,1905年出生于贵州安顺县。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时任中国远征军第5军200师599团团长。1942年随200师入缅作战。随200师参加多次对日作战。后因英国盟军作战失利并且私自撤退,导致中国远征军陷入苦战。后奉命随部。200师在通过细摩公路时,遭日军伏击,师长戴安澜负伤。柳树人率团营救并担任后卫,掩护全师突围。激战中,柳树人和副团长刘杰壮烈殉国。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民政府追赠柳树人为陆军少将。2015年8月24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5、闵季连

闵季连,名国琦,字季连,1896年出生于四川省奉节县。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时任中国远征军第36师少将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1942年,随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同年5月,在中缅边界怒江惠通桥率部阻击日军,不幸遭遇日寇飞机扫射轰炸,壮烈殉国,时年46岁。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6、李竹林

李竹林,又名华侬,1906出生于长阳县巴山。黄埔军校第七期毕业。时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兵站部少将参谋长、滇缅警备司令。1942年,随远征军入缅作战。1943年,在缅北作战中,胸部负重伤,医治无效壮烈牺牲,时年37岁。

7、张剑虹

张剑虹,原名张炎,1902 年生于安徽凤台。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时任第五军少将高参,1942年随第五军入缅作战。随第五军参加多次对日作战。1943年中英盟军全线溃败,随第五军撤往野人山,牺牲于野人山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8、李颐

李颐,湖南省醴陵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时任中国远征军第六军预备第二师第五团上校团长。1943年重组远征军,率部在滇西、腾北开展游击战争。1944年奉命参加腾龙战役。7月初,率部进攻腾冲城,激战45天李颐所部伤亡惨重。9月13日,李颐在指挥战斗中不幸被日军冷枪击中,以身殉国。14日,我军攻下日军最后一个据点,完全占领腾冲城。后国民政府追赠李颐为陆军少将。

9、唐铁成

唐铁成,字孟刚,湖南零陵南乡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时任驻印军战车训练班、副主任。1944年7月在印度蓝姆迦训练基地殉国。 牺牲后葬于印度东部加尔克汉德省"印度兰伽中国抗日远征军烈士公墓"。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0、陈海泉

陈海泉,又名剑秋,1906年5月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县。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时任第66军新编第29师第87团上校团长。1942年3月随军入缅作战。4月30日奉命率87团赴古开城北高地,要求固守3天。三天中,日军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日军发动多次进攻,均被击退。5月2日下午,陈海泉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最终壮烈牺牲,时年36岁。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