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和岳飞都是汉民族抵抗异族的代表人物,怎么看待岳飞成为民族英雄而冉闵却鲜有关注?祖逖与冉闵谁的功绩比较大你怎么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冉闵和岳飞都是汉民族抵抗异族的代表人物,怎么看待岳飞成为民族英雄而冉闵却鲜有关注

冉闵(-352年),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称。350年称帝,国号大魏,史称冉魏。352年冉闵突围不遂,为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斩于遏陉山,后被追谥为武悼天王

蔡东藩评价冉闵说,冉闵趁石氏内部混乱,消灭了石虎一族,又下灭胡令,称帝于邺城,然后隔着长江向东晋喊话,如果我们联合起来,那么中原可以复兴,可以扫除羯

胡,恢复大汉的传统。但是,冉闵也不过如同段匹磾这样的人物。

段匹磾是辽西鲜卑人,晋朝的官,做到幽州刺史。刘琨来投奔他,约为兄弟,共同攻打石虎羯胡政权后赵。刘琨是汉室后裔,五胡乱华之时,他坚守晋阳九年失败,投奔段匹磾,本以为可以与段匹磾一同消灭后赵。但是,段匹磾却因内部原因,把刘琨给杀了,民心失去,段匹磾又为石虎所败。他投降做了后赵臣子,却在街上坚持穿普朝朝服,号召汉人等反对后赵,被石虎所杀。蔡东藩说,这不见得段匹磾就一心归晋,否则怎么把刘琨给杀了呢。段匹磾并不是为了国家统一或者忠于中原王朝而要留用刘琨,只不过是为了自己扩大势力和地盘。只因形势不同而采取的不同对策,按现在的说法是投机主义。

而冉闵的情况很是类似,冉闵杀胡人,也是为了生存计,或者出于仇恨,因为胡人滥杀汉人,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扩大自己的势力。冉闵的祖先是汉朝官员,冉闵当然是汉人。目睹汉人被胡人当两脚羊吃掉,下杀胡令是为报复,也是想以此赢得民心。

他建立后魏后,向晋朝喊话,晋朝没有理他。大约晋朝也是看清了冉闵的野心。果然,不到5年,冉闵就失败了,败于扩大地盘,败于对燕国的自保之战。

虽然,冉闵杀了很多胡人,对汉人的确有功劳。但是能以英雄相称么。英雄最主要的特点是道义上的英雄,不为私心而谋大众。私德有亏,是称不上英雄的。

而岳飞是将大义放在首位,精忠报国,几乎是到愚忠的地步,对于朝廷的安排虽然有意见还是一一执行,12道金牌才把岳飞召回,岳家军深得民心,纯粹出于救国爱国之义,是冉闵万万不能比较的。

吕思勉评冉闵,遂为之恕。彼闵蒙乃父之余荫,受石氏之豢养,予以高官,给以厚禄,大马犹知报主,闵犹人耳,何竟不顾私恩,对宠我荣我者而反噬之?况羯虽异族,远系从同,必欲尽歼无遗,设心何毒?是可忍孰不可忍?而谓其能顾祖国,必无是理。

祖逖与冉闵谁的功绩比较大你怎么看

从时间角度来说,祖逖功勋主要是317年到321年;冉闵功勋主要是349年到352年

317年到321年,北地主次角分别是前赵刘耀,后赵石勒。

刘耀在忙着平定靳准叛乱,靳准这个刘家外戚诛杀了平阳的前赵皇家一族,在外地的刘耀慌忙中登基,起兵讨伐;靳准完蛋之后,刘耀又开始平定关中羌氐反叛,迁徙氐羌20万人到首都长安定居;然后又去打仇池国杨难敌去打前凉张家,一遭打下来,迁徙了仇池国民众收服了前凉,时间也到了325年。也就是说,在317年到321年,前赵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西部疆域,对东部疆域约束力较小

石勒呢,自从312年葛陂之战失败后,听从张宾建议,势力主要向北发展,以襄国为中心,攻伐的是山东,河北,山西还有辽宁幽州。317年击败刘琨之后,攻略了山西代国,之后,兵力主要是打辽宁的段氏鲜卑,并于321年,彻底击败段匹磾,占据辽宁。葛陂之战虽然失败,但河南安徽等地,仍然是石勒势力范围,保壁大帅大都投靠了石勒

祖逖在这个时间段开始的北伐,可以说时机正好。他的功勋是收复河南大部分,并修筑城池抵御石勒南侵。在攻击乞活军陈川部时,引来了石虎五万大军,(这陈川311年对石勒称藩,传说中冉闵他爹冉良就是陈川部下),和石虎交战,晋书和资治通鉴记载不一样,一个说是祖逖击败了石虎,另一个说是石虎击败了祖逖。不去论谁胜谁败,结果是陈川部连民带兵,被迁徙到了后赵上白。这一战之后,石勒帮祖家修葺了祖坟,二人交好不在攻伐。祖逖忙着发展河南,石勒忙着打鲜卑

冉闵功勋,就很简单了,那时候后赵击败了前赵铁勒什么的,形成了以羯为核心,羯氐羌汉联合政权,还有宇文鲜卑匈奴什么的外围势力,响当当的北地大角,冉闵就干了一件事,灭了后赵,五胡乱华,让他直接搞死一家,羯族!

祖逖和冉闵,都是时代英雄,各有各的作用。不过相比较而言,冉闵功勋更大!

五胡乱华时期的冉闵大帝为何在历史上名气很低,很少有人知道他你怎么看

魏晋南北朝、五胡乱华到隋朝接近三百多年,中间战乱频繁,年代跨度过大,名族之间相互屠杀,对人类文明后人贡献意义不大,史记过少,所以名气过低。

冉闵的功过是非该如何评价

冉闵功在救汉民,保文化,过在于不肯与东晋合作,错失收复中原的机会,为北魏的崛起提供机会。

冉闵废除后赵残暴的统治,杀胡令,一夕之间令百万胡人丧命,以人为食的羯族,更因此而遭到彻底的灭族。

冉闵虽然是被胡化,在行为性情颇为强势,但至少允诺汉文化的延续,对待百姓也都爱护有加,因此受到百姓的殉国。

冉魏国土狭小,经过动乱后人口也凋敝,而周边却是强敌林立,唯有东晋既是汉族正统,又有实力协助冉闵。

东晋合作的基础是,冉闵去除自立为帝,然而东晋孱弱的军事能力被冉闵轻视,拒绝了合作的可能,断送东晋统一的希望。

冉闵最后的战败,与国力有着巨大的关联,战乱导致农耕无法进行,冉魏出现大面积的饥荒,导致民心动荡。诸胡联手围攻,冉闵不幸被俘获,冉魏也就此亡国。

所以,冉闵深受胡人影响,虽有智慧能够百战百胜,但忽视国力差距不肯与东晋联手,反而妄自称帝,这只是那个时代的局限,我们不应该过分的谴责!

读了南北朝历史,对冉闵并无好感,谁告诉我他比吴三桂强在哪里

品评历史人物,不见得比西西弗斯推石上山容易,太史公曰过的内容,可是包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跌宕起伏的人生阅历。小子不才,不揣浅陋,若有不当,请不吝斧正。

历史人物的品评该聚焦客观效果,客观效果利国利民,应该褒奖。否则每位独夫都可以大言不惭宣扬自己为国为民。品评冉闵同样适用此原理。在不少人看来,冉闵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华夏,因为其主观存在自私的一面,所以,就否定之。可是,从客观看,冉闵的《杀胡令》的确让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北方汉民族,获得难得的喘息之机;再者,也让五胡政权看到,其民族压迫杀戮政策的巨大危害,因而主动弱化此政策。不过退一万步说,冉闵主观上真的是百分百为了自己吗?也不见得。人性本身是错综复杂的,在特定历史时空的容器中,受到约束,呈现出与历史时空相一致的外貌。窥看内里,多少有点情感因素在。

由此观之,从中华民族统一的角度看,吴三桂如果能“从一而终”,也不失为一世枭雄。可是,到了晚年,又竖起反旗,导致生灵涂炭,客观效果必然是负面的。

推而广之,客观效果的评价标准同样适用于今人。即使抱着再好的初心,但是并未带来良好效果,这样的初心到底是恶是善?所以,所有的政策,都要时间来检验,活在当下的我们,既然无法看到未来,也只能品评历史人物了。肉食者,慎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