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最后的挽歌:除诸葛瞻、诸葛尚外,至少还有几个蜀二代、三代战死绵竹?雷军怒怼华为之后,华为有任何反应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蜀汉最后的挽歌:除诸葛瞻、诸葛尚外,至少还有几个蜀二代、三代战死绵竹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在保卫蜀汉的最后一战中,蜀汉开国功臣名将的后人们虽然没能保住先辈创下的基业,但却以死报国,舍生取义,表现出了崇高的气节和极大的勇气。

蜀汉终极保卫战

(昭烈皇帝 刘备)

公元 263 年 8 月,曹魏政权的实际控制者司马昭决定伐蜀。钟会主力被蜀汉大将姜维阻于剑阁,邓艾率偏师偷渡阴平(甘肃文县),直取成都。

蜀汉派卫将军诸葛瞻率诸葛尚,张遵,李球,黄崇等出师抵御邓艾。诸葛瞻不采纳黄崇「快速进兵,抢占险要地形」的建议,使邓艾军长驱直入平原腹地,诸葛瞻被迫退守绵竹。

在绵竹之战中,诸葛瞻诸葛尚父子,李球黄崇先后战死。张遵也率军冲入敌阵,力战而亡。绵竹之战失败后,刘禅在谯周的建议下投降,蜀汉亡国。

诸葛亮张飞之后

(诸葛尚)

在这场战役中,诸葛瞻是诸葛亮之子,诸葛尚乃诸葛亮之孙。一门三父子,终身保蜀汉!

诸葛亮 46 岁时才育有一子,即诸葛瞻,诸葛尚是诸葛瞻之子,文武双全。绵竹之战战死时,诸葛瞻 36 岁,诸葛尚仅 19 岁,回想起公元234 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时年 53 岁,19,36, 53 ,各差 17 岁,这是天意么?

张遵是张飞之孙,张苞之子。张遵之死有祖父遗风,不愧五虎上将之后。

李恢黄权之后

(黄崇)

这二人大家或许不太熟悉,均为蜀汉重臣。李恢任建宁太守,即今天云南的曲靖玉溪一带,组织调运南中各郡物资,支援蜀汉中央财政。金庸「鹿鼎记」中的建宁公主曾欲远嫁云南王之子,这个设定还是符合历史地理的。

绵竹之战中阵亡的李球便是他的侄儿,他的亲生儿子李遗娶关羽之女关银屏为妻。能与五虎上将联姻的,自然非寻常人家。

建议诸葛瞻抢占险要地形的黄崇,时任尚书郎,乃蜀汉重臣黄权之子。

黄权早年曾劝说刘璋拒绝刘备入川,归顺刘备后,又建议直取汉中。关羽失荆州,力劝刘备不要伐吴,刘备不从,拜其为镇北将军防备曹魏。夷陵之战失败后,黄权不得已降魏,父子各事一朝,也算是奇迹了。

赵云刘备之后

(赵云次子 赵广)

这二位也有后人展现出了极高的气节,虽然他们均未直接参与绵竹之战,但也与其息息相关。

赵广是赵云次子,随姜维赴沓中屯田,即今天的甘肃舟曲县。邓艾钟会伐蜀时,赵广在沓中战死。赵云的长子赵统在跟随刘禅赴洛阳的路上病逝。

绵竹之战失败后,刘禅决意投降,其第五子「北地王刘谌」力劝继续战斗为国而死,刘禅不从。刘谌即先杀妻儿,然后在祭祀刘备的昭烈庙中自杀。

总结一下,在绵竹之战中,诸葛亮之子,葛瞻,之孙诸葛尚,张飞之孙张遵,李恢之子李球,黄权之子黄崇战死。之前赵云之子赵广战死于沓中,战后刘备之孙北地王刘谌殉国自杀。

另外补充一个冷知识,其实曹魏伐蜀的有三位将领,除了钟会邓艾,还有一位诸葛绪,也是诸葛亮的老家琅琊人,出自琅琊诸葛氏。

再想想魏国的诸葛诞,吴国的诸葛瑾诸葛恪父子,以及蜀国的诸葛亮诸葛瞻诸葛尚祖孙三代,三国时期的琅琊诸葛氏果然不同凡响,搅动天下风云。

雷军怒怼华为之后,华为有任何反应吗

不用反映,华为心里都没看上小米,虽然雷军还是大牛人。

华为这些年战思科,赢爱立信,全球布局赶超苹果,集团军作战都没失败过,连美国政府都害怕。

小米的股东之一美国公司高通,雷军为自己利益免不了和普通人差不多了。

攻取剑门关的魏国主将是谁

夺剑门者,司马昭也。先别反驳,且听我细细道来…

剑门关简介

剑门关位于今剑阁县城南15公里处,大小剑山之间,由于其底部天然隘口最窄处仅50米,使其成为最为天然的天下第一关隘。 剑门关在蜀汉时期多被称为“箭阁”或“剑阁”,传闻诸葛亮行军至此,见大剑山中断出如天开一线,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便下令在此天堑垒石建关。自此以后,剑门关便成为入蜀的咽喉之地,兵家的必争之地。诸葛亮五出祁山,姜维多次北伐中原均经过于此。但由于剑门关战事不断,关楼已多次被毁,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剑门关已是于2010年由同济大学设计重建的。

在冷兵器历史上,并无任何历史记载有曾有军队从正面攻破剑门关。唯一的一次破城也是北宋王全斌通过两面夹击的战术才得以攻破,可见其在古代战争中的军事地位。

曹魏伐蜀

公元463年,魏伐蜀,司马昭为大将军,统筹三军。钟会为主将,统兵十万,由斜谷和骆谷主攻。邓艾为征西将军,统兵三万,与姜维周旋。诸葛绪率军三万负责在武街、桥头等地截姜维后路。 钟会在一举拿下汉中多处据点之后,蜀军依剑门关天险与钟会军队僵持至十月,由于天气严寒,且运粮路途遥远,钟会已开始考虑退兵事宜。 反观右军邓艾,精明的采用迂回策略,越过数百里荒芜之地,凿山开路,直取江油,后又于绵竹斩杀司马瞻父子。姜维闻讯司马瞻父子被杀,便令从剑门关撤军前往巴郡。钟会顺势占领空城剑门关。

如此看来,钟会的正面军队基本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纯粹打了个酱油,捡了个空城,岂能功劳归之于钟会?而迂回进入蜀国腹地的邓艾起最为关键的作用,但邓艾却没有去剑门关,说邓艾夺取的剑门关也太过于牵强。如果非要说是谁夺取的剑门关,那只能是统筹三军的大将军司马昭,因为纵观全过程,是正确的战略部署逼迫姜维弃关而去。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请点赞和关注,谢谢支持。

为什么说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之妻在蒙古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大家好,我是老虫,今天来说说蒙古帝国汗位继承问题。

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汗位由其三子窝阔台继承。但到1250年之后,汗位开始由成吉思汗四子托雷的后人继承。而这种变化,就是靠着托雷的遗孀——唆鲁禾帖尼的谋略。

唆鲁禾帖尼是拖雷正妻,一共育有四子,分别是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蒙哥和忽必烈都做过蒙古帝国的大汗,旭烈兀在西亚开创了伊儿汗国,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争位汗位长达四年之久。由于她的儿子都做过帝王,她也被后世称为“四帝之母”。

1、拖雷和窝阔台

成吉思汗的正妻生有四子,分别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他们为蒙古帝国的奠基立下了汗马功劳,成吉思汗也给他们安排了不同的职位,术赤管狩猎,察合台掌法令,窝阔台主朝政,拖雷统军队。这四人虽然是一母同胞,他们之间也有亲疏远近,察合台和窝阔台的关系密切。长子术赤是在他母亲被俘期间出生的,察合台和窝阔台就经常诋毁术赤的出身“有问题”,只有拖雷愿意和术赤来往。

拖雷是个出色的军事家,他常年跟随在成吉思汗身边,立下无数功勋,掌管着蒙古帝国80%以上的军队。按照蒙古“幼子守家业”的习惯,本应该是拖雷继承汗位,但成吉思汗考虑到蒙古需要一个懂政治的首领,于是就立下遗嘱让三子窝阔台继位。但按照蒙古当时的制度,继承人必须由部落议会决定。所以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并没有立即继位,汗位空缺了2年,期间一直是由拖雷监国。

直到两年后,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