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家谱的话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找到自己的真正祖籍?有没有关于寻根的诗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没有家谱的话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找到自己的真正祖籍

祖籍是什么?词典上解释为祖先、祖辈的家族长久的居住地方。那么问题就来了,根据我务本堂《汪氏宗谱》记载,我们祖上的迁徙地是颖川-平阳-闾川-婺源-饶州-桐城罗岭-安庆茅荻山,该无所适从了,其实我认为事实上的祖籍地应该是自己的祠堂所在地,所以寻根就是找到自己的老祠堂和老家谱。

自古有木本水源之说,如果把自已比做一个树叶,那么家族就是一棵大树,你从未梢一步步向前寻觅,直到根系。这个寻根过程就是:郡望→堂号→字辈→家谱,而家谱的核心内容就叫世系图,记载了从下到上的祖宗名讳、子嗣、婚姻、生卒、葬地等都赫然于列,一目了然。

但要怎样寻根呢?

1.先要确定郡望。唐以前中国人口少,人们大多以郡望(始祖封地)、出生地、住所地和任职所在地来做身份的标识,如东汉孔融称为孔北海,唐代韩愈称为韩昌黎,柳宗元称为柳河东或柳柳州等,这种以地名称人,在那时候是表尊敬,也是籍贯定义。

2.再要确定堂号。祠堂文化,是从宋程朱理学之后兴盛的,堂号是祠堂匾额的名称。程学虽在北宋,但朱熹是南宋,祠堂倡导是在南宋长江以南范围。从即所谓的家庙文化,此时北方为金、辽控制。明清时期,随着人口的增长(在清朝以前的人口最多统计数为7000万左右。到了乾隆59年,人口已经将近一亿一千三百万)和人口大规模的迁徏流动,人们为要求进一步细化所在姓氏的支系,他们在始迁地再进一步建造分支祠堂,并用蕴意丰富的’堂号’来“识远近,辨亲疏”。

3.找到字辈。字辈,也叫做字派,是指名字中用于表示家族辈分的字(多为名字中间的字),俗称派。字辈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中国古代一种特别的“礼”制,它一直延续到现代。由于各种原因,自五、六十年代以后,字辈谱对世人变得陌生,这种现象在年轻一代更是明显。因为古代有“避讳”原则,一般同姓不同支之间同字辈非常少,而它作为基本辩识度,对于寻根有就了更显明的意义。

4.古人家谱三十年(一代人)为一续,清康熙二十五年颁布上谕十六条,以列谱端,所以那时候家家有谱,人人靠谱。也就是说寻根就是寻找老谱,但因为兵燹等原因,能传到个人手上的老谱少之又少,所以各大图书馆成了家谱的归宿地,我手上就有各大图书馆的家谱名目,依据前文提到的姓氏、郡望、堂号、字派找到相应的家谱名目,确定馆藏地,然后追本溯源,你的祖宗信息就会一目了然。

 这些都是通用的方法,看似简单,实则复杂,不仅靠个人锲而不舍的努力,又要一定的缘分,因为家谱的留存,许多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只要注意过程的蛛丝马迹,就一定会有收获。

有没有关于寻根的诗句

(一)风雨漂泊异乡路,浮萍凄清落叶飞。游子寻根满愁绪,一朝故土热泪归。 (二)游子殇情慈母泪,梦里乡关望归帆。此身何系根源竟,万里愁思盈客船。

想要寻找自己的家族家谱该怎么找

最近寻根问祖火热,许多人都想知道自己祖先的历史,自己从何处来,几世祖都姓甚名谁,做过什么,但苦于不知道自己家族的家谱在哪里,所以问“如何寻找自己家族的家谱”。这么问的,一般都是已经进入城市的人。中国在1980年的时候,尚有80%是农民,但到了现在,已经约有60%的人为城市户口(常住+户籍),不在乡土中,自然不知道怎样找到自家家谱。

我这里有几个办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如何简单粗暴地寻找到自家家谱?

在确知自己祖辈所在村庄的情况下,直接打电话去该村村委会询问。询问方式是:“您好,我叫***,是咱们村的后裔,很早以前就出去了,我想知道咱们村是否存有*氏族谱?”

通常,村庄每隔三十年,都有专门负责整理族谱的数位老人,族谱代代相传,族谱修缮、增添完毕以后,抄录、复印好几册,分发到每一支的几个人手里。可以说如果你去询问,多半是会有的(是真的有,不要自以为不会有就不去问)。你可以自行前往村里,和存有族谱的人家商议,一般都会拿出族谱给你看,你可以从第一页拍照或扫描、复印,一般族谱就200页左右。回来以后整理一下,这样就可以缕清自己的脉络了。

如何查询村委电话?

现在村委联系电话全都上网了,如果你知道你祖先来源的村庄,直接网上搜索村委电话即可。譬如某王姓青年得知自己祖先是淄博岭子镇小王家村人,他就可以直接搜索该村村委电话打过去询问。

另外一个方法,即通过祖辈或父辈熟悉的村里的人,打听这件事,族谱是分发在村里人手里的,多打听几个,多半会找到。

如何确知自己或祖辈来自哪个村?

很多人家离开乡村很久了,不知道自己祖辈的村庄何在。可以询问自己的祖辈以及祖辈的亲朋,要多问,他们多半知道。另外,只知道自己是“”*堂*的那种,是很困难的,因为族人的分支很多,各同姓村庄虽然有同样一个祖先,但族谱也是不太一样的,与自己不相干的多半不记。所以最好还是通过打听自己来源村庄寻找,这样最简便,也最有效。

我已通过这种方法寻找到自家族谱,追溯到明朝大迁徙时期的始迁祖,有名有姓有事迹。当然族谱的最前面还记述了始迁祖以前的源流,直接追溯到宋朝一位最有名的祖先。再根据这位祖先,可继续往上追溯,则千百年来祖祖辈辈的名姓,就都知道了。我将竖排的不太好分辨次序的族谱,在电脑上整理成金字塔结构的脉络,以后有了儿女子孙,就可以告诉他们:

呶,你不是问你来自哪里吗?祖祖辈辈都有怎样的人生吗?自己看喽~

为什么中国人成功后喜欢寻根问祖

为什么中国人成功后,都喜欢寻根问祖?要我说,寻根问祖是次要的,在乡里乡亲们面前显摆显摆才是主要目的。这样既可以为自己的成功造声势,又可以在地方上显赫门庭,光宗耀祖。

这个缘由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汉高祖刘邦的衣锦还乡。当年,汉高祖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后项羽兵败,乌江自刎。刘邦除去主要竞争对手后,名副其实的成为了西汉王朝的第一个大一统皇帝。

汉高祖刘邦还没有等到天下完全平定,就迫不及待的提出要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在衣锦还乡的途中,刘邦还作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作《大风歌》,以此来赞扬自己的丰功伟绩与文韬武略。

还有一个典故就是,“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谁知之者”!说的是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大军攻克咸阳,有人劝项羽立即定都咸阳,为以后平定天下早做打算。可项羽因为思乡心切,执意东归,才说出上面的这番话。后来的五年楚汉战争中,项羽兵败,成王败寇,留下了一段段凄美的传说。

当代中国人好大喜功,虚荣心特别强,最要面子,最爱炫耀,最喜欢显摆。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自以为是,总觉得自己有多么的了不起,喜欢别人吹捧,喜欢别人拥戴,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甚至于飞扬跋扈,盛气凌人!

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成功与否,我们都应该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探讨真理,仰望光明,教化万物,匡扶正义!让祖德流芳百世,流芳千古!

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么如何寻根问祖呢

纵观世界,只有我中国在祭祀先祖这件事上比较郑重!西方人信上帝,我们中国人信先祖。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女娲补天,从三皇五帝到秦皇汉武,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历史也就是一部我们祖先光荣的奋斗史。所以,对于如何追寻先祖,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我辈当自强,延续祖先的辉煌,目前我们中华民族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刻,我们每个人做好各自的事,早日实现中国梦就是缅怀先祖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