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的意思是什么(农历十二月为什么是腊月,都有什么风俗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农历十二月为什么是腊月,都有什么风俗

十二月为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份,俗称岁尾。也就是人们最熟悉的叫‘腊月’。

“腊”在古时是祭祀祖先的“祭”名,在古时十二月有狩猎这项活动,因“腊”也与“猎”相通,在此基础上被叫做腊月。

现在,到了腊月,初八有喝“腊八粥”的,二十三过“小年”的,许多地区还有祭“灶神”的风俗等,各地民俗都不一样,这些都是沿袭了古时“腊祭”的习俗。

农历腊月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

在我们老家滕州,有种说法叫“进入腊月就是年”,长辈们会告诉晚辈进入腊月要谨言慎行,因为腊月“众神归位”。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信仰,是从自然崇拜中来的,也就是说“万物皆有灵”。也就有了天帝、星君等神仙;引申而去,在此也有了对自然现象的崇拜,可感知与可想象的都会被敬奉起来;是对生命感念和自然敬畏的一种尊崇。

民间传承腊月“众神归位”,传递的信息就是诸神到位、各司其职,明察人间善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家神、与人生产生活相关的神灵,比较熟悉的就是灶王爷、土地爷、厕神、宅神等;另外就是树神、河神、城隍、桥神之类的;再者老天爷、关圣帝君、财神、水神、火神、开路神、显道神等虽然位列道教神仙体系,但在民间的供奉中,也可以算作俗事神。

对于“众神归位”,还有一种解释是“众神各归其位,享受人间的香火的敬奉”。这个解释,也是十二月被称为“腊月”的原因——岁终祭神曰腊;而“腊”,也就是享受祭祀的意思。比如腊月二十三小年,敬奉灶王爷,做灶糖,请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归根到底是人们的美好愿望,祈求岁末的家人安宁,期望达到美满平安的年景。

农村俗语:“男怕五月,女怕腊月”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有道理吗

很多农村的俗语都反映了农民的生活情况,也告诉着后辈什么时间就要干什么事情了。那么“男怕五月,女怕腊月”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为何都怕这两个月呢?老农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农村俗语:“男怕五月,女怕腊月”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有道理吗?

要说为何男怕五月,大家想想五月是正在进行什么工作就知道了,如今已经是三月份了,可以说过了惊蛰就是农忙的季节了,这个时候都是要进行播种工作了。可以说到了五月份的话,在南方就是进行插秧了。

男人不仅在这个时候要犁田,更是需要插秧,都是在赶农时,反正这个时候男人是最累的,又是插秧还是需要种菜的,干过就知道多么辛苦了。所以就是更加怕五月份的到来了。

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在五月都是农忙时节,南方忙着种水稻,而北方就是种着小麦。虽然现在已经有了机器可以帮忙,但有一些还是需要人工来种植的,所以在以前男人都是怕五月的,真的是又忙又急的。

至于说女怕腊月,说的就是腊月女人需要干的事情特别多。可以说到了腊月虽然是农闲时候了,但是女人却还是歇不住的,这个时候都要赶着帮家里的孩子做新年的衣服,可以说是夜以继日工作的。

到了腊月红白喜事特别多,她们又得跑来跑去帮忙洗确做饭什么的,一点都是闲不住的。可以说在家自己的活都干不完了,还要去别人家帮干活的,真的可以忙得飞起。

而这些都是家里的工作,男人一般都是不管的,因为他们都是管种地的大事的,所以只能够累着女人了,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会怕腊月的原因了。

总之,农村俗语说的还是挺有道理的,按以前的工作分工,就是男人五月累,而女人腊月累的。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种情况呢,都说说吧。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