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发代首的意思(《三国演义》中曹操为什么以发代首否则,会有什么结果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三国演义》中曹操为什么以发代首否则,会有什么结果

曹操以发代首是讨伐张绣的时候发生的故事。

当时曹操征讨张绣途经大片麦地。麦子已熟但因战乱百姓逃避,一直无人敢来收取。曹操大军路过,如不加以约束,成熟的麦子将被践踏而损失掉。所以曹操发出了极为严格的军令,就是践踏麦田者处斩。

为何要作出如此严厉的军令呢?因为上次征讨袁术,已在胜利之际,因军中缺粮造成军心不稳,曹操叫管粮官发放粮食时由大斛改成小斛发放,结果军士怨气冲天,不久曹操怕兵变,当众杀管粮官,说是他擅自大斛改小斛,军心复又稳定。那场战役终因缺粮而退兵告终,曹操十分惋惜。现在粮熟之际出兵征讨张绣,有感于上次缺粮,在自己军纪感召下,老百姓就能大胆来收取麦子了,军粮充足才能打胜仗。果然老百姓十分感激,望着走过的军队而拜,并出来收割粮食了。

偏不凑巧麦田惊起了一只鸟,造成曹操的马受惊踩坏了一片麦田,曹操见了叫官员议罪,并拔剑出来要自尽。左右急忙劝阻。郭嘉说出了一个道理,就是法不加于尊者,曹操身为丞相自然免罪,但曹操觉得自定的军法应尊守,所以有了以发代首(以割头发代替斩首)这样一个故事。曹操如不惩罚自己,那会造成军令不严,军威难立。果然,以发代首后三军悚然,无不凛遵军令。

曹操历来被称之为奸雄不是没有道理的。上次杀管粮官来稳定军心,就是一次充分体现,这次以发代完全是他自导自演一曲戏,纯属一次奸诈的表演,目的就是让军人知道军令不可违,拿以发代首作为出征前的立威,同时获取民心让百姓感恩戴德,可谓一箭双雕也。

关于三国时期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如何流传至今

曹操“割发代首”这个1800年前发生的的故事为什么至今流传,原因是历史把“割发代首”的曹操打扮成了一个“严于律己”的典型,成了后代统治者学习的楷模。然而我读到这个故事,不免掩卷深思:觉得曹操“割发代首”的行为并没像历史说的那么高尚,反而让我看到了一个说话不算话的真实曹操及其他身边一群专拍马屁的小丑。

下面,我们顺着“割发代首”故事梗概看一看:三国时期,魏国大军路过麦田,曹操下令:谁践踏了麦苗就要当众斩首,不料自己的马却受惊践踏了麦苗,曹操叫来执法官,要求治自己罪。

官员说: “ 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 ?”

曹操说: “ 我亲口说的话,自己都做不到,还怎么让别人遵守 ?随即抽出佩剑要自刎,众人连忙拦住。 这时,大臣郭嘉走上前说: “ 古书《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 ?”

曹操说: “ 既然古书《春秋》上有 ‘ 法不加于尊 ’ ,的规定,那就暂且免去一死吧。 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代替了应该割头的罪行。

读完这个这个故事,让我们想到权真是个好东西,只要有了权,就是犯了错误,也不用自己着急,下属就会给你打扫。就是罪过再大,欲说无罪,何患无词?三国离春秋已有千年之久,这个叫郭嘉的大臣能从《春秋》的故纸堆里找到曹操不该杀得的证据,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那曹操的表现是怎么样的呢?,他心里清楚,虽然违反了军纪,他是不会死的,但要装装样子,最后找个堂而皇之的台阶“割发代首”下来,最终的目的是,他的“踏麦田者斩”的命令对下属和士兵还是管用的。

《三国演义》中曹操为何“马踏青苗”后会“割发代首”,这个典故讲述的是什么现象

我参考了《三国志.武帝纪》,曹操割发代首的事情的背景,应该是建安六年(201)夏四月在黄河边进攻袁绍仓亭驻军发生的事情,当然,陈寿没有记载这件事。

而巜三国演义》第十七回都祥细记叙了此事。

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曹操统一北方最大的劲敌是袁绍,曹操实力处于下风,严重的问题是缺粮,但是曹操的进军到谯县时,发布了公开命令:"我兴起义军,为天下扫除暴乱,但是故乡的人民乎死得没有了,真叫我悲伤欲绝,我要分给他们田地,耕牛,能过上好日子,我死了也没有什么后悔的"!

在行军途中,麦子己熟,老百姓恐惧避之,操哓喻村人父老:"我奉天子明诏出兵讨逆,与民除害,现在己经初夏,麦收在即,我的所有兵士,凡过麦田,但有践踏麦田者,并皆斩首!百姓闻喻,无不举手称额,沿途拜谢。于是官兵皆下马手扶麦穂而过,操乘马正行,所乘坐马突然被飞鸟惊窜,践坏一片麦田。

曹操下马问随军师爷:"我该当何罪"?师爷说:"丞相总统大军,岂可议罪"?操曰

”我自已制定的法规,我又违犯了,不惩治何以服众"?随即拨出宝剑欲自刎,众人急忙制止,曹操大怒,又作自刎状,首席随军参谋长郭嘉慢悠悠的发话了:"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丞相乃大军统帅,岂可自戕?"

曹操作痛苦沉思状,缓緩说道:"既然春秋大法有这一条"法不加尊"的精神,我就不违背春秋本义,但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乃以剑割自己的秀髮,掷在地上,三军由是悚然,无不凛遵军规。

这个现象充分说明:汉未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袁绍虎视耽耽,拥有四州,是北方大佬,而处于弱势的曹操不但娴熟运用智谋,以武力统一北方,充分发挥部下的作用,这是战略大计,而在执行法律法规的行为中,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

《割发代首》的传说和《望梅止渴》的典故,称得上是曹操的经典智慧吗

割发代首说得是在一次行军中,曹操为了笼络人心,下令严禁士兵践踏麦田,违者斩首,可偏偏事与愿违,曹操自已的马受惊,窜入麦田,号令发了,白纸黑字,为了显示公正公平,曹操让下属把他斩首,这下事难办了,斩了曹操,怎么行呢,可不斩,发下的号令如同儿戏,最后身边的谋士想了一个法子,割发代首,终算把事糊过去了,之所以是传说,是著书人为了显示曹操的谋略过人之处,成大业者不拘小节。

望梅止渴也说得是在一次行军中,天气很热,一时找不到水喝,士兵们精疲力尽,走不动路了,但离目的地还很远,如果停下来休息的话,很可能当天到不了目的地,可没有水喝的话,是根本不能再坚持下去了,身边的谋士一下子也想不出办法来,这时曹操自己想到了一个法子,让人传下去说前面不远处有一个梅林,有很多的梅子,士兵们听了,一下振奋起来,马上可以吃到梅子了,就加快了行军速度,可到了目的地却也没见到梅子,但行军是顺利结束了。这个典故同样说明了曹操的智慧过人之处。

割发代首和望梅止渴不一定是真实的,只是作者用来描写曹操的谋略和智慧的过人之处。

曹操“割发代首”告诉我们什么

谢谢题主的问题!

《三国演义》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代天行政,是魏国的实际权利人物,带领大军征讨所谓叛军,也是以天子军自居,治军很严,颁布很多爱民的法令,并且严格执行。

“割发代首”,是魏军行军过程中,某次,曹丞相的战马,因故受惊,惊马奔跑践踏了农民的一片青苗,事后,曹操很自责,按照当时候的法令,无故毁坏百姓青苗者,当斩!

为严肃法令,曹操持意用剑自杀谢罪。

众人一看,慌忙阻拦,你想呀!三军统帅,率领大军讨伐叛军,哪能离得了。也没有人可代替统帅,为了战争的需要,心腹幕僚就建议丞相,变通一下,用“割发代首”的办法行刑,以敬法令。

古代很重视头发,以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同性命同样重要,轻易不能损伤,用割发代替,好像是为了战争统帅的需要,实则是人权的差异,贵为丞相,实际的掌舵人,性命金贵,怎么能受斩刑,割发是刁买人心的愚人之举,谁敢攀比和质疑。<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