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电课程设计(啥大学开设数电课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啥大学开设数电课

《数字电子技术》这门课程,几乎是所有工科类专业的必修课,具体涉及电子信息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电子与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等专业,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工科专业中,《数电》所起的作用

1.电子类专业,《数电》是所有电类专业的基础课,因为现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都是《数电》中基本的逻辑门电路构成的,因此,《数电》简直是电类专业最基本的基石,此外,电类专业中非常热门的FpGA技术,其实就是用编程语言去控制基本的门电路的组合,由此可见,《数电》是构成所有电类专业最基本的基石。

2.电气类专业,对于强电领域,经常需要实现特定的电路状态控制,而对于控制信号的传送,就需要数字电路系统来实现!

3.计算机专业,首先中央处理器就是一个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若想搞清楚Cpu的结构与原理,不具备扎实的数字电路基础,那肯定是不行的!

经过以上讨论,大家可以看出来,《数电》应该是绝大多数工科类专业的通用基础课,其地位绝对不亚于《高等数学》

如何自学模电和数电

如果没有基础,自学模电和数电,难度稍微有点大。模电和数电这两门专业课还是有一些难度的,自学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能不能坚持!自学,没有人教,如果看不懂、看不进去,很多人就会放弃,半途而废,坚持不到最后。

很多大学生上模电和数电课时,昏昏欲睡,听不进去,相当一部分人是由于必须要通过期末考试才迫不得已课后复习,突击。如果自学,完全没有约束,而且还有难度的工程专业课,是很难坚持学下去的,有疑惑的地方还没有人帮你解答。

只要自己感兴趣,有心学习,也是可以自学成才的。如何自学模电和数电呢?下面谈谈本人的观点。

1、学习模电和数电之前,要有《电路原理》基础知识,若是没学过,必须先学习这门课程才学习模电、数电,《电路原理》是为模电、数电打基础的。可以不必精通详细的学习,但是起码要有大体的了解,能够掌握到60%左右,这些都是很基础的知识,掌握60%左右不难,若是有时间和精力,全面详细的学习一遍更好。

2、教材方面选择讲得比较详细、形象的,如果附近有大学,可以去大学二手图书店购买,也可以网上购买。光看书很少人能够看得进去,最好网上下载一些教学视频,一边看书一边看视频,这样比自己看书更容易理解一些。如果找不到教学视频可以私信本人,本人有这方面相关的资料(教学视频+电子教材)。学习的时候,最好有个人能够指点,遇到不懂的地方还有个人可以问,这样学习起来更轻松一些,进步更快。若是没有人教,怎么办呢?只能靠自己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遇到不懂的地方,多在网络上搜索资料,多看,多思考。

4、前期,边看书边做题,做题才能反映出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有时候光看书以为自己理解了,其实不然。多做题才能反映出自己的学习程度。

5、后期,自己动手搭建、设计项目,模电和数电是工程专业课,学完后要经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它的用处,比如自己购买元器件搭建电子开关模块、通过运放电压放大,设计一些简易的电源、功放等。

以上是本人的观点,想了解更多知识,欢迎关注本头条号,谢谢!别忘了点赞哦!

为什么一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愿意从事软件开发而不愿意做硬件开发工程师

本人在大学是计算机系通信工程专业的,是一个软硬件结合的专业,算是那个时候大学搞学科融合的产物。我的同学毕业后有搞硬件的、也有搞软件的。对于这个问题也算是深有体会。

我们当年一个班男女生加起来一共40个人,最后真正做一线开发的大概有20人,从事硬件开发的就只有5个人,剩下的都做了软件工程师。而一直坚持到今天还在做硬件的就只有3个人了。有一个是在国外,还有一个在大学,真正在国内企业干硬件工程师的只剩下了一个。

造成这种现象根本的原因就是国内企业对硬件开发的不重视,对这方面岗位的需求也小。我本人当时是选择做软件开发的,并且一直做了十几年,而我所在的公司因为要做硬件产品,硬件工程师还算是多的。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能明显的感觉到,硬件方面的研发不光没有进步,反而在慢慢衰退。以前很多产品用的板子还会自己设计和生产,现在为了节省成本都选择外购了,硬件部门基本只剩下了做结构的。而那些硬件开发工程师要么选择了离职,要么就选择了转岗。

而这种现象不光是企业如此,在我们的高校也同样存在。我一个在大学计算机系当老师的同学说。他们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软件人才十分充足,可想招个硬件方向的却非常难。因为愿意搞硬件的人太少。为什么不愿意搞呢?因为硬件方向要出成果很难,往往搞很多年都出不了成果。而没有成果不光个人待遇提不上去,申请项目资金也是没有指望。

总之因为硬件开发的特性,企业规模越大均摊成本就越低。企业用人需求肯定都集中在一些硬件巨头企业。整体的市场需求没有软件工程师大。而在大学学术研究方面,因为硬件出成果的不确定性,也导致愿意从事这块的人不多。所以就造成了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大多数人选择当软件工程师。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