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分的谚语(“春分不到雪不断,清明还寒要穿棉”,农谚预测年景,啥说法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春分不到雪不断,清明还寒要穿棉”,农谚预测年景,啥说法

今年会有“倒春寒”吗?老祖宗留下来的4句“春分”农谚,教你从天气预测年景!

“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这是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写的一首关于春分节气的诗句。告别了惊蛰的乍暖还寒,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日当中一个春光明媚的节气—“春分”!

此时,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特别是我国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均气温几乎与沿江的江南同时上升10℃左右,莺飞草长,山花烂漫,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

到了春分,春天就过了一半了,江南地区的降水也逐渐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而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降雨依然很少,要注意防春旱。另外,南方的暖空气遇到了从北而来的冷空气,会产生极端的对流天气,也要注意防范倒春寒。

农历书中称:“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两极除外),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

春分这天阳光几乎直射赤道,全球绝大部分地区几乎昼夜相等。这天不仅把昼夜平分了,也把春季的90天平分了,在北极点与南极点附近可以观测到太阳整日在地平线上转圈的特殊现象。

今年春分的交节时间是公历3月20日,很快就要到了,这几天天气变化比较快,别来看部分地区温度还将近30℃,马上就要被逆转了,温度直降到个位数。有些地方出现大雨到暴雨天气,有些地方降温幅度达到20℃左右,并且,还有下雪的天气。农民朋友要注意倒春寒的发生,要做好低温过后的补救措施。另外,强对流天气来袭,我们要注意增添衣物,别感冒了!

那么立春这天下雨或下雪有啥说法呢?我们来看一下古人流传下来的农谚是怎么说的!

一、 春分不到雪不断,清明还寒要穿棉

这句古老的农谚比较容易理解,大意是说,如果春分节气还没到,惊蛰节气时间内不断地下雪,说明气温较低,天气冷。那么到了清明时节的时候,天气仍然会很冷,人们不得不把收起来的棉袄再拿出来穿上。也就是说,如果,春分来劲之前不断地下雪,预示着会有倒春寒的发生。

二、春分前冷,春分后暖;春分前暖,春分后冷

春分马上就要到了,惊蛰节气也到了尾声,这几天的气温突然下降了,主要是受北方的冷空气南移影响。这句农谚大意是说,如果春分前温度较低,比较冷,那么春分后就会比较暖和;如果,春分前比较暖和,那么到了春分后就会比较冷。

进入,3月份以来,我国多地气温比往年偏高4-6℃,其中在河南、山东、湖北、安徽、江苏等地,部分地区平均气温突破历史同期高点,就像进入了夏季一样。按古人的经验,如果春分前暖和,到了春分后就会比较冷,有可能会发生倒春寒的情况,农民朋友要做好防冻措施。我们今年也可以验证一下,古人的农谚还准不准了!

三、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见春霜麦苗伤

春分节气是华北地区越冬作物小麦和大蒜起身拔节的时间,农民朋友要浇水施肥来促进生长。但是,春天的温度向来忽高忽低,今天还零上20多度,明天可能降到10度左右,变化无常,时而暖和,时而阴冷。有时一天三变脸,上午还是阴雨天气,下午就变大晴天了,甚至会持续低温好几天,出现倒春寒的情况。这样对小麦生长是十分不利的,会造成黄苗、死苗,减产等。并且,小麦有一段高温生长之后,会长出来新叶,非常嫩,植株体内体液非常低,一旦发生大幅降温就会发生冻害,冻伤小麦,农民朋友可以通过追施尿素来恢复小麦生长。

四、冷惊蛰,暖春分

这句农谚的大意是说,如果惊蛰期间,天气比较冷,那么到了春分节气就会比较暖和。这是古人通过长时间的记录天气结合节气总结出来的,能够流传这么久,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关于春分的节气还有很多:“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春分无雨到清明”、“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春分降雪春播寒”、“春分无雨划耕田”、“春分有雨是丰年”、“春分不暖,秋分不凉”、“春分不冷清明冷”、“春分西风多阴雨”、“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春分大风夏至雨”、“春分南风,先雨后旱”、“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等等,家人们作为了解就行了。虽然,现在有的气候条件和以前有了很大差异在,但我们还是可以往前或往后推15天,还能够看出来古人的农谚还是很准的。

春分习俗中除了竖蛋 、踏青和放风筝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送春牛。

在古代,每年春分节气这天,有挨家送春牛图的习俗。这个图可不是就画上一头老牛就完事了,必须要在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二八月乱穿衣”,这里的二月指的是农历二月份,每年这个时候,我们往大街上一看,有穿羽绒服的,有穿单衣的,有穿短袖和裙子的。春节向来都是胡乱穿衣服的季节,无论我们怎么穿,一定要注意结合天气适当增减衣物,别感冒了!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点个赞吧!感谢阅读。

“春分一日雨,阴雨五月中”,农谚预测年景,有什么说法

春分细雨来,

毛病远离怀,

麦喜三月下,

丰收不变卦,

地瓜炕上架,

耕牛田里耙,

年景基础好,

粮食作物发,

旱涝保收获,

仓库存量大。

“社在春分后,穷人愁上头”,俗语农谚预测年景,啥说法

“社在春分前,必定是丰年;社在春分后,穷人愁上头”,今年社日是在春分前还是在春分后?

告别了相对暖和的冬末春初,惊蛰节气也接近了尾声,多地也下起了小雨,给干旱的春季带来少于滋润。三月上旬的温度,像长江以南的地区犹如到了夏天,还是非常炎热的。不过,随着大气当中积存的热量,遇上北方来的冷空气,这两股势力一交锋,就要产生极端的强对流天气,就容易出现倒春寒天气,农民朋友要做好防冻害措施,以免造成减产。

到了春分,春天也就过了一半了,春天的气息更浓了。春分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四个节气,今年的春分是在公历3月20号交节。老话说“春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不仅把春季的90天平分了,还把一天24小时白天和晚上也平分了,白天和晚上等长了,所以,“春分”。此时,位于黄经0度,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昼夜平分。从这天开始,太阳直射点开始北移,北方天气越来越暖和,白天也越来越长。

古人把“春分”分为三候:初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意思是说,到了春分以后,燕子要从南方飞回来了,下雨的时候,天空中也会打雷并发出闪电。

农谚说“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这个时候我们要给小麦浇返青水,追施返青肥。江南和沿长江一带,由于北方的冷空气与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相遇,会出现春季连阴雨,容易引发“倒春寒”,农民朋友要格外注意,发生冻害,要即使追施尿素或者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来补救。

春分不仅是咱们国家的农历节气,还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并且延续了三千多年。而二十四节气是在一千多年前传入日本,有的节气被列入日本的法定节日,“春分”是当代日本的公共假日。在越南的传统历法中,也保留了大部分“二十四节气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