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重点字词整理(史记《项羽本纪》文言知识总结,包括通假字、古今字、古今异义、重要虚词、特殊句式等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史记《项羽本纪》文言知识总结,包括通假字、古今字、古今异义、重要虚词、特殊句式等

1、第一、二段中的字词
1)活用词
毋妄言,族矣。(名作动,杀死全族)
梁以此奇籍。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有奇才)
2)通假字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 (“繇”通“徭”)
3)重点实虚词
①又不肯竟学。 ②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③以是知其能。
4)古今异义词
以故事得已
5)重点句
①为秦王翦所戮者也。(判断句) ②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倒装句) ③与籍避仇于吴中(状语后置)
6)有一个成语出自这两段,请找出来。 力能扛鼎(举起)
2、第三段中的字词
1)活用词 :①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②无不膝行而前
2)重点实虚词:①九战,绝其甬道② 楚兵冠诸侯③诸侯皆属焉
3)古今异义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4)重点句:
①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状语后置)②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定语后置)
5)哪一个成语源自本部分? 破釜沉舟
3、第四段字词
1)活用词
①项王军壁垓下(名作动) ②项王则夜起(名作状)
2)重点实虚词
①时不利兮骓不逝 ②歌数阕 ③莫能仰视
3)重点句
①是何楚人之多也 ②饮于帐中 ③项王军壁(于)垓下
4)本段成语 四面楚歌
4、第五段字词
1)通假字
①辟易数里 (“辟”通“避”)②骑皆伏曰 (“伏”通“服”)
2)重点实虚词
①汉军乃觉之 ②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③田父绐之曰
④期山东为三处 ⑤左右皆披靡
3)古今异义
愿为诸君快战
4)重点句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5、梳理第六段重点词句。
1)古今异义
①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②地方千里
2)活用词
①亦足王也 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③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④马童面之
3)实虚词
①无以渡
②项王亦被十余创
4)重点句
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②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6、第七、八、九自然段的字词梳理
1)通假字
乃持项王头视鲁(“视”通“示”)
2)活用词
①豪杰蜂起 ②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3)古今异义
①然羽非有尺寸
②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4)重点句
①乘势起陇亩之中 ②何兴之暴也
5)实虚词
①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 ②乃引“天亡我” ③鲁父兄乃降
④何兴之暴也 ⑤岂不谬哉
6)成语 自矜功伐

项羽之死文言文知识归纳

1. 项羽之死的文言文知识点

一、分析讲解文章内容 第一段:垓下被围的困境 主要情节:四面楚歌——慷慨悲歌 1、请找出表现项羽在“四面楚歌”时的动作行为的五个动词。

(惊——起——饮——歌——泣) 2、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多愁善感 第二段:垓下突围、被困东城 主要情节:直夜溃围——绐陷大泽——决意快战 1、此段中项羽对部下所说的话占了很大一部分,请认真阅读,分析其中表达的意思。(辉煌的过去,失败的今天。

反复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2、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自负、勇武 第三段:东城溃围之战 三次行动: 第一次:项羽——大呼、驰下、斩将 / 汉军——皆披靡 1、“遂斩汉一将”中的“遂”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意作用?(说明项羽“斩汉一将”轻而易举,从而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第二次:项羽——嗔目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通过对比,表现出项羽的勇猛。) 第三次:项羽——弛,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亡两骑(“杀数十百人”展现项羽勇猛少敌,势不可挡的战斗场面,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2、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项羽如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斗力,英武形象栩栩如生。非常精彩!三次行动之后,有一段项羽与部下的对话,有什么作用吗? (说明项羽刚才的勇猛杀敌主要是向部下证明他的失败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3、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勇猛、自负 第四段:写自刎乌江 1、为什么项羽“欲东渡乌江”,却又在有船可渡的时候不渡了呢?(亭长的话使项羽心中产生深深的“无颜见江东父兄”的羞愧之意,所以决定不渡乌江。) 2、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知耻重义 二、小结 故事 人物形象 语言 写法 垓下之围 多愁善感 惊、起、饮、歌、泣 动作、语言、映衬 东城快战 勇猛、自负 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遂” 动作、语言、场面 乌江自刎 知耻重义 笑答、“吾为若德”“遂自刎” 神态、动作、语言、对比 二、总结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1、要有理有据; 2、要将历史人物放到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中去评价; 3、要在评价中获得经验教训,以启示今人。

三、示例评析 示例一: (观点)做人必须要有尊严。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尊严,生存在这世上也就毫无意义。

(事例)项羽在乌江边,面对束手就擒和自刎两种抉择,他毅然选择自刎。(点评)一旦被擒,受到的羞辱就无以计数,人生的尊严也就丢失了。

(名言)古语云:“男儿膝下有黄金。”所谓“黄金”,就是这珍贵无比的尊严。

(现实)因此,在面对选择时,我们一定要保持自己人生的尊严。 示例二: (名言)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事例)项羽攻破秦城时,只顾烧秦殿、庆功业、赏士卒,却偏偏忘了安抚百姓!以致他在溃围迷路时,竟被一田父欺骗,误入大泽,走向绝境。(观点)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

(点评)项羽英雄一生,却不知民心之贵千金难买。(现实)可见当政者治政、为官者处事,当以百姓为重。

示例三: (名言)士可杀,不可辱。(观点)尊严比生命更重要。

(事例)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宁愿死,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点评)把人的尊严放到了至高的地位,是一种超脱于物质的高尚情操。

分析示例三所存在的问题:点评不到位,不能很好地将事例与观点结合起来,以突出观点。 修改:(名言)士可杀,不可辱。

(观点)尊严比生命更重要。(事例)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宁愿死,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

(点评)项羽把人的尊严放到至高的位置,放弃了生命,却赢得千古美名。(现实)现实生活中,多少人为了一点远不如生命宝贵的虚名浮利,竟能轻易丢掉尊严,虽然活着,却比死去更可悲。

四、作业 归纳总结出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投影《史记》中项羽本纪的最后一段文字: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然羽非有尺寸,乘执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问题一:用原句归纳出司马迁的观点。

明确: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问题二:既然批评他“谬”为何将他纳入本纪?(用原句回答) 明确: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参考译文:太史公说:我听周生说舜的眼睛可能是两个瞳人儿。

微信